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锋增同志正装照
公历2024年7日4日9时10分,我和同事正在政务中心办理业务,突然听到锋增因突发心梗去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感到非常震惊。当我们马不停蹄赶到洛南中医院抢救室时,只见他睡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铁青,真的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不断涌出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噩耗,洛南法院干警都充满震惊、悲痛和惋惜。前一天在办公室还与我谈论俄乌冲突、中东战争和破解执行难题,没想到此刻就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令我十分痛心和惋惜。他带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对亲人无限的牵挂而去,留给我们是永远的遗憾和思念。他燃尽生命最后一滴油走完了自己五十二岁的人生历程。掐指算来,锋增在洛南法院工作二十七年,可算是一位老法官。王亚锋庭长多次给我说写一些文字怀念锋增,但每每提笔,又怕勾起我心中的痛。我俩一起在石坡、景村法庭工作十三年,后来先后调到法院工作,我俩在一起相处时间长,彼此都能聊到一起,我对锋增知之甚多。我无一日不思念锋增,他生前与我生活的一幕幕,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6年7月份,锋增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洛南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灵口、石坡、景村法庭工作,2017年调到法院执行局工作。锋增性格内向,踏实稳重,待人谦虚诚恳,任何事都自己扛,考虑问题深思熟虑,“国”字形脸庞上老是露着微笑,语气温和,人群广众之中言语不多。戴上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老实腼腆,富有爱心。他穿着整齐干净统一。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法律书籍摆设的井井有条。他爱好不多,就是爱谈论国际时事和办案经历。他工作纪律性强,几乎没有休假,在弥留之际第一个想到的先给领导请假。他为人恭谨低调,不张扬,更不喜欢抛头露面,他确实是看淡名利。前些年领导鼓励他入额,可他婉言谢绝而把名额留给年轻同志,他符合优秀公务员标准,多少人羡慕而他却自愿放弃,有同志在背后冷嘲热讽:锋增瓷笨榆木疙瘩,不会来事。今年6月6日在人民路朝圣门下把一位晕倒的中年妇女送到县医院抢救室,这位妇女苏醒过来了,他却悄悄离开了,我给他说写一篇简报,他婉言谢绝,说是小事一桩。
锋增的笔记本扉页写着鲁迅先生这样一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锋增没有业余爱好,只知道一心把精力扑在工作上。他制作的笔录、法律文书全面规范,从案卷整理装订归档无不细致认真,书写的法律文书反复琢磨、逐字修改。生命进入倒计时,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经过303办公室经常见他爬在办公桌午休,我曾劝他:回去睡舒服,这样长此以往影响身体健康,他呵呵一笑:回家往返太远眯一会眼就好了。有一次他上八楼中途气喘就歇了二次。他常年战斗在执行一线,饥一顿饱一顿,辰时一顿卯时一顿,“白加黑五加二”地折腾。他妻子在灵前哭着抱怨:你别看他在外面生龙活虎,回家就往沙发上一躺,累的连一句话都不愿说。二十多年的审判生涯,他以自己是人民法院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锋增审理的案件无一缠诉闹访,我清楚地记得锋增办理的二起案件。
2006年锋增在石坡法庭审理的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李某和杨某言语不和引起撕打,致李某身体受到伤害,李某一纸诉状起诉杨某要求赔偿损失20000元。案件一开始,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每次调解,一方辩解,另一方反唇相讥,并杨言“血战到底”,拳脚相加有一触即发之势。锋增顶烈日一次次奔波,主动交流、沟通,双方过激的情绪有所缓和,表示出调解的意向,锋增不失时机把双方叫到一起,语重心长指出:“人常说'邻里好赛金宝',孩子发烧40度,联系不上你,李某夫妇送医院才脱险。去年夏季瓢泼大雨,杨某夫妇给你把被褥收了,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如不听奉劝,头脑发热,干出蠢事,触犯刑律入狱,你们孩子无人照料,父母无人赡养,毁掉的将是两个家庭……”,一席推心置腹的话语直说得双方低头不语。经过几次“拉锯战”,差距逐渐缩小。最终杨某赔偿李某13000元,并当场予以履行。他为此案付出大量心血和智慧,达到案结事了人和。一起“骨头案”就这样化解了。
我还记得2015年锋增同志在景村法庭办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调解室里,张某泣不成声,鼻一把泪一把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他在外面赌博酗酒,一说就把我打得鼻青眼肿,两个娃我也不管了,法院不判决离婚我就上吊”,锋增安慰着痛苦中的张某。张某的丈夫王某气冲冲地跑到屋里嚷道:“心情不好,打点小牌、喝点小酒,她喋喋不休地责怪个没完,还咒我喝死她从寻一个”,王某的不理解使张某潸然泪下。唇枪舌剑的争吵声中,锋增听出了矛盾的根源。锋增语重心长地说:“张某,不要动不动以死相威胁,父母一尺五寸把你抚养成人容易吗?你忍心丢下两个可爱的孩子吗?你忍心父母整日沉浸在痛苦中以泪洗面吗?他打人固然不对,但你骂人如此难听让人难以承受。王某,现实生活中很多赌博的人,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例子还少吗?你是司机,应该懂得酒后驾驶的严重后果,妇道人家说你几句应该有男子汉大度,” 听了他的肺腑之言,二人情绪缓解了许多。调解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他不失时机地说道:“男方要意识到赌博酗酒的危害,媳妇拖儿带女的艰辛;女方也要意识言语太伤人,男人在外的不易。看在多年夫妻的情份、孩子健康的成长上,应该珍惜夫妻感情……。”锋增深入浅出的话语滋润着双方的心田,他们都低头不语。锋增时而劝导,时而倾听。双方都表示珍惜夫妻感情,和好如初。一对闹矛盾的夫妻和好了。
锋增自从调到执行局一直到去世八年,从来未向组织提出换岗的要求,一直默默地战斗在执行工作岗位上。“五加二白加黑”是执行干警不为大众所知的工作节奏,从黎明到万家灯火熄灭,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熟睡家人的身边。锋增同志挂在嘴边的话:审判工作像逗号,执行工作更像一个句号,查封冻结扣押就得像梅花鹿一样不停地跑。为了执行到位,就要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牺牲多少个日日夜夜,忍受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句苦口婆心,多少次蹲点守候,多少次电话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件柳暗花明。有时寻找出有价值的存款信息真的好比大海捞针。执行工作中不仅要承受各种威胁和恐吓,还要忍受身体的病痛和劳累。舍弃亲朋好友小聚之欢,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的团聚。

锋增同志(右二)在办案中

锋增同志(左一)在办案中
去年12月份的一天十几个劳务合同案件的当事人在立案大厅大吵大闹,没钱过年情绪十分激动,好说歹说就是油盐不进。锋增也理解他们的难处,宽慰他们同时,也在苦思冥想如何执行。第二天一位农民工给锋增打电话说被执行人赵某在古城街道露面,锋增和同志们立即驱车前往,经过二小时多地毯式搜索,终于在古城红牛餐馆将被执行人赵某找见,但被执行人百般抵赖,以没钱为由拒绝配合,锋增义正言辞地说:你们喝六年西风,院子停的上海大众牌汽车,家庭装饰那么豪华,今天不把农民工90000元劳动报酬给付,我们将依法对你采取强制措施。被执行人慑于法律的威严,不得不履行劳动报酬90000元,农民工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
今年4月份的一天,一位案件当事人给锋增打电话说,我打听到被执行人一笔60000元的工程款已到账,锋增闻信后立马和同志们前往永丰信用社,锋增说,不能有任何停留,必须在被执行人察觉之前先动手,不敢有半刻迟疑。经查被执行人果然账上刚来60000元,经过冻结划扣,执行款项终于到位。被执行人也知道账上进钱的消息,但当被执行人赶到时为时已晚。
锋增经常这样对同志们说:我不图名,不图功,一心只想把本职工作干好,多为群众办些事实,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有一份工作已经很满足了,自己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以一颗朴素的阶级感情为党和人民工作,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多用一点心,多付处一点罢了。我是农民的子弟,能成为洛南县人民法院的一员,我自豪!多么朴实的话语,确实令人感动。
周梦琳庭长在法院微信群这样感叹:沉痛哀悼好战友锋增同志,我们一起进法院工作27年,锋增踏实稳重,工作负责,待人谦虚诚恳,人品极好,突然离世,令人万般不舍,锋增一路走好!愿天堂安息,我们永远怀念你。
王亚锋庭长哽咽地给我说道:在与锋增工作的日子里,锋增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嘴勤、腿勤、手勤,做好事从不张扬,工作中没有出现因工作繁杂而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不管是立案送达、开庭审理,还是法律文书制作,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管是棘手案件还是紧急任务,他召之即来任劳任怨,从无二话,是大家最喜欢的办案搭档。
锋增在我心中:他如同一块燃煤,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他如同一头骆驼,不求水草丰美,只知负重前行。他是从早忙到黑的“老黄牛”。
我和锋增足迹遍布石坡、景村的沟沟岔岔,我们走村串户办案的身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有一年石坡钻岭崴脚是你搀扶我到公路;记得一年石坡金鞍被毒蛇咬伤是你寻半边草给我敷上;记得梁头塬南坪处理案件时遭遇不明真相群众围攻是你帮我解围;记得走到巡检甘河老天爷突降暴雨,我们变成落鸡汤的狼狈;记得寺耳胭脂河我们被野狗围攻的孤独无助;记得我们在景村灵官庙调解六起债务案件,使得多少年的陈年老账得以兑现;记得在李河我俩卷起裤腿,踩着泥泞现场丈量;记得在景村高河村水里嬉戏的情景;记得在景村板桥年迈苍苍的养父母重获养子女的赡养;记得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谈古论今,讨论案例……这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您的离世让洛南法院同志伤心不已,在缠带玉公墓开追悼会同志们黯然泪下。你为民司法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洛南法院同志的心中,如永不熄灭的火炬,指引着洛南法院干警勇往直前。也愿你的家人和朋友早日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你用自己实际行动写出自己人生的美丽华章。我们多想再听听您的声音,多想看看您的音容笑貌,再多想和您聊聊天。多少次回想起你生活的的点点滴滴,想起和你相处的朝朝暮暮,泪水就禁不住流下来。多少个夜晚我重见亲爱的战友锋增,我是多么地幸福,梦醒只有默默地流泪。昨天我们还围在您的身边,今天就这样阴阳两隔。以后我们只能通过照片回顾你的音容笑貌,只有通过往事回顾你的一生经历,只能把悲伤埋藏在心底,把泪水化作深深地思念。我们知道您已经很累了,需要好好休息,那您就好好安息吧!

锋增同志追悼会现场
锋增,请您放心走吧,我们永远记住在一起生活战斗的日日夜夜。您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您那淳朴、豁达、宽厚、仁爱的的胸怀一直温暖着我们;您那永不言苦、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洛南法院的同志一定继承您的优秀品质,坦坦荡荡做人做事、踏踏实实工作,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战友锋增同志。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锋增同志,您一路走好!愿您在古城马莲滩墓地安息吧!

作者简介:陈英良,男,生于1968年7月7日,本科文化程度,在洛南县人民法院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练太极,唱秦腔,写一些散文,巜我喜欢秦腔》,《基层法官的一天》,巜母亲,我心中的一座灯塔》,《学习太极拳随想》等文章先后在巜商洛日报》《商洛审判》刊登;《如何阻止农民上访后脚步》在《民情与信访》杂志刊登;巜小时候过年的那段岁月》被洛南县图书馆评为特等奖。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