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又被奥运圣火点燃
年过半百,平淡有余,激情不足,仿佛对一切都无感。
即使对集速度力量于一体的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就连四年一次的奥运圣会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如痴如醉了。
说实在话,当许海峰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奥运夺金旅程后,我情不自禁过;当李宁一人获得四块金牌,我也曾激动万分过;当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我也欢呼雀跃过。
当年90年代的亚运会,伴随着《亚洲雄风》歌曲舞动,与青春一起奔放,是何等的激动;当2008年的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烧时,我也醉美过。
我见证过朱建华跳高不断刷新世界记录,与前苏联的布勃卡一样,却无缘奥运金牌;我也看到过刘翔从神坛跌落,泪洒奥运赛场,亲吻跨栏,遗憾离开的背影,我曾经潸然泪下,至今难忘。
即使是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壮观恢宏场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但凡奥运会有开幕式,我都不会熬夜观看,如同一年一度的春晚一样,不看不遗憾,看了更遗憾,加上东西方的时差和文化差别,基本上是二不态度,不观看,不评论。
这次巴黎奥运会也是如此。从7月27日开始,已经6天了,没查看过奥运金牌榜,对于奥运花絮也是听之任之。
直到2号,与爱人一起偶然观看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郑钦文的单打半决赛,才算是当了一会儿观众。确切地说,是那场比赛吸引了我。
郑钦文的表现无疑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从资格赛到半决赛,她一路过关斩将,展现了惊人的竞技状态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郑钦文没有丝毫畏惧,她以精准的落点控制、灵活的战术变化以及关键时刻的冷静处理,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尊敬。特别是那场半决赛,对阵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巨星,郑钦文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比赛伊始,对手凭借强大的发球和全面的技术占据了上风,但郑钦文并未因此气馁。她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利用对手的失误逐渐缩小分差。在紧张激烈的决胜局中,郑钦文更是凭借一记精彩绝伦的制胜分,一锤定音,赢得了这场意义非凡的胜利,成功挺进决赛!
当我准备欢呼时,一看是半决赛,也许更精彩的比赛在8月3号晚上。若郑钦文一举夺冠,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奥运史上女子网球夺冠第一人,并创下了自己在红土球场上取得了11连胜的新纪录。
相当年,让我们激动万分的李娜也没有进入半决赛。
体育比赛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展现人类的体能、技能和精神力量的极致。在比赛中,运动员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他们的坚韧、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令人钦佩。特别是他在竞技中因充满变数而产生的不确定性,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即使是实力强大的选手或团队也可能在比赛中遭遇意外,这使得比赛充满了悬念和惊喜,特别是双方实力有着巨大反差时爆出的冷门。
还有像足球、网球这样的比赛项目,无论是集体对抗,还是单打比拼,都会因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高超技艺和激烈对抗而引人注目。或为精彩的一球而呐喊,或为一个小小的遗憾而唏嘘,从而在赛场内外产生情感共鸣。
在这场特别的比赛中,郑钦文的精彩表现扣人心弦。
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郑钦文,面对世界一号种子选手,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的斯瓦泰克,红土场23连胜的纪录令人生畏,网友们纷纷表示:“希望郑钦文不要输得太难看”,“斯瓦泰克太强了,郑钦文能赢一盘就算成功”。
第一局,郑钦文就惊艳观众,她凭借强势的发球和精准的落点,完全压制住了斯瓦泰克,以6:2轻松拿下,让人瞠目结舌。
第二盘,对手开始发力,很快取得了4:0的领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比赛将失去悬念的时候,郑钦文又一次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她顶住压力,连追四局,将比分扳平。行动诠释了永不言弃的精神。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斯瓦泰克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再次取得了领先,但郑钦文没有放弃,她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危机,顽强地将比分追平。
最终,郑钦文在关键分的把握上一球定乾坤,以7:5拿下了第二局,从而以2:0战胜了世界第一斯瓦泰克并创造了历史!
这场胜利,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她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中国网球的一座里程碑。
当他取胜抛出球拍的躺地的那一刻,我也被她感动了。
体育比赛中敢于亮剑的精神,就是要不畏强者,敢拼才会赢。
相比于张本智和的霸气和锋芒毕露,显然郑钦文更多的是内敛。
当爱人把张本智和领先二局时的别样自信视频转发给我时,我看了一遍,这位来自于中国的日本籍选手很有日本范儿,在具有日本特色的表达中,显得忘记了中国乒乓王国里的后发制人。也许他没有看当年张继科睡眼朦胧后的奋起直追场景。
“我是一点不激动,我打3:00 10:00我都不会乱,才2:00。”这场四分之一决赛结果,最终中国选手樊振东在0:2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以4:3击败张本智和,晋级四强。止步四强后,他感言:我希望他(樊振东)能收获满意的结果,他如果拿到金牌的话,我今天输得不可惜”,从领先时的不激动,显然他高兴得太早了,到败北后的直率感言,这才是一个运动中该有的样子,也许在未来某场比赛,这位张本智和真的战胜了樊振东,即便3:00领先,他也不会如此这样不激动,会把激动留在最后的获得感言时刻。
相比于郑钦文和张本智和这样敢于在强大对手面前敢拼,不言弃,不说退,虽败犹荣。
但另外一名选手“知难而退”,我们就得表示理解。
在巴黎奥运会女子66公斤级拳击赛中,意大利选手卡里尼仅仅坚持了46秒就选择了退赛。她可不是临阵脱逃,知难而退,真的是一言难尽。
她的对手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哈利夫,一个身高1.8米的"女性"选手。卡里尼在比赛对打时,怀疑哈利夫可能是一名“变性人”!她不得不放弃比赛。这位意大利姑娘本想通过参赛纪念父亲。谁也想不到奥运会赛场上,会出现如此奇葩之事?获胜后的阿尔及利亚选手非常高兴,高高举起了手臂,一点都看不见心虚的模样。而被迫退赛的意大利姑娘只能低头默默哭泣!
比赛中,哈利夫一拳就打掉了卡里尼的护手,接着就打中她的下巴,现场弥漫出血腥的味道!
卡里尼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退赛的原因是对手力量过大,差点就把自己的鼻子打断,她无法承受。
现代版的男性花木兰,谁说男子不好女,还是退赛为好。
每第一届奥运会都有精彩之处,巴黎奥运会的看点远不止这些,我们且看且品,没有了激情的人们,可以从中品出乐趣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