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换西瓜
孙二妮
还在我上学的那些年,每到夏天麦换西瓜在农村特别流行。
“麦换西瓜了,一斤换一斤,换哩晚了没有了。”午休后的庄户人睡眼惺忪中被这响亮的吆喝声惊醒,不一会,鸡鸣狗叫小孩闹,不大的小村庄顿时热闹起来。
坐在大门外巷道里打盹的奶奶努力睁开昏花的双眼,她旁边低头睡得正香的邻居二奶也忽然直起弯腰,猛摇几下蒲扇。
这时,父亲拎着装有小麦的化肥袋子走出院门。
“少换点啊,西瓜是水汽东西,恁些麦磨成面蒸成馍够吃好几顿哩,白多浪费啊!”奶奶及时开了口。
“馍是馍味,西瓜是西瓜味,吃了就不叫浪费。”这是每次麦换西瓜时奶奶和父亲的老生常谈。
我家的巷道不长,年纪大的就数奶奶和二奶奶了。夏天吃饭、唠家常、午休、打瞌睡在巷道里已成了习惯,林林总总的村里村外“小道消息”也在她俩说话期间交换意见,汇总完成。
父亲瓜还没换回来,奶奶和二奶奶讨论后的意见一致:干的换湿的不值,有点浪费。
父亲把一个换回来的西瓜切成好多块,让我喊奶奶吃的时候给二奶拿两块。当然过不了多久,二奶做点啥好吃的了也非让奶奶吃一点。
奶奶总说她没牙啃西瓜吃力,她吃得很少,她喜欢看着孙子孙女们吃,也会提醒我们把瓜啃干净点,碰到她那爱怜的眼神,已懂事的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有一天,奶奶和二奶在说话时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西瓜皮可以炒菜吃,村里很多人家在吃,吃了解暑又利尿。
奶奶正心疼换西瓜的小麦,这下解了她心里的一点忧伤,下午吃西瓜,晚上炒西瓜皮。
吃晚饭时,我看到二奶奶也炒了西瓜皮当菜,要说有啥不同的地方,就是放的葱花多少而已。
西瓜皮炒菜吃的那阵风很快刮过去了,奶奶也走了。
现在想想,奶奶也喜欢吃西瓜,她不舍得吃,她心疼粮食,心疼儿孙,苦自己,迁就这个世界,到了吃西瓜自由的时候,她却永远吃不到了。
如果她活到现在,我一定想办法让她在夏天美美地吃这一年一季的西瓜,告诉她这人间的饭吃一次少一次,吃了就不是浪费。
作者简介:孙明惠,又名孙二妮,河南省南阳唐河县人,喜欢文字,用文字与文学朋友铺就友谊的桥梁,让人生平添一份淡定和从容,驼峰文学首席作家。
读者:田园知秋,退休教师。以声绘诗文,用心爱生活。
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田园知秋的读书空间。读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增慧,涵养正气,塑造品格。所选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将尽快删除。天气暑热,请朋友们注意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