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北大
北大于我是象牙塔般的存在,我在心中无数次的景仰这座神圣的殿堂,恰逢女儿毕业典礼,得以邂逅多年来神往的北大。
2013年6月来北理工附中学习曾去过一次北大。我们一行人忙完听课,讨论等相关的任务时,已是下午5点多,担心晚了门卫不让进,大家便决定放弃6点的晚饭,到时已近六点。门卫们拒绝我们进园,恰好其中一门卫听出我们的口音,一攀谈竟是老乡!"世界并不大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倒不见得,他一摆手,我们欣喜若狂:还是老乡亲,顺利入关了哦!那次去北大只是走马观花,毕竟天色向晚,我们还得返回北理工附中。我清楚地记得,那个点正好学生吃饭。路过一阶梯教室时,我不由自主地进去了,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我堂而皇之地坐在第一排。那几个学生也不诧异,只顾埋头学习,坐了几分钟,担心众学生们吃完饭回教室自习时耻笑,我便赶紧溜之大吉。匆匆拍了几张照就返回了北理工附中。
再提起那次去北大的事,对于冒充北大生,女儿咯咯笑了一阵,说:妈,你有北大情结呢,考北大研吧!身旁的孩子爸也笑说:''能行,你爱好写作,考中文硕士!"我听着心里美滋滋的,忙说:"你父女俩别开涮我了,天方夜谭的事!"一家三口开着玩笑,不知不觉已到了北大校门,有女儿的学生证这张通行证,我们畅通无阻!
北京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一百年的沧桑淬炼了这所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又有多少伟人曾在这所大学成长: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朱自清,鲁迅等,他们曾是中国的中流砥柱!而今,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又让世界再次对北大刮目相看!北大的毕业生是各行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勿庸置疑,北大是中国的哈佛!
北大校园原称燕园,毗邻圆明园,颐和园。·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和假山怪石,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湖光塔影,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北大校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园林的秀丽特色,可谓集江南山水园林精神之大成而自成一格。如此叹为观止的景致佐以全国的精英人才,自然是珠联壁合,相得益彰!
七月初的北京还不是太炎热,阳光正好,偶有凉风拂过,令人神清气爽。一走进校园我的眼已经不够用了。这分明是一座盖世的园林:古朴幽雅,诗意盎然!我想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亦不过如此!
园内多为古色古香的建筑 。 亭台楼 阁,飞檐红瓦,雕梁画柱,独具匠心。流连于如此美丽的校园,我的心也仿佛年轻了许多。看惯了一些大学的现代建筑,才发现越是古老的东西越是珍藏了许多不朽的历史,承载了前赴后继的使命!这大概是北大与众不同的地方。肩负使命,继往开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便是北大。
走着走着,便发现前面是一大型体育馆,女儿介绍说,这是邱德拔体育馆。站在平地上仰视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传统造型“中国脊”伸展两翼,与百年燕园建筑一脉传承,外立面呈框架状矗立的混凝土板,设计典雅大方;若是俯瞰,却发现屋顶另有一番天地:中央突出的透明球体配上两条旋转屋脊,动感乒乓球呼之欲出。这一由新加坡华人捐的体育馆体现了北大人肩负国家,民族使命的精神风貌。邱德拔体育馆无疑是北大人胸怀祖国,孜孜奋进的象征
漫步在绿植遮天的林荫大道,天空湛蓝得令人欣喜,白云如棉絮般铺展着,缓缓游走。迎面而来的是三三两两毕业季的学生们和他们的父母。他们都乐不可支地到处留影,眼眸里满是骄傲和满足。
北大最标志性的景观是未名湖和博雅塔。久负盛名的未名湖更是有一种神圣而诗意的味道。未走近它便有着孩子般的迫切!当你置身湖边
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未名湖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万千星辰,发出瞬息万变的光芒,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年因众说纷纭,钱穆教授拍板为"未名湖"。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难怪有诗曰: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湖底
灵魂们都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未名湖滋养了多少 思想,精神自由而睿智的学者,他们曾引领国人抵抗侵略,为共和国身先士卒,成为中国近代史中不可磨灭的丰碑。
未名湖有许多景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翻尾石鱼。湖上,人们也会注意到与搁浅石舫基座相邻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翻尾石鱼,它原本是圆明园的遗物,1930年,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们把它买了回来作为敬献给母校的礼物,从此圆明园中的石鱼便畅游到未名湖中,腾跃于水面,曲尽其美态。
静静伫立湖边,会呈现一幅幅画面:他们曾经出入的楼阁、曾经休憩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还有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沧桑、曾有的精神和激情,也许这园中最大的魅力,正来自于一种深厚博大的人文底蕴。
" 融融未名湖,巍巍博雅塔"是北大莘莘学子们对母校深情的写照。博雅在古拉丁文的意思是适合自由人,自由人乃是政治和社会各行业的精英。北大人不负众望,肩负使命,前赴后继。博雅塔其实是个水塔。在建筑上巧夺天工,兼实用与艺术美于一体,不得不惊叹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塔身纹理精致,你更慨叹:此乃神来之笔!博雅塔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未名湖中,更觉美仑美奂!博雅塔前求博雅,未名湖畔誓闻名。这或许即是北大人的情怀!
漫步于亭台楼榭园林式的燕园,心似莲花般幽幽盛开。燕园有一个别致的草坪,听说叫静园草坪。午后,阳光洒满草坪,显得流光溢彩。毕业季,有许多北大学子结伴合影留念!看着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仿佛觉得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毕竟青春年华是令人艳羡的,更何况是在如此美的最高学府书写青春。步入如绿色地毯般的草坪,欣赏着满眼的绿,心情可以完全放松,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在校园中漫步,常常会被绿色包围,路两旁的楼体被爬山虎覆盖着,藉着光的黄绿色让人莫名的感动,那是春天的色彩哦!看着三三两两穿学士,硕士,博士服的学生走过,顿觉春光仍在。
草坪两侧即是六院。几个院落都是红门,红窗,且绿藤爬满墙壁,被绿色掩映的六院,更显得庭院深深,颇具神秘莫测的味道。六院据说先前是学生与老师的宿舍,以前师生共同做菜,进餐,相当融洽,而今是文学院所在。天色已近黄昏,偶尔有学生出来!想进去一探究竟,门口一牌子,便禁止了外人进入。于是无比怅惘地在那古色古香,玲珑别致的院落前留个影,算是对热爱文学,景仰这个唯美园子的自己作个心灵的慰藉!哦!我曾来过这个文学的殿堂,也将它藏于心间!
天色向晚!依依不舍地离开北大校园前,仰头看向校门对面威武的建筑,以及渐转深蓝与玫瑰色的天空,突然觉得还得留个影。脚下地面赫然写着:我们毕业了!前方一着毕业服的男生微笑着看向我,似乎问我:你也是北大生吗?我不是北大生,但北大依然在我心中!
作为北大学子,外界的崇拜与自身的光环是次要的,北大生真正该做的不是如何生存,而是怎样为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做多大的贡献!北大精神已浸入北大人的血液,长成了铁铮铮的骨头!这种精神会贯穿北大人的一生!
作者简介:杨晓燕,山西省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今日头条优质情感领域作者,工作之余,喜欢流连于文字,以一颗素心触摸世界,传递真,善,美,常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刊物或网络平台,2018,2019曾获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汉诗铜奖,出版诗歌散文集《风过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