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我的家乡真叫美(黄军其)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家住邯郸市武安农村。1984年,高中毕业后,我被招聘为武安市上焦寺乡政府的一名基层财政所农税征管员,后调到武安市财政局工作,目睹了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好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40年前,进出我们村庄的小土路宽有2.5米左右,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人们出行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走,如遇天公不作美下点雨,这条小路将泥浆四溢,真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回首此事,正是苦不堪言。
40年前,我们村庄的农户房全部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块和土坯盖成,低矮破漏,遇到暴雨天气,外面下大雨,屋里漏小雨。那会村民常年吃的是玉米面和红薯面窝头,到了过节过年,才能吃上一两顿白面馒头或大米饭,猪羊肉更是不敢奢望。当时村里有句谚语“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孩子们穿的全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粗布衣。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都是蓄水池收集的雨水。
那些年,我们村里的交通十分闭塞,文化娱乐活动非常少,每两个月能看上一两场电影是我们少年时代最开心快乐的事。当得知附近的几个村庄有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时,即便风雨交加,我们这些顽皮的少年也会不顾父母的反对,欣然前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吹绿了大地,似春雨滋润了广大农民的心田。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劳动力从繁重的农田生产中解放出来,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有的村民开办了修配厂、米面加工厂、农用物资商店及肉类蔬菜食品商店。村集体还陆陆续续办起了砖瓦厂、化工厂、炼铁厂等企业。村民们既当农民,又当工人,心情舒畅,收入倍增。村民们用智慧和辛勤的双手换来了果实累累的今天,很多人有了楼房、电动自行车、小轿车以及各种高档电器,小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三分。

新修建的干净宽敞的马路及路两旁村民新建的平房。
如今,漫步在我们村庄,水泥大道宽阔平坦,一栋栋新房整洁漂亮,时有歌声、笑声从农家小院里飘出来……村民们从吃穿住行到休闲娱乐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每当夜幕降临,村中心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村民们聚在一起,挥毫泼墨、纵情歌唱,大娘们跳着健身操,仿佛全身注入了活力。当我问起这些年过半百精神矍铄的大娘们为何喜欢跳健美操时,她们笑着答道:“过去的日子太穷不好过,我们这些人吃了多半辈子苦,现在生活富裕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孩子们也长大了,俺们也想活得‘潇洒一点’呢!”
如今在我的家乡,乡亲们感慨道:“现在的生活好了,农民种地不但不用上缴农业税,而且国家还给我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养老金补贴、治病医疗补贴和老龄生活补贴款等,多好!这可真是一辈子想也不敢想呀!” 年轻漂亮的媳妇们兴奋地说:“如今在家生活很便利,手机上网购物送货到家,出门旅游走亲戚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小病不出门,大病看得起,孩子们上学不掏钱,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听到这些,真让我激动得乐不可支。这些丰硕的成果,都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是它指引着我们迈向幸福,走向小康之路。
祝愿家乡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祝愿我的家乡越变越美!(作者单位:河北省武安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