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老王会
作者:司晓升
享誉关中道的周至东片十三村老王盛会,就好像滚滚奔流的黑河水,至今涛声依旧,经久不竭。这得益于它是一场弘扬正能量、祭祀爱国忠烈的大型活动,所以一百六十年巨烛常燃,盛况空前,真正能称得上古会。到如今已经演变和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比如电影、歌舞、物资交流、商品贸易、美食品尝、还有文化艺术的亮相和竞技竞艺内容。像每年十三村的赛纸扎、斗社火、有时秦腔大戏对着唱,看哪一家剧团功底硬,唱得好,以台下观众多少定输赢。
这一带人把唐朝张巡、许远称之为爷,比如老王爷、老王爷会。这充分体现了信仰的力量之巨大。往往信仰与欲望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人省吃俭用,辛辛苦苦,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可上布施捐款时慷慨解囊、毫不吝啬。这就好比一个人求神降福赐财,到老什么也没得到,但这又有什么呢?福未至而祸已远离。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理想支柱。
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年甘沟堡老王会唱大戏,我看了一会儿戏,回家吃饭,我妈不在家,就一个人又到戏台下找,找不到我妈,就难过的在人群中大哭,被一个好心人抱上戏台,在戏台口“发布认领启示”,妈妈看见赶紧把我抱下戏台。那次经历,让我知道了老王会。不过那时只知道玩儿、看戏,看热闹,对老王会的来龙去脉一点都不了解,也体会不了其中原委。
人们每到村里一届老王会举办完时,经常会感叹人生的短暂,人一生能有几个十三年呀?

大约是在一九八六年,乡贤司义龙老先生等爱心人士在甘沟堡促成了停办十几年后的老王会,使得这一古老活动得以继续传承。毕竟甘沟是老王会的发起村。举人二爷司际虞老先生当年在一八六六年在甘沟堡首先组织举办了老王会。文革后第一届老王会举办时,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就有点纳闷,怎么关中距离河南睢阳那么远?张巡、许远又是何许人呀?怎么关中人祭祀那么远的英雄?而且全国有多地都有祭祀老王张巡、许远的古会。百思不得其解。相信好多人与我有同感。悲哀的是,好多人,见庙就磕头,见燈就添油,只管敬神,不问缘由!
乙巳(2025)年正月二十八,第一百六十届十三村老王会,经一十三年,又将在甘沟堡举办。从一八六六年首届老会在甘沟村举办以来,至明年二零二五年,应是整一百六十届。夏收结束,农事稍有空闲,筹备工作开始进入启动程序。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晚,启动动员大会在甘沟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举行,其中一项重要决定就是重新铸塑老王张巡、许远铜像。原来的老泥塑像设计比效夸张,也太小,须要从新置办,还不能照搬,要改变苦于无有参照。会议决定派代表去河南商丘,到张巡、许远抵御安禄山叛军的雎阳城实地考察学习。十三村几万人一百六十年,还没有人到过睢阳。所以这项决定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甘沟村赴睢阳代表一行三人,顶着伏天的艳阳酷暑,怀揣一十三村父老乡亲的嘱托,登上旅程。
当东方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色,赴睢阳代表,司杰、司晓升、司新道一行三人就开上小车,直奔西安,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高铁北站。没顾上吃早餐,就上了高铁列车。经华山北,三门峡,洛阳,郑州,然后一路向东到达河南商丘。坐高铁三小时,走了近八百里路,又坐出租,上午十一点到达。回想这半日行程,对祖国的繁荣昌盛,飞速发展。倍感自豪。如果坐普通列车,可能要得两天后才能到达。
穿过睢阳古城出南门不到一公里,只见一座巨大的三门牌坊,横跨大道,正面魏体楷书“商丘古地”,背面牌匾书写:“江淮屏障”,充分说明此地在战略上是重点地带,所以兵家必争。我们的目的地就坐落在牌坊西边,大门门朝南。

跨过一座石拱桥,从广场就可以看到山门中间悬挂的“双忠祖庙”牌匾。牌匾两边廊柱上有两副对联,上书:
率军镇守睢阳纵孤城局面难支生前终不为胡将
挥剑斩杀叛贼与许远英明共峙死后依然是汉臣
第二副是:
大节昭汉青靖乱卫国终熠熠
碧血沃睢土鏖兵罗雀烈铮铮
欣赏完对联,使人好像目睹了当年二位英雄浴血奋战,誓死守城的场面,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穿过一段庭院,就是大殿,大殿翘脊飞椽、雕梁画栋、肃穆庄严。前面一排红色廊柱上又是两副歌颂二王的瓦形板对,上书:
堪乱勤王社稷精英人敬仰
舍生殉节雎阳忠烈世传扬
另一副对联是:
孤城日暂危戍楼闻笛朔风急
猛志固常在月夜赋诗铁甲寒
三个人一边记录着睢阳文人墨客对张许等英烈的褒奖楹联,一边听导游王女士祥细的讲解,对发生在唐王朝时的安禄山反判事件,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正殿内老王像两侧又是一副对联,上书:
侠士无双双侠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三米多高的张巡、许远二位英烈的塑像,打坐正殿正中。脚下小塑像是部将雷万春、南纪云等人。
拜祭过忠烈们的塑像,当导游王女士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打电话叫来了双忠庙管委会崔明伟主任,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叫导游王女士详佃地讲解了当年发生在睢阳城下这场鲜为人知的保卫战……

唐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七五五年冬天,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乱爆发,到至德二年,也就是七五七年正月二十五日,安禄山派遣手下叛军头目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围攻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率军守城。因睢阳城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因而建有坚固的城池,易守难攻,加之三面环湖,叛军后又增兵至十五万。
朝庭驻守宁陵的原真源令张巡急率数千将士前来睢阳增援。 张巡用兵如神,使用多种连环之计,屡战屡胜。绥阳太守许远见张巡雄才大略,便大义让贤,甘居下位,张巡受命于危难之中,揭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守卫战序幕。
守城后期,许远偏将李滔、城使田秀荣见双方兵力悬殊,认为孤城难保,产生投降念头,并向尹子奇密告睢阳城内粮食将尽一事,尹子奇闻迅后,决定长期围城,张巡明察秋毫,将李滔、田秀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尹子奇知道城中无粮后,便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战法。张巡就采用诱蛇出洞之计,用艾蒿杆做箭,射向敌营,尹子奇误以为城内无箭,出营观城,张巡命神箭手南纪云射箭,正中尹贼左目,张巡乘机杀出,斩将数十,杀敌万余。

到五月,城中粮食将尽,守军发现叛军在城外割麦子,他们就采取时而击鼓,时而又停的办法,搞得叛军疲惫不堪。深夜,张巡带领人马出城,抢回军粮。
七月,尹子奇率兵十五万第三次围攻睢阳城。由于睢阳城三面环水,因此,尹子奇命部下以干柴树梢铺路,用以攻城。张巡命将士将火把抛向柴道两端,顿时大火冲天,叛军进退不得,死伤无数。
到八月,城中已无粮可食,将士们就捕鼠、罗雀,张巡杀妾享士。偏将南纪云自告奋勇,出城到临淮求援。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不但不肯发兵,还欲留南纪云为己用。席间,南纪云拒绝诱惑,为表决心,当众断己拇指,以示贺兰,大义凛然,众人无不感慨落泪,南纪云求援无望,愤然连夜又回到岌岌可危的睢阳城内。
张巡、许远和七千多名将士,抵挡十几万叛军,自春至冬,坚守睢阳城十个月,大小经数百战,终因城孤粮绝,外援不至,至死不降,十月初九城破,张巡许远骂贼而死,时年都不到五十岁。南纪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同时英勇殉国。
遗憾的是城破后第七天朝庭大军又收复了睢阳城。对牺牲的将士英灵,也算有了个安慰和交待。
张巡、许远殉国后, 天子下诏, 追封张巡为扬州七都督,许远为荆州七都督,在睢阳城立庙, 定时祭祀,后来各地纷纷效仿,立庙奉祀, 进而遍及全国。

宋时朝庭又追封张巡为东平威烈昭济显庄灵佑王,许远为乎应昭烈王,所以后人都称张巡、许远为老王。
以史为镜,以英烈为模,华夏江山何愁不稳乎!这次参观张许祖庙,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征得崔主任允许,拍照了祖庙中张巡、许远二王神像,回来参照。回去后还要把这些关于老王爷的来龙去脉,起根发苗,告诉大家,让大家能对老王和老王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凊朝末年,清庭正处于内忧外患加剧之时,太平军,天地会,陈开、李文茂等乱兵起事,不久白莲教势力又在国各地蔓延,发生多次烧杀掠抢之事。朝庭为号召子民忠君保国,反对叛乱,下诏全国效仿睢阳,立庙祭祀英烈。这也就是各地都建庙、设会的原因。
崔明伟主任还讲到,祖庙这几年接待了许多包括台湾在内的有传承祭祀张巡、许远等英烈活动的全国各地朝拜团。并盛情邀请我们远道而来的陕西祭祀张巡、许远的庙会组织参加睢阳双忠祖庙庙会活动。我们也口头发岀邀请,请祖庙派员参加明年甘沟村二零二五乙巳蛇年老王盛会。

参观完祖庙后,崔明伟主任又开车领我们三人进到睢阳城内,登上睢阳城南城门楼,俯瞰了双忠祖庙全景,参观了睢阳全城模型图,从而得知几千人能抵御十几万人的底气所在。原来别的古城有护城河,而睢阳城三面有护城湖,最宽处可达十几里。崔主任还给我们三个人发了免费参观全城十几个景点的门票,可他不知道我们没有时间,天黑前还要返回家乡。我们婉言谢绝了主人的好意。
返回商丘高铁站,当每个人都端起一桶方便面时,突然想起了长篇小说《创业史》中柳青笔下的梁生宝……。

晚上快十奌才回到家,兴奋地回忆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大中华永远不缺忠臣良将。张许他们是在无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自觉保家卫国的。回味起来,让人精神一振,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可能是二位老王赐的灵气吧!
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不衰亡,正是因为天地间的正气,孕育了各个朝代像张巡、许远这样的无数英雄。他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行动、乃至宝贵的生命来勇敢捍卫疆土。我们后代子孙没有理由不传扬英雄故事,学习英雄精神,让英雄名字光耀史册,让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24.7.8.写完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司晓升,网名终南秋翁。早年创办三里桥苗圃,后改制为陕西务本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曾任村小名誉校长、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西安市花卉协会副会长、县作协理事、分会副主席。老来习文弄墨。现为西安市诗词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县美朮协会分会名誊会长、县书法协会分会顾问。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