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雨露润家园
全 兴
3月13日,我开启了新年的第一次远行,一次近距离的远行,一次短时间近距离的远行-----一个下午的时间,寻找慈与爱同频、善与家共振之源的实地采风活动。
由市作协和市慈善总会组织的幸福家园助力工程采风活动,我和舞笛先生与市慈善总会程秘书长等人一起到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进行实地采风活动,虽然时间很短,就一个下午,可也是一次远行,只为探寻慈善大爱的阳光雨露是如何滋润幸福家园的,只为寻找渐行渐远的乡愁是怎么被爱拉回来了。
1
这次曹镇乡的幸福家园之行,何曾不是一次“吾心安处是故乡”的探亲。
一路望闻问切,乡村的巨变,让人惊叹不已,我也没有想到,这个旨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基层治理的平台型项目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还有这样的效应。
当爱心善心与热心真心打动民心,鼓舞人心时,这次采风活动的所看到的变化,特别是似曾相识的一件件旧物件、老古董,唤醒了我的乡愁,“吾心安处是故乡”,幸福家园慈善助力还能让我留住回忆,找回乡愁,这是我的一种别样的收获。
2
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我在曹镇乡杨西村的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楼外的广场上,我无意间看到一座不高的捐赠碑,上面写有碑文,碑文后有捐款人员的名单及对应的捐款金额,捐款名单后还有捐建人员及捐建物的名称。
碑文让我驻足颂读。
“千年古村,曹镇杨西,初居沙河之滨,徙于白龟之畔,民风淳厚,杰人贤集,水韵稻香,钟灵毓秀。同乡扶持之风盛行,唯人居环境,晴扬尘土,雨雪泥行,村民生活不便,物商往来不畅。修路通衢,改善环境,振兴乡村,民心所向。壬寅年夏,乡贤倡盛举,区乡共襄助,村民李广增等贤人志士,立弘志,捐钱物,尽其所能,更有客乡游子、忠贤、志云诸位,心系故乡,鼎力相助,众志成城,夙愿终成。《征调曲》中有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情其源。感念诸君,群策群力,开济人之盛事,振兴乡村,利永世之良图。是故,我辈当录其名,铭其功,显其志,彰其德。谨勒石为碑,以纪功德。”
我细数有144人把爱变现,捐赠金额从最少的50元到最多的6.2万元不等,共45万元。加上全村在九九公益平台的捐款53万元,杨西村的总捐赠金额达98万元。
这块碑文后面还单列李亚超花费20.1万元捐助新建的一座牌坊和张平和对村部和广场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
据慈善总会负责幸福家园助力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正是乡村父老乡亲的爱心与慈善总会的爱心共同激荡,给幸福家园项目建设注入了活力,使慈善大爱又一次产生倍增效应。使乡村发生蝶变。
我在这座用善和爱浇铸的捐赠碑座前沉思,慈善并不一定非要大灾大难,也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真爱不分大小,也没有先后,只要奉献出来,汇集在一起,就一定能产生出无以言表的情愫,并共振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古往今来,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者不计其数,这座碑,并不高大,在我心里,它就是一座乡村巨变的丰碑,更是慈善大爱的丰碑。我曾经唱过《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歌声里走出来,今天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奉献出的爱,使乡村变成了幸福的家园,这样的碑,这样的歌,朴实而又亲切。
作为慈善公益助力省市试点村之一的杨西村,位于曹镇乡中部,居白龟山水库东南岸,北接顺坝路,登上大坝,可望一碧万顷的白龟湖水,能远眺连绵的平顶山,其乐何极;南通苗张路,交通便利。走向远方,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短短两年的时间,发生了令人瞩目的世变。细究就会发现,这种巨变的背后,既有老支部的率先垂范,又有每位村民的自觉行动;既有真金白银的现金,也有实物的捐建;既有九九公益平台线上的参与,又有平台外线下的争相捐助;既有现有村民的全力自助,也有社会力量的鼎力相助。善举在这里形成了同频,大爱在这里形成了新合力。
不仅如此,善爱在这里又得到的共鸣。上海益宏集团向杨西村捐资200万元,对村内一处9300余平方米的低洼地进行改造,捐建党群综合服务站。
走出杨西村,从曹镇乡回来,我在思考,银行有一个货币乘数效应,幸福家园中的慈善助力何尝不是爱的倍增效应?
是的,在杨西村不仅有捐助纪念碑,还有益宏集团捐建的党群服务中心的工程项目介绍,更能在广场上看到一个个健身器材,还有他们与腾讯公益基金的交流活动横幅,无不共奏慈爱与幸福的交响曲。
我在感叹,当慈善的爱心、村民对家乡的挚心、党员的初心、社会的热心、建设者的良心在幸福家园里同步共振时,我们不仅能以爱唤心,还能以心唤心,如此幸福家园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采风归来,乘兴回到家,我有感而发,填词《行香子》一首。
行香子•慈善助力幸福家园活动采风随感
秀水缠乡。大路穿庄。
又春风、湖岸风光。
甲辰胜景,春色扶匡。
醉桃初红,杏初白,柳初扬。
幸福安康。爱善领航。
入瑶池、携梦徜徉。
秀英男女,意气轩昂。
慨青年创,老年乐,少年强。
(注:词林正韵、秦观体)
3
这次采风活动,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感,从曹镇乡政府出来,就直奔杨西村,接着看谢庄村,虽然时间紧张,最后还是把秦庄村看完。匆匆而来,意犹未尽。
尽管时间很短,可在杨西村和谢庄村有了意外收获,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杨西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纪念室里看到了一位名叫赵毛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他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还有老村民兵营长朱应中的简历;在谢庄村的荣誉墙上看到一位名叫杨春华的排长从军的事迹。
我这次采风,同时也在探寻着幸福家园慈善助力为何如此给力。朱熹曾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慈善助力的加持下,幸福家园也在向深层推进,他们不断挖掘我们最可爱的人的这个群体的努力值得点赞。
当大慈善与牺牲奉献保家卫国的大爱结合时,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使幸福家园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当慈善助力让功臣们从幸福园里一个个进入们视野的时候,这样的幸福家园的厚重感会更有分量。
感慨慈善助力幸福家园给我的特别感悟,填词以志之。
凤衔杯•慈善助力幸福家园活动
家园幸福爱开航。
助推时、慈善冲浪。
你赠他捐我献、不彷徨。
同激荡、慨而慷。
蓝图绘,向康庄。
旧貌新颜着时装。
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慈爱播、佑家邦。
(注:词林正韵、杜安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