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当成 过路人
~~~~~~~~~
文/程增庄
秋高气爽,树叶飘落得所剩无几,田野里已光秃秃的,一眼望去,野旷天低树,似乎有点凄凉。
那天下午,太阳已偏西慢垂,白光正在向红色演变,在乡镇上班的人们已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甄书记,要出大事了,两个村要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本乡所辖马店村的一位村民急切地说。“为什么”?甄书记顺问一句。报信的村民说:“为了两个村的地界”。甄亮书记一听,眼前即刻泛起了疑云 :这两个村并不属于一个乡管辖,那个南桃村的干部能听我的吗?去现场会出现什么局面?不去现场又会有什么恶果发生? 他在调动大脑的所有细胞,闪电式地思忖着。
早去一分钟,换来的可能是村民的平安;迟去一分钟,等待的可能就是血流成河。甄亮书记不再犹豫,他骑上摩托车飞速地赶到了现场。
两村干部与部分群众各占南北一边,互相对峙,手里分别持有钢锹、长棍、镰刀、挠钩等击打用具,看来双方都是有备而来,要寸土不让,决一死战了。
“这是我村的地,你们敢进一步,就削了你们的脑袋”;“你们纯是胡说,那就是我村的土地,那几棵树都是我村的,你们不退出,就砸烂你们的腿”………。吵吵声中还夹带着一些污言秽语。
短兵相接,大有剑拔弩张之势,一旦开仗,后果不堪设想。
甄亮书记面对现场局面,方寸未乱,他一面给随从来的那名乡干部做了几句交代,要他静观一些人的举动。然后急匆匆地走到两军中间,动情地说:“乡亲们,你们不要冲动,我是东周乡党委书记,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你们就把我当成个过路人,不忍心你们两村为点地边地沿之事打起来,请大家相信,我不会偏趁一方,我将站在中立立场上来解决问题,你们也不要再叫我书记,你们若相信我,我就管一管,若不相信,我就不管。不过,你们要考虑打架的后果,双方都会有损伤,甚至丧命,这灾祸不管落到哪家哪人头上,这都是极其悲哀的”。这时,人群中有稀疏的声音发出:你管管也可以,就看你是不是公正……。“好,那就听我的,双方群众各退后十米,两村干部在西边集合,咱们一起说道说道”,甄亮这个过路人信心十足地说。
两村相邻,村干部都常见面,从私人角度而言,彼此并无怨无恨,只是为了地界的争竞,闹得不可开交,现在坐到了一块儿,虽有心开囗说话却也不好意思,都沉着个脸儿听甄亮书记的开导:你们当干部的不能领着群众干这种打架斗殴之事,虽说是两村之争,但也是人民内部的事儿,不是敌我矛盾。国际间的好多事儿,通过外交途径都能解决,何况我们邻村呢?一个家一个村是和为贵,邻村同样如此。群众在些事上有了看法,我们当干部的要去做思想疏导工作,不要以狭隘的村族情绪去调动民众的仇恨,就今天的事而言,假若打起来了,万一造成伤亡,我们对得起乡亲们吗”?那就犯下了滔天大罪,恐怕一辈子都赋不完……。两村干部低头无语,或许是被甄亮书记的话打动了心。
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这是甄亮书记的一贯风格。他以一个过路人的身份,站在中立立场上,先让双方的支书、主任领着他察看了土地现状,并让各自说出地界线,显然是不一样的,但可以看出,两村主要干部都沒有任意乱来,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基本上都是在一大二公时期所造成的遗留问题。转 完之后,甄亮书记吩咐:有各村主任带一名村民准备挖石界坑;有各村支书带一村民往坑内撒石灰载石桩。
检验甄亮书记公正性和处事智慧的时刻到了,他既考虑到过往的历史背景,又考虑到土地现状的所有,他取各村所认定边界线的中间,用脚趟出一条印迹,然后让两村顺印挖坑栽上了地界标帜物——石桩。
两村群众紧绷着的心总算舒松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边撤离现场边唠叨:这个过路人还真行…
县政府执法组受理此案已达四年之久,年年多次开车分赴两个村,吃了这村吃那村,嘴吃馋了,问题却沒解决,甚至连现场都沒去看过。这次甄亮书记用一个多小时就彻底解决了,使多年的隐患得以清除,给两村干部总算卸下了压在身上的包袱,他们一高兴,非拉着甄亮书记到附近的小饭馆一起吃顿饭,他推辞不过,只好顺从了。
几个人边吃饭边聊,甄亮书记道出了这么几句:贪污是腐败,受贿行贿是腐败,懒政乱政也是腐败,对人民不忠不孝同样是腐败,而且这是主仆位置的错位,是道德上的是非颠倒。人民在呼唤着已远离的儿女们的回归,在盼望着看见儿女们本该有的真面目!
(2024-8-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