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历藏记(五)
文/刘志敏
(原创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4年07月24日 西藏)
刘志敏老师导读:(知识链接)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是地理区位优越。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7月14日下午我们游完了青海湖之后又赶走了一段路程,晚上我们投宿在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准确的位置是国道109边 君道酒店对面的一处空地。
第五天:从茶卡镇到格尔木
7月15日早晨6:10,我们即已从露宿的帐篷里起床,查阅手机,此时当地气温为13度。我们在帐篷边做了简单的早饭:鸡蛋稀饭、黄瓜、馍。饭毕,我们驱车赶往这一天的第一站——格尔木。
茶卡到格尔木的距离在四百公里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您不妨从洛阳出发向四周任意走,看四百公里后会行走到哪些城市?大凡上过初中学过地理的人,都会知道茶卡和格尔木的。它们既是青海省境内重要的交通要道,又是著名的矿产和化工基地。这一段的行程,沿途的植被显然稀少了很多,可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却汹汹燃烧着。我希望看到茶卡的盐湖,更希望双脚能够踏上这热辣的土地。终因赶路抑或开车的同伴没有揣透我的心事,不远处的盐湖很快从我的眼皮底下飞逝而去,而我只有“不吃盐不发渴”的份儿了。
这次西行,一直萦绕于我心头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这两个词。车行茶卡到格尔木,甚至在青海的其它路段,路两边的风车可谓不计其数,如人工栽种的景观树,排成排,行成行。我慨叹:俺家山上那风车算个毛,充其量就是小孩子手中的风车玩具而已。
车到格尔木,已是下午一点多钟,这是当地日照最强的时候,况又是夏季。我们一行哆嗦着下了车,不因为冷,只是害怕那看不见的强烈的紫外线。我们在路边不太厚实的树荫下生火造饭,绿化带内几个中年男女在拔草清理垃圾。看到我们做饭,一起伸长脖颈看热闹。我惊异于他们为什么把除草的劳动安排在这个大中午,更惊异于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张褐红色的脸庞。
无意中看向马路对面的工厂,厂门上“格尔木炼油厂”六个大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证实了刚才同伴说青海有油田的说法。格尔木是青藏铁路线上的重要节点站,但当我们离开格尔木市区的时候,还没有看到火车的踪影!
第五天:夜宿雪山脚下
出格尔木市区,我们仍没有看到火车的身影,但我们看到了更蓝的天和更白的云,大家不约而同提议停车拍照。蓝天白云提高了我们的兴致,但渐走渐高的海拔也加重了我们的心理负担。为上高原,我们提前做好了功课,氧气、药物都有充分的准备。车过格尔木后,我们同行的五个人都开始有了轻微的高反,当时大家都没有开口说出来,可都心照不宣,那氛围如同军人奔赴战场的那一刻。
晚上七点半,当山顶的积雪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首先产生的是惊喜,接下来更多的是担心和畏惧,我们决定在合适的地点找旅店安顿,结束这一天的行程。
高原天气变幻莫测,前边看到的是蓝天白云,随后我们又赶上了阵雨。车到格尔木市拜山台东800米雪峰路,我们终止了这一天的行程。
投宿一家相对便宜的旅店,店内暖意融融,问询,主人告知开着暖气呢!视之,是烧柴的那种简易暖气!
是夜,我隔窗和群山相对而卧,山上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梦境?是仙景?
你说,这次西藏之行,我会畏惧困难半途而退吗?
作者简介 :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近百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