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速写
作者:刘林海
风能吹人醉。这并非浪漫的描述,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如若不信,不妨去灞河岸边体验一番。
灞河自中华脊梁的秦岭发源,犹如巨龙前行流淌的汗水,万千年中,在关中大地上滋润出最为丰腴肥沃的角落。一曲曲千古赞歌从这里唱响,一桩桩历史文明从这里孕育,一幕幕悲喜大剧从这里拉开。
本名为滋水的这条河流,仅从称谓上便可领悟出它的无私与宽厚。先民们繁衍于这滋养中,创出了连绵不绝的辉煌。或许只在英雄秦穆公振臂喊出一个“霸”字起,这横亘于长安城东的河流才不再安于妩媚,细雨轻风中时时夹杂起血雨腥风。遂有了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从这里跨过,杀向东方,荡平六国;西楚霸王来势汹汹,屯军此处,摆布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然而,灞河毕竟是一条良善的河,它岂肯因为几个风流人物搅起的浪潮而褪却基因里的温顺淳厚。古往今来,灞河始终缠绵于诗情画意。连接东西两岸的灞桥,成了秦人远赴他乡的起点,成了话别亲友的十里长亭,成了游子归途上历尽劫波后的安心地。而灞桥边的杨柳,更是长安人思乡道情的寄托,那风吹柳枝的婆娑摇曳,如仙女扭腰肢,似娇娥舞翩翩。其情其景,不只在魂牵梦绕中,且尽见于舞台上,亦常现于诗篇中。不管是芳菲之春,还是凌厉之冬,别样的滋味,怎不让人如痴如醉。也正是基于此,才奠定了灞柳风雪在关中景致中的王者风范。难怪骚人墨客有言:看灞河美景,沐灞河清风,风不醉人人自醉。
灞河解说了岁月的长河,岁月道尽了灞河的沧桑。当时光穿梭到新世纪,远离了刀光剑影,摒弃了群雄逐鹿,灞河才真正成了众生共欢的福地。而今,灞河依然在那条古老的河道上,但已然被长安人拥戴成一条万千宠爱集于身的圣河。
曾几何时,灞桥是贫穷与落寞的代名词,建造于灞河边上的房屋,虽价格低廉却少有人问津。居住于斯,羞于告人。甚至因了它本应引以为傲的特产河沙,也被人联想为黄沙遍野,孤兔出没。然而造化弄人,一场世界园艺博览会,一届国际水上摩托艇大赛,一座西部金融城的构想,一片驻外使馆区的规划,让一只丑小鸭在不知不觉间,出落成一只人见人羡的白天鹅。
在时代搭起的舞台上,灞河尽显优美的舞姿。而现代都市元素无疑是舞曲的主旋律。放眼如今的灞河,俨然一条城中河。两岸喧闹的街市,已是星罗棋布。宜室宜家的属性,几成市民共识。多少人梦魅落户此地,多少人醉心在水一方。且看灞河与姊妹河浐河拥抱的那一方三角地带,本为水涨水落的荒滩,现在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浐灞半岛,临水之处,一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以地标特色透出的豪气,力压八方。不远的斜对岸,玲珑华美的长安塔,霸气地展现着千年古韵。顺流而下,堪称世间一流的运动场馆,无声地宣示其笑纳顶级赛事的魄力。疾驰的地铁自城市的隧道中钻出,潇洒地在灞河上空展现英姿,好似独独让灞河享受眼福。一座座造型各异、妙趣横生的跨河大桥,如同五颜六色的彩带,更把灞河衬托得妖娆无限。此情此景,谁能不认可灞河引导潮流的范儿。
在灞河汇入渭河的河口,因了一条渭河河堤大道,一座人车两用的雄伟大桥自灞河上空飞架东西。想来,在灞河自秦岭中吸纳众多涓涓细流时,根本不曾想到,在它完成旅行的最后一刻,竟在这座长达数百米雕梁画栋、既如凯旋门又如彩门的迎接下,一如出阁的少女,扎入渭河怀抱,而后融入一个更为豪气的黄河大家族。
顺着灞河入渭口溯源看去,一级一级的拦河坝,像是把灞河抬上了软轿,悠悠前行中,四平八稳,望不尽旖旎风光,吹不完舒心轻风。河水每驻足一级坝面,都尽情将娇媚显现一番。碧波中浮光掠影,涟漪中荷摆萍摇。次第流下时,又顽皮地撒开一道道虽不甚高大却宽阔有加的瀑布,恰似一层层面纱,欲揭还住。
曾经的灞河,是一道滔滔水流,不舍昼夜一路前行。而今的灞河,是一串串错落有致的湖泊,像一群孩童手拉着手、于旅途中流连忘返。宽阔的河面上,野鸭与鸥鹭之类的鸟儿成群结队,嬉戏翻飞,似游弋于无人区。鳞次栉比的大楼倒影,在水波中轻轻晃动,如海市蜃楼一般。河岸上,成排的垂柳依然风度不减,只不过一改昔日的独角戏模式,兼收并蓄中,让这里已然成为植物大观园。果木中的苹果、红杏、蜜桃、海棠、山楂、石榴,在季节的调教下,轮番展示着累累果实。景观林木中的雪松、银杏、丹桂、女贞、樱花,随着气候的变化,争奇斗艳,不失时机地宣示着属于自己的节日。
因了不愿匆匆作别的河水,因了起舞弄倩影的水鸟,因了多姿多彩的树木,灞河岸上的风也便充满了特色。这特色不是体现在空气的流动上,而是彰显于气息的弥漫中。这气息有着从源头秦岭生出的雄气,有着从白鹿原下经过时染上的灵气,更有融入市井街巷之后形成的烟火之气。日复一日,清爽、温润、香甜的灞河风,占尽天时地利,似成长安城人的最爱。
晴朗的日子里,只要日头不够火辣,灞河岸边便密密麻麻地坐满钓友,一根根乌亮的钓竿整齐地斜指天空,诱惑着贪吃的鱼儿完成美丽夭亡。钓手们若想即时享受口福,让垂钓的成果来得更实在,专为游人们设置的烧烤摊,会让吃货们完成极致的体验。草坪上,花枝招展的女子们任性地放飞自我,谈天说地。树丛中,孩子们躺在秋千床上,尽情地吸纳天地间的祥瑞。三三两两的宠物犬在呼唤声中追逐跳跃,诠释着灞河对众生一视同仁的泛爱。登高俯瞰,一河两岸,端的不负了湿地公园的别称,或曰人间仙境莫过于此。
如果说,河岸上的风白天拂着醉人,那么夜晚的风则吹着销魂。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灞河就迎来了最是流光溢彩的梦幻时分。水面上辉映着万家灯火,像龙宫拉开了大幕。河岸上五颜六色的彩灯,把高高低低的树木妆点成火树银花。水与岸连做一片,站在河边,一时竟难辨涉足水中,还是置身岸上。
光怪陆离中,温婉的女子在直播镜头前搔首弄姿,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忘乎所以,自娱自乐的发烧友毫无顾虑地展示起歌喉,袒胸露背的暴走者挥汗如雨。此时的阵阵轻风,扫过脸面时,宛若仁慈与诱惑的摩挲;冲入耳膜时,好似梵音与俗声的碰撞;吹入眼帘时,不遆大雅与大俗交汇的迷离。于是在这风里,就少不了体验出上下五千年的洗礼,更会感受出土洋结合的风范。
灞河的风情,是民族的风情,乃华夏文明的缩影。生于斯、长于斯的秦人,陶醉于斯、骄傲于斯,是为真性情。
刘林海
陕西省礼泉县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文学学士、法律硕士。经济师、高级律师。
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一九九零年起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现任陕西汉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安仲裁委员会、渭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获“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陕西赛区“最佳专业知识辩手”奖。
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京城》由作家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第二部长篇小说《落户》由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
第三部长篇小说《牛老板》已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