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大浪】其二山东乳山海边见大浪偶得
翠柳
歌喉展放震声隆,
泼墨挥毫绘岭崇。
不见潮头才卷起,
千峰浪涌气如洪。
赏析:
【咏大浪】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东乳山海边偶遇大浪时即兴而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与作者的豪情壮志。
“歌喉展放震声隆”:诗人以“歌喉展放”比喻海浪的轰鸣,将无形的海浪声具象化为有形的歌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浪汹涌澎湃、震耳欲聋的壮观景象。这里的“震声隆”不仅描绘了海浪的声音之大,更暗含了海浪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阻挡之势。
“泼墨挥毫绘岭崇”: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海浪拍打岸边、翻卷而上的场景比作画家泼墨挥毫,在天地间绘制出一幅幅崇山峻岭的画卷。这里的“绘岭崇”既是对海浪形态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海浪力量与美的赞美,展现了海浪在塑造自然景观方面的巨大作用。
“不见潮头才卷起”:此句略带转折,表面上看似在说尚未看到潮头完全卷起,实则是在蓄势待发,为下句的高潮做铺垫。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期待心理,让人不禁想象接下来的海浪会如何更加汹涌澎湃。
“千峰浪涌气如洪”: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诗人以“千峰浪涌”形容海浪之多、之大、之猛,仿佛有无数座山峰在海上涌动。而“气如洪”则进一步强调了海浪的气势磅礴、不可一世,将海浪的力量与美感推向了极致。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浪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海浪的声、形、势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艺术境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豪情壮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充沛、意境深远。诗人在描绘大浪时,既注重了细节的刻画,又把握住了整体的气势;既展现了大浪的壮美与力量,又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整首诗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海浪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铺垫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还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