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怜烛泪碎,花落榭台前 116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文海辟新径
长赋刻香轩
夜怜烛泪碎
花落榭台前
朝夕音信杳
死生契阔牵
岁月催人老
华发镜中添
独居翠林歇雨夜,却无西窗剪烛闲,天际流思忽飘远,满室惆怅复从前,回首萧瑟如故,一抹风寒无语,悴了身心,皱了容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情画意之中生来何愿,万念俱灰时苦中有甜,闭目长思,五味杂陈,半世流离的最大感悟,就是觉悟到生命吸引力法则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德不孤,必有邻,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清清之夜,万籟俱静,掩书长念,唯闻心声。文人之笔来自夜静心声,千言万语若无题目统领,便是一筐乱麻,茫无头绪,所以此时借用李白的《静夜思》来理下思路也许最为恰当。李白一生坎坷不平但境界简单,坎坷来源于其口无遮拦,而口无遮拦又是内心简单的集中体现。大唐盛世的文化繁荣,也让无数莘莘学子化为夜空星斗的争奇斗艳!令每个文人沐浴在近在窗头明亮月光之中,似霜非霜,满腹情长。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是推动历史文明的三驾马车,其中惟有文化万年如初,历久弥坚。世界百年大变局已经开始,人们正徘徊在文明冲突的十字路口。东方文化价值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内涵截然不同,一个以柔克刚,一个弱肉强食,世界更需要强权政治还是王道政治?世界大同,共同富裕,君民共荣,天下一家,而非唯我独尊,白人优先。人生无路,进退在脚,天命无欲,成败在心。以科技文明、民主文明、法治文明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引领世界走过了几百年,他们将知识科技教育完全代替文化文明教育,改造自然代替了道法自然,当全世界纷纷扰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时,人定胜天的理念甚嚣尘上。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桥流水就是人间风水。
夜阑更深,万籁俱寂,千万年来东方文明道以贯之且一枝独秀,西方文明却春秋嬗变叶落秋风。鸿雁高飞,偶而,会在小鸟的枝头露宿,在小鸟的眼里,大雁也曾与我同枝,在大雁世界里,小鸟终生醉生梦死花木依依…当今世界之争激烈纷呈,从硬实力之感争到软实力之争,已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之争向文化价值观之争转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弱肉强食白人优先还是命运同体天下一家,是天人合一还是人天对立,《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凉夜清如水,小庭望星辉,别时无言对,思时盼月归。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文以载道!夜色阑珊,诗情如泉,妙笔生言,万水千山,一切的一切都栖掩于清冽月色之中,无声无息,无浊无奇。回首再品李白之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细细品味,轻盈吟诵,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长袍束带,旧味依浓。李白简单的一生却为我们留下了千首名诗,言言有光,句句生辉…最后以北宋寇准之文结语,人生无限风光,却迷離扑朔难测,赏者孤芳长叹“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之景,曦光已升悬彤,轻语窗咿微风,天上人间竟似,无限旖旎其中。
黄鹤一去不复返,从此肠断万重山 117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昼夜相推情互连
黄鹤一去不复返
鸿书瀚海霜林泪
从此肠断万重山
田园香径白云闲
雷霆霸气山水间
文以载道掌中握
各领风骚数百年
天上繁星点点,夜思漫如藤延,长空醉如梦幻,万家灯火人间,天涯几度风雨,如影随形趋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又道一贯联,中华文明灿烂辉煌而又绵延不断,中华民族团结和睦而又气势非凡。有一种文化认同叫自觉自愿,有一种民族认同叫死而无憾,有一种文明认同叫不朽万年!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认同,没有民族认同,没有文明认同,他一定不会真心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知耻近乎勇,知弱而图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兴盛无一不是从奋发图强与坚韧不拔中艰难走出。即使简单的人生之路往往也在反思无常中前行,一言既出,或风和日丽,或暴风骤雨,泉眼无声当惜长流,湖澜不惊亦敬水月。
仰止星辰大海,万念任凭云夺,致君荡荡千秋远,吾自墙外走过。文明厚重,民族厚重,文化厚重,天地之韵方于气象万千中变化莫测,且万古长青!我们的生命之韵在于一呼一吸虚怀若谷,但万变不离其宗,活着是一种本能,怎么活着却是一种智慧。在一个阴阳组成的太极世界里,往往一半是欲望,一半是灵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阳光;一半是本能,一半是理性!历史文明就是在阴阳变幻中展现出它的无限风情。李白云: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历史的本然不是人类在沉沦享乐中盛极而衰而是在觉醒与奋起中生生不息道法自然。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