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难 别
—走进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核心区察右中旗 “北疆文化之旅”见闻
文/刘忠
应《金融文坛》杂志社的邀请,7月14日踏上了察右中旗“北疆文化之旅”,先从家乡向西南方向一路坐汽车、动车到达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一下车,杂志社及察右中旗旗委的有关人员在站台旁等候,倍感亲切,一路上旅途的劳累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从呼市到察右中旗,我们坐着中巴车一路向北行驶在宽敞的国道上,车上同行的金融作家协会的老师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一路上欢歌笑语。从车窗外看到一望无际、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漫山遍野的大风车有规律地转动着。雨停后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彩虹,老师们激动无比,开车师傅马上停下车来,爱好摄影的老师们纷纷下车,用相机、手机拍下了这一美丽大草原难得的自然景观。120多公里的行程不觉得就到了。然后到了住地宾馆,杂志社及旗委宣传部的领导早早地在宾馆一楼大厅等着我们,他们的安排非常周到热情,由于老师们都是长途跋涉,一路上比较劳累。到餐厅吃完自助晚餐,当天就没安排什么活动,让大家各自回到房间早早地休息。周到、体贴、细致入微的服务,顿感是一家人了!
15日早晨,天空中下着细雨,吃完早餐,旗委的两辆中巴车载着我们,在旗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和同事的陪同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绥中抗日战争纪念馆》。为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8月20日,在察右中旗乌兰苏木巴日嘎斯太嘎查举行了绥中抗战纪念馆开馆的揭匾仪式。绥中地区是大青山抗日战争中的坚强堡垒,著名的陶林战役就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打响。这里的各族群众倾注家产和生命为革命付出流血和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接着又参观了中国最大的低温油浴“嘟嘟薯”品牌薯条生产加工基地。蒙薯食品是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设立的子公司,该公司依托母公司民丰种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围绕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战略布局。蒙薯食品投巨资,致力于建设国内水平最高、产量最大的低温薯条企业,通过整合当地优质马铃薯资源,为乌兰察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赋能。蒙薯食品依托专业育种、规模化种植、高标准高质量加工厂、世界领先工厂设备、优质产品销售服务于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以及庞大的仓储运输、完善的冷冻链和污水处理设施、精英人才引进等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打造优势产业,从而实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下午驱车前往辉腾锡勒草原准备观光采风,突然天气聚变,大雨倾盆而下,室外草原观光无法进行,有关领导临时决定,大家一起在蒙古包剧场观看了大型室内情景剧《相会敖包》。相会敖包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展现了草原儿女纯情的爱情与幸福多彩的游牧生活。就是以两位草原青年男女从相识、相恋、相爱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游客展现了这一文化内涵。相会敖包不仅是一个地点或一个事件,它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象征。通过具体的爱情故事和文化活动,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剧场骆驼、马、牛、羊等动物悉数登场,场面非常震撼壮观。
16日上午,大家统一乘车前往乌素图镇红胡萝卜种植基地采风。我们到了一大片长势喜人的胡萝卜地边,镇领导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红胡萝卜的情况。乌兰察布察右中旗万亩红胡萝卜种植,使用无纺布膜进行种植,种的是改良品种,乌素图镇红胡萝卜,从1994年开始种植至今,经过30年的历程,逐渐形成了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受乌素图镇当地清洁无污染的土、水、气候等环境的影响,红胡萝卜呈肉脆根长圆柱形、表皮呈红色、色泽鲜亮、光滑、味道甘甜、风味浓郁,深受百姓喜爱。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江浙及港澳等地。今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亩产5吨,是农牧民致富的好帮手。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志愿服务国旗班,这是察右中旗又一张靓丽的名片,是全国旗县独一家的。讲解员给我们介绍:志愿服务国旗班的战士们都是来自全旗各机关单位的退役军人,他们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日挤时间参加训练,不定时地去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学习培训,对标专业仪仗队标准动作,不断磨炼,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了许多大型活动和赛事的升旗任务。他们以传播国旗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用实际行动传播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了“草原上的志愿国旗班”名片。也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察右中旗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
中午时分,又参观了旗里比较大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梼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敖包相会》这首歌曲首次出现在1953年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敖包相会》才得以进入大雅之堂演唱,成为经典的爱情歌曲,目前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传唱。正如本次来的一位南方老师说的,唱了许多年《敖包相会》,原来以为是蒙古包呢,直到今天才看到了敖包的真容,我也感同身受!
下午一行人驱车到了著名的旅游景点黄花沟,黄花沟是辉腾锡勒草原中的一个自然景点,位于察右中旗中南部,属于阴山山脉的一处高山草甸草原,被誉为“天堂草原,清凉乐园”,是世界上保持最完好的三大高山草甸草原之一。黄花沟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拥有壮丽的黄花沟岩石地貌和奇特的地质景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走进黄花沟,开始是坐高空缆车,两人一组下去的,哇塞,这里一望无际,绿茵如毯,草茂林枫,五颜六色的各种鲜花竞相绽放。一行的女老师们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少女,在草甸上尽情撒野,一会儿站、一会儿坐、一会儿躺、一会儿跑……拍了无数张各种姿态的相片,唱歌跳舞,看着风车转,听着风车响,顿觉神清气爽,心情开朗。大家在黄花沟里边走边玩、边欣赏着美景……下去时坐高空缆车,然后坐马车、观光车、越野车,上来时坐着“和谐号”的小火车,坐各种车的感觉就会让你心旷神怡。由于黄花沟夏季特别凉爽,故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最佳避暑胜地。
察右中旗,位于乌兰察布市中部,总面积4190.2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个苏木和1个园区管委会,户籍人口19.9万人,常住人口8.6万人。到2020年3月,察右中旗正式退出全国贫困县序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察右中旗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草原避暑之都、清洁能源之都、燕麦之都和红萝卜之乡—“三都一乡”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真正将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中共察右中旗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上,察右中旗一定会走在同等条件下的旗县前列。
察右中旗,各族人民幸福和谐地生活在这片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上,热情好客,奋力拼搏。正如腾格尔《天堂》中唱的那样:“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第一次踏上这片圣洁的土地,尽管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美人、美景、美食,美轮美奂,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但愿重逢,相会敖包,情难别……
刘忠,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杂志顾问、当代新文学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在各级报刊、杂志及各大知名网站上发表作品若干,征文比赛屡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