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民俗小说《赫哲密码》
——欧阳如一
第五十三章:
吃忆苦思甜饭
初十连部正式上班,当天下午广播里传出了郑连长的声音:“二十九连全体官兵、职工及知青同志们,春节长假今天结束,为了使大家尽快从休息和玩耍中调整过来,及早进入革命的战斗的状态,连部决定吃一次忆苦思甜饭,现在以排为单位进入会场。”二十九连有一个连部三个排六个作业队不到二百人,分两批进入食堂,九十名知青算一批,他们一进门就听广播里悲伤地唱: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各排排长都站着不坐——他们得把本排的人安排冲着讲台坐好——食堂兼会议室,讲台正中央挂着一幅毛主席像,大家都得表现得庄严肃穆,因为得听台上的人忆苦思甜,然后才能吃饭。
台上是位长得干瘪的老人,他说:“孩子们,我年轻时那个苦呀,你们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就讲了他大冬天出生在一个窝棚里,剪开脐带就被产婆弄到雪地里洗了个“澡”,那得多冷啊?可他们族的人都这么干,因为这会受到神的保护,他也不觉得冷。坐在这位老人身边的方副指导员说:“说正题,别扯远了。”他们三个排长站一块,二排长说:“国庆,这不是跳大神的老乌吗?怎么让他忆苦思甜?”三排长说:“以前都是代连长讲,代连长真吃过苦;现在咱们的连领导都是建国前不久生的,讲不了旧社会,当地人数他会说。”乌长胜接着说:“你们汉族人大小有间房,我们赫哲人住在船上、地窨子和窝棚里,夏天热个死,还会受蚊虫叮咬;春秋潮、冬天冷,还家徒四壁——除了猎枪、渔具啥都没有,个个赤贫,也没钱,跟汉人、俄罗斯人易货,那个穷呀!”一排的谢志远调皮,问:“那你们吃啥?”乌长胜说:“我们靠打猎捕鱼为生,吃的除了鱼就是肉,再就是野果、野菜,很少吃粮食。”坐在他另一侧的李指导员说:“老乌你说这干啥?”只听台下有人小声嘀咕:“我们还吃不上肉呢。”大家笑。冯国庆身边的两个排长中的一个说:“老乌他爸是族长,划成份划成了地主。”另一个说:“全族就老乌一个读书人,他还苦?”乌长胜知道自己讲得不够苦就抹了泪,说:“我们不但住得差,穿得也差——都穿兽皮、鱼皮衣裳,很少穿布衣裳。我七岁一个人到吉林读书,进得是汉族学校,但得学日语。我那年才穿上布鞋,舍不得穿,把它们夹在胳肢窝进教室才穿上。”谢志远问:“光脚走路?”乌长胜说:“我的鞋是老牛皮底狍子皮帮的,冬天就穿棉兀拉。”台下人笑,说:“那你有鞋穿呀?”方副指导员说:“讲讲你是怎么受日本人欺负的。”乌长胜哭了起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有日本人、朝鲜人、汉族人,满族人,就我一个赫哲人。日本人少却最横,经常欺负汉族人;朝鲜人是‘二鬼子’,帮助日本人欺负汉族人;满族人也被欺负,可他们家大多是前朝遗老,都有钱,朝鲜人也溜着他们;我会满族话就冒充满族人。”他瞅瞅身边的两位领导:“那时候的老师打人,连日本学生都打,可挨打最多的是我,那一戒尺打下去手掌立刻肿起来,我的学习成绩就全班最好。”台下的人都笑了,说:“比我们老师强,一视同仁。”李指导员说:“说说你是怎么挨饿的。”乌长胜说:“我真挨过饿。最挨饿是解放军困长春,老百姓不让出城,出城就开枪。城里军队加市民五十万人都靠空投粮食,有时会投到解放军那边,也会投到居民区,就发生了多次抢粮事件,国军也动了枪。长春被困七个多月,最后能吃的全吃光了,连树皮都不剩,国军投降后清查至少被饿死了十万人。”台下有人问:“那你呢?你怎么活过来的?”“我是学生,学生的供应多少有保障,开始每天八两,后来每天三两还掺锯沫子。”方副指导员止住乌长胜的话说:“同志们,你们知道旧社会有多苦了吧?棒子面里掺锯沫子。”乌长胜说:“更挨饿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吃过观音土……”方副指导员一摆手:“好了,开饭。”这时候厨房工作人员抬着白钢桶把一种黑呼呼有呛鼻子气味的东西一勺勺到了知青们的碗里,上海知青首先跳了起来,说:“这是啥做的?是人吃的东西吗?”李指导员说:“旧社会贫下中农吃得是猪狗食,干得是牛马活。”李指导员也是知青,也没经历过旧社会,有人说:“东西少,可领导,向阳你先尝尝。”李指导员吃了一口,好像是粪便加沙子,强咽下去,恶心得眼珠子都要冒了出来,问厨师:“你们,你们放得是什么?”厨师说:“旧社会东北最缺粮的时候就会吃橡子面,这东西少吃可以,多吃拉不出屎来。”“这是橡子面吗?”“橡子在大山里才有,上哪儿弄去?我们就弄了酒糟加野菜,冬天没野菜就放了干树叶。”李指导员作呕道:“你总得洗干净了啊?全是沙子!酒糟啥时候弄的?都臭了!哎哟,不行,我得上厕所。”捂着肚子跑了出去。方副指导员怕大家不吃也尝了一口,吐出来说:“这简直是胡闹!”知青们没一个吃,乌长胜却给自己盛了一碗,说:“三年困难时期我连个这都吃不上。”大家这才知道他忆得不是旧社会的苦,而是建国以后的苦,这家伙还应该进监狱,怎么改造都贼心不死。连部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连领导们还坚持要让知青们吃忆苦思甜饭,吃真正的忆苦思甜饭,要通过这件事杀杀这些大城市来的知青的“娇骄二气”。冯国庆代表另外两个排长说了话:“连长,指导员,忆苦思甜饭就免了吧?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你们动员我们下乡时说的,这儿的人从来都没挨过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饥荒不在旧社会,而在新中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多少人你们查查吧?毛主席教导我们:‘备战备荒为人民’,大敌当前我建议咱们连多屯点粮,多捕点鱼——别有渔业队却没鱼吃,再多养点鸡鸭,多种点经济作物,把同志们的伙食搞上去。忆苦思甜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过去有多苦,今天有多好,得感谢这个,报答那个,而是要告诫人们再也不能发生‘人为饥荒’这种事情。”四位连领导互相瞅瞅,看来这小子跟乌长胜一样坏,不让他入党是对的。


男播简介:铁微(王尽量) 河北省廊坊市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爱好广泛:酷爱运动,杨式和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喜欢文学艺术、文学创作,曾在新华社《瞭望》周刊,人民日报《市场报》、《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政协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爱好诵读,影视片配音,配音秀达人。曾在多家媒体平台担任主播,发布多篇文学作品。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现已退休。爱诵读,喜读书、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播讲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