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巧敏
(一)
河东刘氏年轻时丧夫,她硬生生地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女儿比儿子张磊大五岁。
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最好阶梯。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人还普遍穷,那时张磊两岁就没了爹,他家的日子比其他家庭更穷。穷不算毛病,只是家里钱少了点,平时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赶不上人家,可那时候的人越穷志气越高。张磊和他姐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的好习惯。学校师生和街坊邻居都夸他们姐弟俩好。“好”顶个屁用,田里的庄稼活干不到前头,上学交不起学费,那才是头等大事。好心人劝刘氏改嫁,刘氏就是舍不下张磊。在我们农村有个习俗,寡妇改嫁时,女娃可以跟着妈走,男娃儿得留下。张磊本来就没爹了,妈要是改嫁了,自己就更苦了。当妈的谁能忍下心走?就这样,刘氏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摸黑从苦日子慢慢摸索向前,期盼着曙光早日来临。刘氏家光景不好,可她是明白事理的人,知道求学是农村娃唯一一条通往人生辉煌的光明道路,就算自己累死也要让儿女们好好读书。
张磊的姐姐看母亲实在作难,初中没上完就找了个理由退学了。张磊那时候正上小学,母亲说啥也不让他退学,他懂得学习的机会难得,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不能让母亲和姐姐失望。他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大家眼里的骄傲者,都是人们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张磊大学毕业后,被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老板见他工作迈力,能吃苦,有进取心,人长得帅,就想法让自己的独生女余丽华接近张磊,以便将来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不久,老板的目的就达到了,张磊成了余老板的乘龙快婿。结婚时,余老板要求见见张磊的家长。张磊想,自己的母亲吃苦受累供自己上学,借的账还没还清,如今又要拿钱给自己成婚,就是把老娘的骨头搓成扣也不行,老娘真的是没钱呀。没办法,张磊只有撒弥天大谎了,说自己家没有亲人了。
张磊呀,你这个混蛋小子大错特错了!
这个余老板一一你的岳父大人是爱才,不是爱财。岳父哪能不知农村人没钱呀!他只想两方家长见见面就成亲戚了,往后来往也就顺当了。岳父见张磊平时说话诚恳,这次也就相信了,由他主持就让两个孩子风风光光成婚了。结婚不到半年,张磊岳父要扩大生产,就在距原厂30公里处建了个分厂,分厂老板当然就是张磊了。张磊这小子也很争气,把分厂搞得风生水起,比原厂效益还好。
又过了一年,张磊的妻子丽华要生小孩华,让张磊再请个保姆。张磊觉得母亲在山沟里呆着,心里怪不是滋味,再说老人早就期盼着要抱孙子,这回真的要抱孙子了,何不让老娘高兴高兴!
想到这,就开车回家接老娘了。
刘氏一听说自己没花一分钱,就要当奶奶了,那个激动的心啊,是砰砰砰跳地厉害,要不是有肚皮挡着就会蹦桌面上。她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邻居们,又匆忙的收拾了一下家当,然后把家里自以为好的东西,譬如笨鸡蛋、老公鸡、纯棉花、豆角、青菜之类的等等吧,都往儿子的车上搬,把车塞得满满的。刘氏不等儿子催促,就如沐春风般的上了儿子的车,去伺候从没见过面的儿媳妇。
(二)刘氏一坐上儿子的车,脑海里浮现了一大片一大片激动人心的画面。画面一:刘氏一进家门,没见过面的儿媳妇,挺着高高的肚子,慢慢地站起身来,伸手拉住刘氏的手,甜甜地叫了一声“妈”,继而又吩咐下人,赶紧给婆婆倒茶。画面二:刘氏一进家门,没见过面的儿媳妇,左右打量了一番,对着张磊说,就让婆婆穿这土里土气的衣服吗?赶紧去给婆婆换身时尚的新衣服!再让妈休息一下,明天咱们就到首饰店给妈买两件像样的首饰。画面三:刘氏一进门,只听没见过面的儿媳用轻柔的声音喊:妈,可把你老人家盼来了,再过几天你就要当奶奶了,高兴吧!......刘氏见儿子搬着脸一言不发,心里有点忐忑,偷偷的瞄了几下儿子。平时儿子见到妈有说不完的话,就是上个月儿子出差路过家门口时,给老娘捎了几包好东西吃的穿的都有,还给老娘塞了一沓子钱,领老娘上街买了饭,陪老娘唠了嗑。临走时给姐夫塞了二千元,让姐夫常去看妈,还给街坊邻居送了烟、茶叶……今天这是咋了呢?刘氏试探性的问了几句儿子,张磊好像心不在焉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和老娘的话接不上茬。起初,老娘认为张磊在专心开车,接不上茬是应该的,毕竟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好好开车才是最重要的。后来又见儿子好几次瞅着老娘欲言又止,心里好像搁着好多事一样。怪呀,真日怪!
反正都走到半路上了,管不了那么多了,等见到儿媳再说。刘氏自己安慰着自己。正想着,张磊的车腾的一下停下来。还没等刘氏清醒过来,张磊就指着百八十米远的别墅对老娘说:到了,那就是家。可有件事,得给老人家说清楚,让老娘有个心理准备。老娘来儿子家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媳要是喜欢老娘,老娘就在儿子家多住几年;儿媳要是不喜欢老娘,等伺候完月子,听从儿子和儿媳的安排就是了,要做啥心理准备!
这么孝顺的儿子,一定会找个同情达理的儿媳,儿子今个为啥要说这样的话呢?莫非儿媳太刁?想找个专业的月嫂伺候。莫非儿子是在这个家吃软饭的?莫非老丈人老丈母都在,容不下外来的婆婆……刘氏百思不得其解。
老婆子别绞尽脑汁了,那样会消耗你的元气的,你儿子会给你讲明白的。儿子把自己的心里话叙述了一遍,刘氏一听就全明白了,从今往后,“儿子"这个词,就得从刘氏的脑海里永远被抠掉,而换来的是“张老板”。“老娘"这个美丽的称谓在张磊口中也永远变成了“老保姆"。
刘氏一听如同泰山压顶。顿时眼冒金星,双手颤抖,呼吸短促,两眼一翻,眼看那颗蹦哒的心就要骤然停止。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幸亏儿子多长了个心眼,早有准备,他知道老娘有多年的心脏病,就赶紧从衣袋里摸出一瓶速效救心丸,要不然……
刘氏吃了药,停了好大一会儿,才能辨出男女,能认出东西,觉得头上好像戴了一个好大的箩筐似的,说话做事都非常费力。过了半个小时,又过了半个小时,刘氏才认真地思忖了半天,都走到这田地了,没有退路了。当保姆是姆,当老母也是母。要能和儿子在一起,能抱上大孙子,当保姆就当个保姆吧。谁让自己没钱了呢?就让儿子带她往家里去吧。至于车上的东西,已经撒了个大谎,也不在乎一个小谎,说是张磊托人从乡下买来的。
作者简介:宋巧敏,家住宜阳县张坞镇张坞村,是张坞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是个平凡而又实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