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员拼搏精神看奥运
文/李海华
最近刷视频时,经常刷到中国小将梁小静在国际田径赛场上,她以一人之力挑战六名黑人选手,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和坚韧的毅力。
梁小静是一个年仅22岁的中国田径选手,她参加了100米的比赛。在比赛中,她不仅要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强大对手,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压力。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
在比赛中,梁小静虽然不是最高的选手,也不是最重的选手,但她却是最快的那一个。在起跑的瞬间,她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起跑速度和反应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加速,不断地超越对手,最终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梁小静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中国田径的一次突破。她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田径的潜力和未来。她的毅力和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拼搏精神。
这场比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田径的实力和潜力。梁小静的胜利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出色的天赋,更是因为她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和提高自己的实力。梁小静的胜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运动员在赛场拼搏夺冠总会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怀。
看到梁小静在国际田径比赛,我就想到奥运会。当前,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健儿们正征战奥运赛场,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耀。而在我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举办奥运会,当时一些国人曾经有疑问:认为“举办奥运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花3000亿人民币办奥运值得吗?"当然答案毋庸置疑,那届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夺得了48枚金牌,在各国中名列榜首,极大的振奋了全世界华人的士气。更全面提升了国家的形象,获得了各国人民的交口称誉,这些体育冠军无疑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法国巴黎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奥运赛事。但是奥运会带给我们国人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对我们的人生的激励。奥林匹克,不仅包括竞技体育范畴,更涵盖为全人类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美好向往和情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金牌更宝贵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每个人心中升腾!国运盛,体育兴。我们看到射击运动员山东老乡杜丽,原计划蝉联的女子气步枪金牌花落别家后,杜丽将自己关在北京奥运村里不出门,反思自己的不足,擦干眼泪再次举枪,五天后,在五十米步枪三种姿势比赛中,终于摘得了金牌。捍卫了自己王者的荣誉。这就体现了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在于追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杜丽不气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在志向和目标不能实现时,我们就畏缩不前,度日如年;在处理人事不当,成为人祸后,我们就萎靡不振,独饮苦酒;不能牵手红颜知己后,我们就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其实,按积极人生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冠军,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最优秀的。只是在人生成长发展超越的过程中,许多人失去了激励自己的智慧,变的面目全非,不伦不类了。
“不经三冬寒,怎得梅花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当我们在人生路上,迷惘彷徨,不知所措时,请用奥运精神激励自己,重新迸发激情,再铸人生的辉煌。奥运会的竞技项目教会我们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更鼓励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平庸,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潜能发挥到极限。还教会了我们尊重他人和生活伦理,和蔼的对待他人,积极度过自己的一生。
奥林匹克精神是鼓励人类积极向上的,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只要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不停旋转,人类生生不息,奥运会就会一直举办下去。即使偶尔会因战争等因素暂时中断几年,但危机一过,奥运会的圣火必将重新熊熊燃起,因为人类追求和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健与美,追求普天同庆的价值观永远不会改变!也将会让一代一代的地球村的人类,被奥运赛场的运动员精神和意志所激励,让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为自己的祖国获得荣耀,让祖国为他们的成就而骄傲!
奥运会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心中也升腾起了一股熊熊燃烧的圣火,它必将激励我们拼搏奋进,向着未来的人生旅途昂扬向上,努力奋斗!
李海华,山东临清市人。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临清市作协副秘书长,《当代新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纸业报》《精短小说》《聊城日报》《鲁西诗人》《长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作家文学》《临清周讯》《中国现代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希望》荣获1996鲁西北青年诗人《三等奖》,《长眠在麦田里的母亲》在2018年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荣获散文类二等奖。2019年,被中国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评为十大创作明星。长篇小说《转动的青春岁月》在《山东商报》连载,长篇小说《处处花开》《当代文学连载》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寻梦远方》《乡愁寻根》,出版《圆梦》《转动的青春岁月》《一路向未来》《处处花开》4部长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