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第十五(5)
志士的风骨与节操
【原文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一章可以说是对前面8章内容的归纳总结,点明了本篇的中心思想。开篇由孔子拒绝回答卫灵公“军旅之事”而离开卫国,这是因为卫灵公是“不可与言”之人,之后,在陈绝粮,引出“君子固穷”的观点,然后从人生的经验谈起,谈处世哲学,到这一章就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一个真正有信仰、有追求,有高尚品德和坚强意志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紧要关头,绝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会不惜自己的性命成全仁德。也就是说,要堂堂正正做人,有骨气有尊严地活人,以失节丧志苟活于世而辱没自己的品德为耻,以舍生取义以成全自己的仁德为荣,这就是做人的大原则!点明了本篇的中心思想,编辑之精巧严密可见一斑。
孔子的这几句话,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顽强品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格言,造就了无数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刚正不屈,舍生成仁的民族英雄,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风骨气节,为铸就中华民族之魂发挥出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