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常树荣(蒙古名:其木格),笔名(网名):诗情乐天,女,蒙古族,退休高中语文教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协理事,三门峡市虢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大量诗文发表于报刊网络平台。诗文作品数篇曾获全国征文大赛奖和地市、县各级奖项。近年出书16本。出版了个人诗文集《其木格行吟》。并著有《生命是首歌》等书,还汇编了《文史资料荟萃》等书。
南京参赛故事多
常树荣
引子
南京,我曽两次到过。
第一次到南京,是2018年秋。那是老许送给我的旅游礼物。他说:“我做透析是长久的,总也不能咱俩同时旅游啊。你不是向往华东五市吗?你必须在秋高气爽时自己旅游一趟!”我带着老许下达的任务独游江南八日。跟旅游团圆满完成了扬州、无锡、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双飞八日游。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我的《华东五市加扬州独游散记》里。而今呢,老许不在文章在,虽说文章是游记而已,但也有常读常新之感。老许虽病逝却言犹在耳,那江南胜景也仿佛在眼前……
第二次到南京,正值炎炎夏日。是2024年7月20日至7月24日。本次是参加第三届“福苑杯”全国诗词大奖赛塈南京采风笔会。大雁高飞头雁领,梁婵带咱向前走——与灵宝弘农诗社诗友八人集体获奖,载誉而归。同时又游览了10处景区,又收获了满满的友情。鉴于此,必须写文以记之。
一 弘农诗友八人行
与会弘农诗友共8人,2女6男。居住三门峡者2女1男,居住灵宝者5名男子汉。带队是弘农诗社社长石跃强,打着诗社旗帜集体出发地点是三门峡高铁南站,返程地点也是高铁南站。奖项齐全,正副社长2人均获特等奖,其他人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我本人和另两名诗友同获三等奖(即铜奖)。面对两份荣誉证书和一樽高级奖杯(奖杯上刻字是“常树荣 铜奖”),我充满了感恩之情——感恩主办方梁婵会长的引领,感恩灵宝市作协李亚民主席的引领,感恩弘农诗社社长石跃强老师的引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老师们引领,你个人再爱好诗文创作也没机会在艺术大舞台上绽放才华。所谓绽放才华,其实就是广泛交流。只有广泛交流,才能让作品产生社会效应。
搞《易经》研究的朋友说我从小到老命中注定有文昌星身份的贵人相助,您先别笑出声啊,还真一说一个准——梁婵会长、李亚民主席、石跃强社长都是我文学之路上的贵人。他们在文学之路上微笑着呼唤着我这个蒙古姐,拉着我的手带着我前行。
说到奖品,这份铜奖有份量。这不只是全国级别的,精神层面的,而且还有奖杯其本身重量方面的。因其沉甸甸的,造型高大,坐出租车、高铁火车时怕磕、怕碰、怕挤、怕压,只好单装一个兜子。给它找的伴儿是漂亮的蒙古帽。无独有偶,蒙古帽虽不重,但也不能放到拉竿箱里,它也怕磕、怕碰、怕挤、怕压,也是不易保管的。把这两件物品放一个大兜子里了还不算,我还有其他随身携带物品。这一堆行李,都是同行诗友那7人帮我携带的。跃强、瑞虎、宗强、安民都帮我带拉竿箱,景明、赞峰都帮我拎兜子。我返程时,三门峡张瑞虎弟又安排儿子夜间接站,第一个把我送到家。在南京期间,我和三门峡李雅丽妹住在一个标间,饮食起居、坐车、开会等,她都一直细心地照顾着我。
在南京旅游时,如游牛首山、阅江楼、燕子矶、达摩古洞、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所遇环境需攀登时、光线幽暗时、光影交织变幻时,我真的望而怯步了。遇到这种情况,都是瑞虎弟、跃强弟轻轻地拉着我的手前行,并叮嘱我“常姐,注意脚下!”在此期间,有趣的故事总是有的。像游达摩古洞时,真假芦苇分不清啊。像霓虹闪烁的假芦苇也有,点缀的真芦苇也有。跃强弟说:“常姐,你用手摸摸,这一丛是真芦苇。”我不摸吧,怕错过奇景而遗憾;摸吧,又怕电着自己。到最后,我鼓气勇气,大着胆子一摸——才知果然是真芦苇!其茎叶都肥硕壮实。哈哈哈
同行一路是缘分啊,感谢弘农诗社7位诗友对我南京行程的关照,下次咱再约起来。
二 特邀专访有感言
本次活动安排食宿在南京市华江饭店,即民国楼,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安排旅行社接待采风也是令人十分满意。除此之外,还请媒体专访。本次邀请到的是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来璐。
大家都知道我极有仪式感,本次参会除了每天换一套漂亮裙子外,还在接受专访和参加盛大颁奖典礼、文艺联欢晚会时着蒙古盛装。着这身蒙古盛装,真有惊艳全场的效果,能把精气神显得就是不一样。
主办方提前告知,专访时间给3分钟左右。但是在现场却较宽松,专访时用4分钟、5分钟、6分钟的都用,但是也不显太长,基本上恰到好处。
我虽说没看时间,但估计是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一位南方女诗友在外候场,她告诉我,我从进到出仅3分多钟。再后来,发出现场实录即知,时间正好啊,这个点儿把控得好——3分33秒。三个“3”!
对我的感言,朋友们都夸句句是金句。金句倒不敢当,若说是言由心生、肺腑之言,那倒是真的。已有亲友都整理出若干条了。若不弃朴拙,我现在自己整理出几条,以供咱们茶余饭后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唠个嗑时权且当话题。
常树荣感言要点:
1 呼伦贝尔三门峡,
故乡家乡全兼顾。
2 风风雨雨陪病夫,
烟火人生加诗赋。
3 病夫透析己八年,
成书作品十六部。
4 全国征文获大奖,
发表作品未计数。
5 《古韵悠悠格律美》,
这是树荣专项书。
6 脉搏跳动同时代,
要为社会来服务。
7 诗乃语言之精华,
文质兼美力追求。
8 要做时代代言人,
政治站位有高度。
9 家国情怀都是爱,
感恩珍惜更知足。
10 本次大会鸣号角,
砥砺前行莫停步。
若说是我在特殊家境下边推着轮椅接着丈夫老许做透析、边进行文学创作不容易的话,那么,古今圣贤更不容易,他们都给我树立了楷模,我一心向学便是;如果说这些年不断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么,也不是我略有才情即可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有引路人引领,有同道支持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该做的,写了该写的,如此而此。大作家、大诗人是巨浪,小作家、小诗人是浪花,我只不过是文学海洋中的一滴水珠而已,但我会让这滴水珠同样来折射太阳的光辉。这一点,我还是能做到的。
三 笔会七绝诗六首
下面,我把在南京创作的采风诗作整理出来留念。
南京笔会七绝诗六首
一 中山陵
常树荣
孙文革命为先行,唤起人民照汗青。
领袖长眠风骨在,恢宏气势耀华庭。
二 牛首山
常树荣
佛禅文化看神山,双角牛头岂等闲。
盛世奇观今又是,休闲胜境乐登攀。
三 夫子庙
常树荣
怀思孔子庙堂高,总把诗情化碧涛。
古韵悠悠街巷美,游人在此乐逍遥。
四 秦淮河
常树荣
秦淮此地母亲河,孕育文明典故多。
灌溉交通功绩大,桨声汩汩唱清歌。
五 阅江楼
常树荣
吞霞饮雾阅江楼,细作精工哪可俦。
历史文明多厚重,皇家气派冠神州。
六 咏南京笔会
常树荣
南京笔会赛诗红,异彩千般醉眼瞳。
把酒庭轩佳酿满,金陵紫气贯苍穹。
四 南京歌舞呼伦情
我在2024年7月22日至7月24日赴南京参加全国诗词大赛并获得了铜奖,还在现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来璐的采访。这份殊荣只能是文学之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一个加油站而已,又像一朵云在蓝天上飘过,但是,与诗友们的情缘一结却是永远。
南京故事多,听我说一说。南京故事多,这篇写唱歌。
在参赛老师当中,呼伦贝尔籍的人只有我和明荣老师。明荣老师是呼伦贝尔民族诗词学会的会长。她水平高,人又好。这胖乎乎的可爱的乡妹是一个妇科医生。
我俩在呼伦贝尔时并不认识,这次参会的时候却相见了。最有意思的是本次参赛颁奖会之后的文艺联欢晚会,第一个节目就安排我独唱(清唱)《蓝色的蒙古高原》。这是主办方给了我一个在整台节目中开场子的机会,我着蒙古盛装微笑着走上舞台,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致意。
我一上场唱歌,来自呼伦贝尔的鄂温克族的明荣老师也带着同样的微笑主动上场为我伴舞了。我们两个就像排练过一样,她的优美的舞蹈配着我的歌词,我的歌词又诠释着她的舞蹈。总之,我两个配合、协调得特别好。
“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
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眷恋。
梦里常出现故乡的容颜,
阿妈亲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
当我唱到这第二段的时候,我的声音不由地变了,因为我眼含热泪了。我的心已飞到了魂牵梦绕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场的梁婵会长和在场的很多老师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一首歌能唱哭很多人,这不是我演唱的水平高,而是呼伦贝尔籍的两姐妹一个唱歌,一个伴舞,这氛围太好了啊!乡情,乃人间的特殊的流淌在血脉里的真情,虽然彼此不认识,但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家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已把我们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紧紧连到了一起,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再次感谢来自呼伦贝尔的鄂温克族的乡妹明荣老师。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小故事——弘农诗友张瑞虎弟,是他在我唱歌时跑到主持人身边,悄悄地把我个人情况作简介了。因此在我节目表演完毕,央视特邀主持人来璐姑娘就满怀激情地把我赞美一番。
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张瑞虎弟和可爱的漂亮的主持人来璐姑娘。
有一点需加以说明:我虽然是呼伦贝尔籍,但我是以河南弘农诗社的代表来参赛的,人家明荣老师才是真正的代表呼伦贝尔诗词界来参赛的,呼伦贝尔只来她一个人。因此足以见得她卓尔不群,格律诗词才华非凡!
感谢乡妹明荣,南京歌舞抒乡情……
五 忧思悲愤几景区
本次南京笔会日程安排如下:
7月20日全天报到
7月21日上午、下午游牛首山、阅江楼、晚上游夫子庙、秦淮河
7月22日上午游中山陵,下午央视特邀主持人进行个人专访,晚上举办颁奖典礼和文艺联欢会
(大赛活动圆满结束)
7月23日,河南弘农诗社人员参观总统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
7月24日清晨,弘农诗友游明孝陵,上午,由乡兄常铁平带领游燕子矶、达摩古洞,下午返程。晚上10点到三门峡高铁南站。
回到三门峡后,第二天我把《南京歌舞呼伦情》这篇文章分享了。三门峡的一位文友在群里加了我的微信,他是三门峡的多次受奖的应急救援英雄。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南京工作过三年。到现在他仍然心心念念着在南京的工作与生活。他写了一些怀念南京的诗,都很动人,他说“南京是一座忧郁的城市”。“忧郁”这一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不但非常赞同,并且我认为不只是忧郁,还要加上“悲愤”一词——请见以下相关内容。这是我当时在景区拍照,回家后又手抄的相关内容。
资料一
人类记忆,和平愿景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一场浩劫,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这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
以上是该纪念馆解说词的结语部分。
我看了反映当时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资料时,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同胞的爱让我的心许久不能平静。当看到一些年轻人默默地把鲜花摆放在那里,献给30万遇难的同胞时,我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资料二
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
资料三
李耘生临刑前托人嘱咐章蕴的话:
过去百千斤担子我们俩人挑,现在要你一个人挑了。
回首雨花台畔,
别语匆匆遗愿。
五十易春秋,
日日在肩双担。
双担,双担,未敢白头言倦。
以上资料来源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好像不用再单独列举了。我们知道,明清时候雨花台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为江南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和悼念在此牺牲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教育后人继承先烈遗志,党和政府精心规划和兴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烈士的荡气回肠的狱中诗,有的同志还写有专门给亲爱的女同胞写的诗文。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志士八挫八起旗不倒;仿佛看到了亲密朋友,肝胆相照;仿佛看到了风华少年高唱一曲青春壮歌,仿佛看到了牺牲时年仅16岁的烈士袁咨桐笑靥如花;当然我仿佛更看到了最后斗争破晓曙光,仿佛更看到了三座大山倒于地,五星红旗升入云!
邂逅相遇灵宝文友常铁平兄,另有一篇单写。但在铁平兄带我们9人(包括梁婵会长)游燕子矶和达摩古洞这一项里,再单写游燕子矶。
到了燕子矶眼界大开,我们了解到了朱元璋留下了《燕矶吟》,康熙登临燕子矶,乾隆题咏燕子矶,孙中山考察燕子矶的沿江地区,冯玉祥掘井济民,陶行知创办乡村教育等等。了解到了这些还不算,还了解到了刘亚生烈士的生平。
刘亚生烈士是中共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工干部,曾任第359旅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1946年6月,随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同年8月在陕南不幸被俘。在狱中,刘亚生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岿然不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在1948年年底,刘亚生被国民党反动派身负巨石,自燕子矶头推入长江杀害,时年仅38岁!
面对着墙壁上的宣传资料,我未语泪先流。伫立在燕子矶头,见滚滚长江奔流,见山河入怀,见葱葱茏茏盛夏之景画笔难收。我透过历史波涛,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人民的解放,他们像刘亚生一样,都化作了一朵朵红色的浪花,并且用自己的信仰照亮了民族的希望。
临下楼时,我赶紧把书记为刘亚生烈士的撰文题目拍照: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综上所述,忧郁、悲愤在以上几大景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也是在这几大景区。
奉献映照初心,信仰谱写华章。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定会通过我们代代人的奋斗而实现。
六 南京他乡遇故知
中国古人称“四喜”如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的美食“四喜丸子”中的“四喜”是不是指这“四喜”呢?虽尚未考证,但是在南京“他乡遇故知”真的是人生之喜啊!遇见了河南灵宝籍的常铁平老师!天下共“常”为本家嘛,多年来,我一直称铁平老师为铁平兄,微信备注就两个字:铁兄。
与铁平兄初相见是8年前的夏秋之交,在灵宝。当时共同相见的是他的战友。这位先生转业后在灵宝市公安部门任职。第二次见面就是这次,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盛夏这个炎热的季节,同时喜相逢的是弘农诗社的8位诗友。
铁平兄早已光荣在党50年了,在部队入党。他参军也早,在他18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到部队以后上大学是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任军医几十年。在军队退休后,多年旅居美国纽约。虽在大洋彼岸,但心系祖国,心系家乡,和国内朋友们联系不断。铁平兄为人忠厚谦和,且能诗善文。我曾经给铁平兄在全民K歌里朗诵过他的佳作《怀念与回望》,因诗句中的军旅情怀抒发得真挚,令读者、听众常为之动心动容。铁平兄还特别擅长诗词唱和。你只要是有了原诗,他保证能与你唱和得非常好。铁平兄的诗在质朴中透出典雅,那是因铁平兄读得书多,因而,他的诗里边总是含有典故。在唱和的时候还能够另辟蹊径,有另一番情致和意境。铁平兄还多才多艺呢,像京剧、豫剧、秦腔等,都唱得字正腔圆。另外,还爱好曲艺,如快板、相声等等。
话说本次能够得以在南京相见,是因为铁平兄和王姐姐游燕子矶时铁平兄即兴赋诗并拍风景照。
哈哈哈,我虽然知道北京人在纽约,又知道北京人从纽约回到了北京,但是我不知道北京人在南京啊!见北京人游燕子矶的诗和图片之后,我试问铁平兄在南京否,铁平兄说在南京,我马上说“我也在南京!”在这一问一答中,彼此都充满了惊喜。铁平兄说他第二天上常州,车票已买好,当天返回,待回来再议如何见面,我婉言谢绝了。因为会议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啊,我汇报了行程之后,非常遗憾地说,本次南京不得见了,待以后在灵宝、三门峡一定见。但是铁平兄和王姐姐到底还是从常州回来以后冒着酷暑来到华江饭店看望我和弘农诗友们了。
虽说铁平兄也是弘农诗友,但除我之外都是初相见。在酒店和景区的合影照都把美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王姐姐和铁平兄在常州旅游回南京时特意专给我买了一件名优老字号常州糕点。在我全家人都异口同声说糕点甜软香酥时我还口占一赞美小诗:
“常兄王姐常州行,惦记常门本家情。
常州糕点非常品,赠予常家妹树荣。”
这首即兴小诗最有意思的是每句里都有“常”这一词,接下来,三门峡文友王绵民、姚俊二位贤弟见了也嵌“常”字来唱和,几位未谋面的文友还互相赠诗呢。现敬录如下:
常州糕点
王绵民
常州糕点常兄情,王姐来陪常树荣。
乡情常记永难忘,常将南京当弘农。
常州糕点
姚俊
常姐诗中常有常,因为常字韵味长。
他乡故知常如意,何况俩人都姓常。
常家兄妹南京见,人生邂逅不寻常。
酥饼厚载常家意,留香心头常常香。
王绵民好
常铁平
王家代代逞英豪,绵延千秋步步高。
民心尽随百姓意,好使神州尽舜尧。
七绝•赠常铁平老师
王绵民
常守高风世所夸,铁肩道义宝传家。
平明偏有思乡意,好德品行端似花。
姚俊高义
常铁平
姚期汉将称虎牙,俊杰云台二十八。
高风亮节千古颂,义薄云天后人夸。
这常州糕点迟早能吃光,但漂亮的包装盒不能丢弃。看着它,会时时忆起他乡遇故知,会时时感受到王姐姐、铁平兄馈赠的不只是糕品,更是对常树荣妹妹长长久久的牵念与真真切切的祝福。
您要问王姐姐,是吧。王姐姐是医生,是名门闺秀。她的父亲王昌言先生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是传统剧目《宝莲灯》的作者。端庄优雅的王姐姐本身才艺多,尤其擅长播音、朗诵等。如曾做过电视台大健康主播。与铁平兄晚年幸福,如琴瑟之美。借写此文之机,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二位亲人!
自从知道我和诗友们在南京后,王姐姐和铁平兄就一直为我们操心了。他们晚上还上酒店看我们,还想带我们夜游玄武湖,还抢着时间带我们游燕子矶和达摩古洞。铁平兄还像导游一样给我们讲各处景点儿的精华之所在。当在达摩古洞景区大门口依依惜别的时候,望着铁平兄远去的背影,我又一次热泪盈眶地对诗友们说:“见了铁平兄,咱们就知道了什么是他乡遇故知;见了铁平兄,咱们就知道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兄长仁爱;见了铁平兄,咱们就知道什么是乡情不改;见了铁平兄,咱们就知道什么是真心实意……”
弘农诗友们与我一样怀有同感,一路啧啧称赞着……
人们不期(没约定)而相见叫“邂逅”,那么,与王姐姐、铁平兄的这次南京相见就叫最美的邂逅相遇。有了这第一次邂逅相遇,第二次还会远吗?期待着与王姐姐、铁平兄下次相见。
七 不忍分别迟迟归
在这一篇章里重点写本次大会的组织者梁婵会长。
梁婵,天津滨海大港人。天津日行一善志愿者,天津白血病患者志愿者,天津智障儿童志愿者,甘肃贫困山区儿童助学志愿者,辽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以及遗体捐献志愿者。光担任志愿者就有很多项,不胜枚举。“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这是她的信条。梁婵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天津诗词学会、天津楹联学会会员,中华福苑诗会会长。2017年荣获首届"中原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荣获“金鸡杯”世界爱情诗歌大赛一等奖。2019年夏成功主办首届“福苑杯”全国诗词大赛暨南京采风笔会,2023年春成功主办第二届“福苑杯”全国诗词大赛暨福建采风笔会。2019年被CCTV授予“中国当代杰出女性人物”荣誉称号,2020年被授予“中国公益先锋人物”荣誉称号。她的座右铭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的诗作享誉四海,她的学生、弟子遍布九州。2024年7月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她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多。如果说在南京诗词大赛、采风活动中群星灿烂,那么,她就是最亮的那一颗!
虽然是初相见,梁婵会长却格外厚爱于我,亲切地称呼我为“荣姐姐”。在华江酒店大厅乍一见,梁婵会长就通过照片认出了李雅丽妹妹和我。姐妹三人相拥而笑,当即就留下了二姐妹合影照。
在会议举办的欢迎宴会上,我为梁婵会长唱的歌是藏歌《格桑梅朵》的主题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
“见了你,见了你,
我愿意诉说,你是我的女神,
你是我心中的歌……”
在这里,我借用歌词表达“女神”的含义不但是指梁婵会长德才貌俱佳,而且还包含着她的爱心与诗情胜过草原上盛开的萨日朗花。
我给她唱的第二首歌是临分别之前,我们弘农诗友和梁婵会长共进晚餐时唱的一首歌。当时我唱了《南京之歌》的第一段。歌词如下: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
是可爱的南京古都,
我的家乡。
长虹般的大桥直插云霄,横跨长江,
巍巍的钟山屹立在我的家乡。
要说这《南京之歌》嘛,那是50多年前我就会唱的。是南京下乡知识青年在东北创作的歌。当时是流传的手抄本儿,年轻人偷着抄,偷着唱。这首歌的主题是写南京下乡知识青年在东北怀念美丽的南京,赞美可爱的家乡的歌曲,曲调在优美的旋律中带着忧伤。当时不敢唱啊。因为是禁止唱这样歌曲的。没想到50多年后,我把这首歌唱给了美丽的梁禅会长。我内心赋予了这首歌的新义是:南京笔会,铭记不忘。
在道别晚宴后,梁婵会长与弘农诗友们一遍遍地道别,彼此一次次地握手。她那美丽的大眼睛里写着真诚,流着泪水……
在7月24日,又有感人的故事发生了。铁平兄在我们启程前带领我们抢时间游燕子矶和达摩古洞,并且早早地在燕子矶景区门口等待我们。当时梁婵会长坚持与我们同行,执意陪伴我们。她陪伴我们游燕子矶和达摩古洞时,又不顾自己腿脚肿痛,又延迟一天返程。当我们返程到家报平安时,没想到梁婵会长竟然于夜晚接到通知——南京高铁停运了!孤单单的她只好改为航班,大清晨打车出发奔机场。
重情重义的梁婵会长呀,迟迟归,归迟迟,这深情厚谊就是南京笔会最美的诗!
去年夏天未相识,今年夏天贵相知。
期待着明年夏天相聚,我等着……
结束语
本次活动主办方安排得好——赛事加旅游。
在赛事中让人们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在旅游中又尽揽南京大美风光,并且又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责任感、使命感,这会让诗友们的诗词创作更能铸魂魄,更加有内涵。
参加全国诗词“福苑杯”大奖赛堲南京采风笔会,让我收获满满。不但荣获铜奖,而且还发现了新老师,结识了新诗友。从而更加坚定了勇于担当、不断创作的信念,我将为蓬勃发展的文学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因为参加了本次活动,还收获了友情的快乐。老友新朋相会于南京,友谊的鲜花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以上这些,我都视为生命中的瑰宝,一生珍惜着……
2024年7月28日于河南灵宝
中华福苑诗会顾问:
潘 泓 卢冷夫 黄小甜 武立胜 薛玉忠 胡迎建 星 汉 南广勋 熊东遨 包德珍
《中华福苑流韵》顾问:
孔祥庚: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周 达: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武立胜:中华诗词学会办公司副主任
卢冷夫: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
何 鹤:中华诗词编辑部责编
梁 帆: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胡迎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主 编:梁 婵
执行主编:潘玉启 万俊卿 王炳成 周雪芹
责任主编: 李正光 岳爱莲 李维华 李洪庆 漆章琼 吴斌锋 翟玉霞 石跃强
副主编:王 婷 陈冠雄 贾 存 尹远志 李纪中 李亚丽 刘爱英 石化周
编 委:降 勇 徐济春 王永华 高加强 梁树基 谢 剑 韩文善 翟朋福 李吉伟 李成旭 李贤良 刘岳晴 严裕民 黄力举 潘玉玲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