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枣园、杨家岭游记

延安枣园

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枣园伟人像
1947年2月,经叶剑英介绍,刘少奇和王光美在此地结婚。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开始陆续依照原貌维修。现枣园旧址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交通方便,终年游客不断。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枣园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园内原有几排窑洞和一些果树,1942年后陆续修建了几栋“品”字形小洋房,还在山上修了几十孔土窑洞,栽种了一些果树和花草。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这里,社会部搬住后沟。1943年至1947中央书记处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这里现保存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彭德怀等人旧居和书记处小礼堂。1947年2月国民党侵占延安后,一些建筑遭到破坏,解放后按其原貌进行了修复。在枣园后沟口有《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召集的会议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6年12月,杨家岭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杨家岭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主编:王恩祥
指挥:田正海
导游:田秀山
审核:郑守生
济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
二零二四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