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与友人张大(化名)、肖猛教授、钟涛军先生,携内人驱车前往武功山·葛仙观。在武功山山门右侧龙王潭村山尖,天地之交,即是湘赣驰名的“葛仙观”之正位。
葛仙观恰逢湘赣两省边界茶陵县、攸县、衡东县……等六县七十二章会第n批次299人盛大的章会活动。
我第一次见到道观烧架香。这是道家高规格祭祀之仪式。接待我们的三乐道长向我们介绍了这种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烧架香”是流传于茶攸边界地域,各寺庙唱章中的一坛法事, 即其中的一个环节。唱章是一个寺庙,在本地域广大信士中抽签定下来的负责人,称几号香手。并由香一和最尾一位数香手负责组织下届唱章的全部活动,各香手自发筹资数万元的资金用于唱章所有开支。唱章一般唱五至七天,最长可唱十一至十五天,法律人员7-9人,法事每天约5坛左右。
唱章开始前必须先架好架香,采用生杂树:枫树,檀香木、腊树、柏树、梓树等5种树木架成,这五种树木在农村干了都很难烧燃,而这全是生的,传说“烧架香”要有一定功夫才能烧燃。架香地脚材料长度为5.5尺,总高度3丈3尺,底宽上窄,整个架香要近4立方米的材料。至唱章第5天早晨7点钟开始烧架香。首先在架香前设有祭坛、香案、祭品等,由道士身穿法衣在香案前做一坛法事,鼓乐喧天,所有信仰人士每人手持一根点燃的香,个个伏地面向架香磕头朝拜,这坛法事近半个小时,道士首先宣读告文,即告天文书,念完后焚烧告文,最后由一名专业艺人,脚穿一双新布鞋,爬上架香顶端,点燃架香从上往下烧,一般一天一夜可以烧完,也可烧三天三夜,主要根据材料的多少决定。“烧架香”是集工艺、音乐、祭祀、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由老百姓自发组成,一年一小烧,三年一大烧,其目的是广大信仰者向上苍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家庭平安、人寿年丰,驱除邪魔瘟疫,寄托希望的独特信仰文化。
传说中的烧高香,这次也有幸见证。
高香是一种比普通香体积大、长度长、燃烧时间长的香,通常用于祭祀、祈愿、感恩等宗教或民间仪式。高香的烧法和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天地神明、先祖亲人、生命宇宙的敬畏、缅怀和感悟。
这次信士烧高香,是还愿和感恩。二百户章友中,共有27位后人于今年考上清北等知名学府,家人如中状元般欢庆。信士们坚信是神灵保佑,故而烧高香还愿。
许多道教故事,三乐道长一一向我们作了讲授。
葛仙观历经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千百载沧海桑田。见证了陈霸先武功山平定侯景之乱。见证了陈毅元帅游击武功山不死封神。我在问,武功山宗界为何对陈姓如此厚爱?……历史大繁复,电光火石之间已越千百年!不才赠诗两句:
湘赣武功无边界 南陈道场有葛仙!
午餐与湖南远道来的信士们共进。
三乐道长还给我们赠送了精美的道观纪念品。
我和张大还有幸获得金符一道。
同行的肖猛教授诗兴大发,复制收官,或为千古绝唱也有可能。
《咏武功山葛仙观》
萧郎
武功峻岭入云端,葛仙道观立龙潭。
晨钟暮鼓醒尘世,青烟缭绕连天南。
丹炉香烬道心守,经阁书香智慧传。
仙风拂面尘嚣远,灵境清幽岁月玄。
————
作者简介:陈明杰,安源人,红色后人。曾在粤赣两省为香港恒泰陈泰、深圳新一佳李彬兰、赣粤高速曾总等知名企业家连续操盘反黑十余年,完胜。获得过深圳何景涣局长、江西浦日新厅长的亲自接见和嘉奖。摄影家、作家。品质级影视作品多为红色正能量题材。成为全网发布量最多的个人影视片出品人。作品《梦回铜驼》作为世界客联对外官宣品,在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