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历藏记
(四)
文/刘志敏
(原创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4年07月22日 西藏)
刘志敏老师导读:(知识链接)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今天是7月14日,是我们此次出游的第四日,也是我们进入青海省的第二日,我们的目标是直奔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西部的地理热点之一。我们期待今天的旅行能够出现一个小的高潮,成为整个旅程的亮点之一,让我们铭记于心。
第四日:去往青海湖途中当我们的车子驶离西宁向青海的纵深处进发时,青藏高原的地域特点和民俗特点更加鲜明起来。车行不到半个小时,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叫扎麻隆凤鳳山的寺庙。寺庙依山势而建,坐西面东,远观即可感受到它的宏伟与气魄。寺庙前边的田地里长有盛开的油菜花和刚刚抽齐了穗的麦子。这里的物候与中原地区相比,晚了至少两个月的样子,我们为之称奇。待我们走近观瞻,那“扎麻隆凤鳳山”六个大字前边还冠有“西天圣都”的字样。时间尚早,我们沿着长长的坡道向上走,游客和香客寥寥,但我们却从介绍中越发感到它的非同凡响。
墙壁上的文字资料显示:扎麻隆凤凰山,又叫摩鸡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峡口处多巴镇以南的扎麻隆村,被后人誉为“九龙朝凤”。其被认为是中华昆仑文化的龙头景点。它因山势如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建有九天玄女祖宫、青海神殿、美神院、文成公主殿等景观。这些主要建筑错落分布在不同的高处,有台阶和廊道将它们连为一体。这是我们第一次游览藏族寺院,匆匆看了几处景观,我们感到的是寺院的华丽精致和信教者的虔诚朴拙。站在高大的文成公主殿前,山下美景尽收眼底,历史的烟云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车子出湟源峡口,青海高原壮美景色的大幕被徐徐拉开。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蓝的天,白的云,青的山,黄的花,还有多彩的藏民族服饰。看到一个八九岁小女孩穿在身上的漂亮上衣,我第一次动心为年仅两岁多的小外孙女买了同一材质和式样的上衣外套。临别这里,我们没有忘记和这里的天、云、山、花,亲密合照,以示留念。
第四日:相约大美青海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面积4952平方公里。青海湖太大,我说“当我们赶到青海湖边上时”,你说这个边在哪儿?其实,青海湖景区周围大多数地方现在都被铁丝网给圈住了,你不可能随便走近它的边上。
这次我们赶去的是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距离西宁151km,是青海湖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景区名称的由来是深入湖内十几公里的一条窄窄的尖形半岛,形状像是一把剑。乘坐游船游湖是二郎剑景区的重点。
大约在下午两点半钟的时候,我们随人流进入票务中心购买了门票,票价为90元。进入景区,是一个厂房模样的地方,再向前走,得知这是中国核潜艇实验基地的旧址。青海非东海,选址在这里,可以想见当年中国发展军事工业的艰辛。走出这片厂房区,又走过一段路程,青海湖终于到了我们的脚下。湖边有很多打卡地,游人纷纷在那里拍照留念,我们也凑了几处热闹,拍了照片。等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湖面时,我们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湖面辽阔,风平浪静。因其辽阔,远处的湖面让人产生似山岭的错觉;因其平静,游荡在湖心的大型游船好似半悬在空中一般。远处海天相连,湖天相连;近处岸边,鱼群拥挤着在抢拾游客抛来的食物,白色的水鸟不停地从岸边掠过,似与游人互动相乐。和着鱼鸟增添热闹气氛的,还有牵着牦牛或骆驼招揽生意的人们!
来青海湖不能不坐船。坐船得另外买票,两条线路价位不同,分别为140元和180元,我们选择的是前者。沿着浮动的栈桥,我们很快跨进了封闭很严的游船内。在这一过程中,我顺便用空的矿泉水瓶灌满了一瓶湖水,准备带回去让它和另外的两瓶黄河水一起作伴。期间,我还用手指蘸了湖水舐了一下,以证明它很高的含盐量。船行水中,缓慢地向前行进,没有了游艇在水上飞驰 年轻人般的刺激,却仿佛有了中年人般的优雅和自信。
大约半个钟头,游船在一处半岛的地方把游人送上了岸。半岛深入湖内,真似一柄利剑。半岛也是游客集中的打卡点,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走累了的人们,四脚八稳平躺在沙滩上晒日光的。还有那些年轻的恋人,他们彼此作着亲昵的动作,让伟大的青海湖为他们的爱作证。返回的过程是坐小火车或观光车沿湖岸折返。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湖面,我又沉思起了湖面以下的境况。我知道,青海湖水中含有数量惊人的盐份和其它矿物质。人们多数只关注它光鲜的外表,而很少去探密它的成因和它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离开青海湖,我又想到了青海省。青海不只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我认为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股!大美青海,未来可期!
作者简介 :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近百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