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之 道
文/赵军
故事很短,微缩起来可以说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个小小波浪,故事也很长,里面包含了太多你侬我侬,爱恨情仇和对道德,人文文化的批判、注解。用小说里面的一句话讲,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能包容所有罪恶、阴谋、眼泪,世界又太小,小到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
电视剧改编自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是一位特别有思想的作家。她对人性的剖析独到而又犀利。
故事的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旅居德国的金融大佬。多年的国外生活影响着他对人性的认知和传统文化的理解。用他的话说有一种藏于骨子里的自卑感。在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后,他选择了退出。在女助理肖亚文的安排下回国,搬到了古城济南“隐居”下来。
肖亚文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把自己的上司安排到闺蜜芮小丹所在的城市。一方面芮的身份是警察,身份人品都很可靠。相对于北上广那种热闹的大都市也符合老板要求,他想清净清净。 然而,之后发生的事真是曲曲折折,满城风雨。
芮小丹偶然一次到访丁的家中,被一首唱片“天国的女儿”深深吸引。其实不只是她,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首曲子。慢慢的她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她想了解眼前的丁先生想悟透人性。在以后的时间里,丁帮助她审讯死刑犯,帮好友解决职位问题。。。以至于到后来他们确定恋爱关系后,芮小丹大胆的寻求丁元英可以帮所谓的音响发烧友“扶贫”。其实丁并不是太愿意,从那首诗中可以看出他的无奈。“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他明白社会规律,明白只能以一种“杀富济贫”的方式扶贫。
丁元英对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理解很透彻,他明白一切事物都会遵循天道规律。用他的话说,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所以所谓扶贫也是让底层的人扒着井沿看一下自己的“未来”,能不能把握住还是看自己的理解能力,其实就是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不来。不是你自己想到悟到做到的,别人给了你你也拿不住。就像谚语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长记性。
丁给别人设的局,让那些人都按着他的思路往陷阱里跳。并不是他多精明,而是贪婪的人性使然。他不是禅师,却洞察因果轮回,缘聚缘散。贪小便宜的往往吃大亏,知进退的常有好的收获。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求修成佛,只求能站在佛家的门槛念一声阿弥陀佛即为圆满。
实际上人之所以会痛苦,往往是求而不得心生痛楚。而这种感觉是错误的,每个人在现实里都有一个定位,没有搞清楚自己位置,自己又做不到。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冒那个险,也就没那个收入。不满足现状,却一时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就产生抱怨。这些都是剧中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共同的特性。不同的人物性格构成了纷繁复杂的所谓传统文化属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等。其中一个字“靠”就是弱势文化的症结所在。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跑。
对于孝的理解,丁元英不同于常人。他的父亲病危,但他首先询问医生治疗的成功率和不治疗的后果。权衡之下,他选择了拔管回家。当然,最后的结果也算比较好的,老爷子仿佛理解儿子,在见了儿子最后一面后安心的驾鹤西游。旁人不禁要问,丁元英作为金融大佬缺那点“救命钱”吗?显然不是!回国后他已经给了家里三十万现金和一台车,在德国被冻结的资金也不止千万。他感觉在医院里抢救、打针输液也不是老人愿意的,岁数大了受那个罪还落不到好的结局。用现在的话来说,浪费医疗资源。其实反过来说,如果他父亲还活着,他会尽力而为让老爷子过得更好。
至于芮小丹的死,在故事开头已经预见。丁元英对事情的发展了然于胸,但又做不了什么。他只能等着,期待好的事情发生。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心灵鸡汤---你只管努力去做,剩下的交给时间。
对于“命运”的理解,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丁元英、芮小丹的命好,刘冰、叶晓明的命苦?在相等机会下,谁又能抓住并改变命运?其实也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看,命即是生命,是命里注定,知天命,当自己叹息我的命好苦啊,你又可否想明白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到底是这个乾坤错了还是你自己错了。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规矩,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办好事。一味地追求完美,想达到自己设定的不切实际目的,适得其反。命是父母给的,是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续,我们改变不了以前,只能改变自我。运,可以理解为运气,时运,运筹帷幄。命里有时终须有,顺其自然或许更好。运气这东西说不准,但运气总不会一直差。当机会来临,想时来运转还要看自己怎么运筹帷幄,不然也会错失良机。
人生苦短,总会苦一阵子。知足常乐,你拥有的很多是别人没有的。我是无神论者,但我也相信神不会不请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你就是自己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