编者按:《大唐故左监门长史冯府君墓志铭》2015年在西安出土,现收藏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该志由冯承素撰并书丹。贝木先生对墓志铭作了较为详细的校注。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原本作的脚注,现改为在铭文句中注于括号中。正文加粗,释文绿色,以示区别。
君讳师英,字士,冀方(泛指中原地区)信都(秦时在河北邢台西南置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汉在河北冀县置信都县。隋唐为冀州信都郡)人也。曾构云竦(高耸),灵源(智慧、才能的源泉或根本)川镜(指镜湖。唐骆宾王《畴昔篇》:“百年郁郁少腾迁,万里迢迢入镜川。”陈熙晋笺注引《太平寰宇记》:“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都尉道尊(对道一级行政长官的敬称),见知于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长安任剧(成语“处繁任剧”的略写,指担任复杂繁重的事务),请试于青襟(指青色的衣服,借指学子之服,亦借指学子、或青年时期)。亦有业峻披荆(谓功业高,缘于披荆斩棘,指代汉朝),大树(大树将军冯异)之功斯重;材兼作赋,横经(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之说载驰。蔼(蔼:《集韵》云:茂盛貌)竹帛于绵史(绵延的历史),掩笙簧于绝代(遮蔽、掩盖了举世无双的美乐)。
曾祖臈(臘),周(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永州刺史。祖兴,天官府(官署名,为六府之首。掌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膳部下大夫(职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 、中大夫、下大夫之品阶)。父伏,隋益州通义(西魏恭帝二年(555),改齐通县为通义县,即今眉山市)县令。十德(指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分鹜,控绝景于长衢;万石连华,迅培风于远汉。所以上仪躔纬,下资列岳。析苻竹于藩维,怀奏兰于天府。化敷百里,冣(古同“最”或同“聚” ;《说文解字·冖部》:“冣,积也”。)衍四年。有穆(纯正)甘雨之诚,近征千载;无洽(合,符合)膏腴之润,此亦一时。非夫积善之效欤,何载德之相辉也。
君介福(大福。《诗·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万寿无疆。”)钟美(集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袭庆承珪。芝兰晔秀(兴盛;充满生机),先彰(明显,显著)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之道;桃李菲华,早懋成蹊之德(美好,《后汉书·章帝纪》注:“美也。”)。披青天而远镜,浚碧海而知津。神凤摛章(犹摛藻。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縟;清谈论辩,方参差玉照。”)膺仁负义;灵虵握采(有灵应的神蛇;传说中衔珠报答隋侯的蛇;亦胸中藏有锦绣文才的人),绚藻腾文。释褐御史台录事(脱下布衣,指入仕;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之责;录事是唐代曲江宴上进士所推举的督酒人),寻除雍州蓝田县主簿,宪台(汉应劭 《汉官仪·宪台》:“ 汉御史府,后汉改称宪台”)凝肃,畿赋殷阜(畿:国都附近的地区;赋:古代的农业税;殷阜:富足。汉张衡 《西京赋》:“地沃野丰,百物殷阜”)。折飞简而绳违(纠正违误。《晋书·钟雅传》:“雅直法绳违違,百僚皆惮之”),燮(谐和,协调)鸣琴而剖滞(剖烦析滞,即剖析和解决杂乱困难的问题)。逮物色岩野(指隐士所居之处或山野),招贲(即征贲,征聘)贤哲。对筞升科(即对策,古代应试者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爰司禁旅(禁军。《南史·刘怀珍传》:“怀珍年老,以禁旅辛勤,求为闲职。”)。迁右武卫录事参军事(隋唐时设置的禁卫军指挥机构;参军:参谋军事,简称“参军”,隋唐时兼为郡官)。及元戎问罪,旆指辽阳(古时旗帜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亦泛指旌旗),诏公驰驿,巡检烽候(亦作“烽堠”,古代的烽火台)。既欣扈从(随从),复翊(辅佐、护卫)凱旋。属秋霖(秋日的淫雨)泛溢,师徒涵泞(涵:水泽多也。即在泥水中行走)。
又诏公与将军郑仁泰(郑仁泰,601-663,名广,字仁泰,荥阳开封人,官至凉州刺史)等同率士卒,修缮桥道。星光夕燎(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杜甫《夕烽》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警遥烽于碣石;虹影晨飞,跨浮梁于浿渚。畴庸有典,列署参华。转司农寺(古代官署名,唐代为九寺之一,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主簿,陆海奥区(腹地;深处;《后汉书·班固传上》:“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李善注:“奥,深也。言秦地险固,为天下深奥之区域。”),肆厘纷拥。关亭日上,镖毂(装有武器的兵车)川流。侚(疾速)贾洪(大)商,追翁伯(汉游侠郭解,字翁伯;亦用于形容身材短小之人)而齐轨(并驾齐驱,或循着前人的轨迹。比喻向人效法与看齐);韬光大隐,访季主(汉代卜筮者司马季主。《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后用以指代卜筮者)而方驾(比肩;媲美)。磐错(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之任,铦芒(竹制的捕鱼利器)允属。
授京西市令(掌管京都西市场交易的官职),伯鱼清峻(孔子的儿子鲤,字伯鱼。后用作对他人儿子的美称),曳绶(拖着印绶,比喻出任官职)凝徽;义纵廉平,飞缨(飘着的冠带)著美。屈身成务,公其有焉。俄而除朝议郎(正六品以上的文职官员)、左监门长史(唐代禁卫军指挥机构;长史:文职官名,掌参谋、文书之类),职釐青隟(缝隙),霄钥(霄:云气、天空;玥:传说中的神珠,)载岩;位绾肜闱(商代祭祀的名称;),晨扃(从外面关闭门户用的门闩、门环等。借指门扇)已峻。方开东第(指王侯显贵者的府第),畅五日于芝庭;遽落西崦(崦嵫山,传说中的日落处),赴重泉于蒿里(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指墓地、阴间)。显庆四年(显庆:唐高宗李显的年号;四年即659年)三月九日终于京城群贤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一。
夫人解氏,襄州襄阳县令衍之长女也。睦兹(亲善;和睦)刘范(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之子,左中郎将。献帝初平四年,与弟治书御史刘诞为内应,与征西将军马腾合谋偷袭长安,欲除掉董卓余党李傕。结果计事不密,范、诞被杀,偷袭失败),和彼瑟琴(瑟与琴,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兄弟、夫妇和合友好)。澄醪(清醇;美酒)方荐,游川遽隔(西晋潘岳《悼亡诗》:“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原本指的是围墙或屏障过高而无法跨越,后来也被用来比喻距离太远而无法相见或交流)。贞观廿三年(唐太宗李世明年号,即639年)七月廿三日卒寓,殡于高阳原(位于唐长安城西南郊约8公里,是隋唐时期长安城内居民理想的葬身之所)。
粤以岁次己未(显庆四年)五月丁丑朔廿日景午,迁措(把临时安置的棺木迁移下葬)合葬于雍州长安县积德乡青德里高阳原,礼也。呜呼哀哉!
仙鳧怨别,临夕室而同飞;神鶴嗟离,登夜台而共掩。有子中书主书承素(冯承素,官中书主书,唐代著名书法家),荣渐簪帶(冠簪和绅带,古代官吏的服饰,借指仕宦),哀缠柴棘(荆棘),瞻岵屺(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而疾心,践霜露而流涕。恐山飞谷徙,纪德题芳。其词曰:
两河之间,二冯之胤(后代)。英灵肹响(谓声响振起或传播),风华昭晋(彰显;追着太阳一直前进)。市义扬蕤(冯谖为孟尝君收债于薛,显扬芳名),横经洒润(横陈经籍,指受业读书;润泽)。曰祖惟考,源沖波濬(沖:冲;很深的水流。波濬:即濬波,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于是玄关幽揵,感而遂通;遥源濬波,酌而不竭”)。矫矫大夫(勇武,形容卓然不群),宝纬分区(即经纬区分)。英英茂宰(古代对县官的敬称),铜章耀采(古代铜制的官印。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耀采:光彩照耀)。毓秀挺生,师逸功倍。飞华儒肆(学校,庠序。亦指儒教),澄涟学海。弃帛(以帛五匹为一束,古代用作聘问、馈赠的礼物)关门,垂绅(即绅垂,大带下垂。孔颖达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磐折则带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为臣)京县。
仁必昭果,武参奇选。效警爟烽(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功驰组练(组练:组甲、被练的略称,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容)。白圭无玷(没有瑕疵;不受玷污),黄金可贱。方齐嵩岱(嵩山和泰山的并称),永固松乔(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的并称。亦泛指隐士或仙人)。鱗移纵海,羽墜摩霄。词惊向笛(《晋书·向秀传》载:嵇康被杀,其好友向秀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乃作《思旧赋》。后以“向笛”表示悼念故人、追思往事之意),挽咽周箫(周朝的箫吹奏出低沉、悲切的挽歌)。青鸟卜远,白马途遥(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汉张衡《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后遂以青鸟作为信使的代称)。怅望黄山,依迟玄灞(依依不舍的样子。南朝齐王融《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参差兴别绪,依迟起离慕”;玄灞:京城长安有玄河与灞河)。凝怀千古,流襟万化。麦候沉秋,松寒清夏。窀穸无晓(墓穴、埋葬、逝世、长夜之意。魏晋经学家杜预曰: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也。),光阴不借(不顾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