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敏老师导读:(知识链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围绕南迦巴瓦峰的一处马蹄形大峡谷,也是世界大峡谷。谷内风光多种多样,可以观看南迦巴瓦、雅江尼洋河、古老村落等等。入围《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峡谷评选,吸引着众多游客们前来观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目前有部分向游客开放,景区内需要乘坐景区运营的车船工具,所以购买套票会比较方便。
西行历藏记(十)7月19日晚上将近11点,我们赶到林拉公路沿线的工布江达县的一个镇子上,找饭馆和旅馆都费了不少周折,最终我们在一个叫金达德勒的旅馆住了下来,三人间100元的标准,条件很一般,但我们急急地就住了进去。
一、高反阻滞了我们的行程倘若有人告诉你,进西藏我们没有遇到一点麻烦,那肯定是假话!
或者是高反的后续作用吧?或者是走过拉萨之后精神变松驰的缘故吧?或者是多日的舟车劳累所致吧?从下午造访牧民家开始,老王和老苗两人的身体重又出现不适的症状。老苗通过吸氧和饮用葡萄糖水,症状缓解明显。可用了同样的方法,老王的情况并未见好转。为安全考虑,我们准备找当地的医生来帮助解决。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当地的公立医院。向路人打听,得知这里的镇卫生院不像内地的乡镇卫生院,安排有夜班。我们只得求助于一个私人诊所,医生诊断说还是因为高原反应。接下来就安排打点滴,三瓶药水下来,老王和陪同他的老苗,一直折腾到凌晨将近两点。
第二天上午九点,待我们起床后,发现天空又下起了中雨。为了稳定病情,大家建议老王上午稍后再打点滴。这样,我们至少这个上午还要在这个藏区小镇继续停留。不过,我们也有了较充裕的做饭时间,中午我们用随身带来的食材,蒸了米饭,炒了肉菜,补充了因连日奔波所失去的体能。
饭后老王接到了一个家人的电话,说要他赶快回去处理关紧家事。我们询问他的意见,老王说:“得回去,不回去不行!”鉴于他的身体状况,我们都不再勉强让他留下来。随即,我们研究了可行的返回方案,最安全快捷的途径就是乘坐飞机了。我们几个人都建议他先乘飞机到西安,然后坐高铁返回洛阳。正是因为这件事,我们才得知附近的林芝就有飞往内地的飞机。下午的时间,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护送老王赶往林芝机场。
林芝的机场位于其下辖的米林县境内,我们花了近三个小时才赶到那里。走近它,我们才对这座“养在深闺中”的高原机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西藏的各机场中,海拔高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米林机场,其海拔是2949米,是相对海拔最低的一个机场。其它的如昌都邦达机场海拔是4334米、拉萨的贡嘎机场、日喀则的和平机场海拔都在3570米。单从海拔这一点讲,米林机场挤身进了国内民用机场前五的位置。虽然它的海拔不及前边提到的几个机场高,但它又有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由于该机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周围都是4000多米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峻岭,每天14点至18点时段风速往往增至27米/秒,远高于一般飞机15米/秒的适航标准。这里的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另外,根据气象资料统计,米林机场全年适航时间累计仅有100天。我们看到老王购买的机票起飞时间是21日上午11点50分,这与资料上介绍的机场只能在上午起落的时段是吻合的。
我们提前与老王作了告别。当车子驶离米林机场的时候,我们剩下的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又都回望了米林机场这个深藏在峡谷中的民用机场。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不仅仅是感受了它特殊的地理地貌,也感叹于广大飞行人员的技高一筹,更感慨于国家发展西藏交通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夜宿大峡谷,枕雅鲁藏布江而卧当我们告别老王以后,车子顺着河谷沿地势向东南方向而下,暮色渐起,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标志却又点亮了我们的双眼,我们沉静的心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前行的车轮似乎也明白了我们的心事,由318国道很快拐上了通往景区的路,欢快地向前飞跑着。经过一段不短的距离,车子在景区门口的位置熄火停车。询问游览事宜,得到的答复是参观的距离不下50公里,门票、观光车票价格不菲。看天色不早,我们决定今晚就露宿景区门口,是否入内参观,待明天再作决定!
我们在停车场的一角,生火做了简单的晚饭,在震耳欲聋的水声中,我们很快结束了吃饭。待我们准备打开帐篷,马上意识到这里的水声太吵了。挪一点,再挪一点……当我们把帐篷搭到停车场对面的那一角时,我们听到的江水声似乎比以前的更响了。是夜,没有风,只有雅鲁藏布江的涛声摇晃着我们的梦,我一直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凌晨三点钟,淅淅沥沥的雨声又来敲击我们的帐篷。这横断山区的雨呀,就像每天端来的洗脸水那么的经常、准时!
这样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在远离中原腹地二千多公里的这样一个所在,枕涛而卧,听雨如琴。这可是雄伟的雅鲁藏布江哟!这可是伟大的青藏高原哟!这个夜晚,我平生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我在自己的心书上记下这时间这地点:公元2024年7月20日夜,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入口处。
作者简介 :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近百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