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庐山,两个诗人,一个前无古人,一个后无来者
一罗培永
夫庐山者,钟灵毓秀,峻岭巍峨。其峰峦叠嶂,云蒸霞蔚,实乃天地之奇观也。而于此灵山胜境,有两位诗人,以其绝世才情,留千古华章。一者为李白,作《望庐山瀑布》;一者乃苏轼,题《题西林壁》。一诗前无古人,一诗后无来者,皆为诗坛之璀璨明珠。
李太白之《望庐山瀑布》,气势磅礴,豪情四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此开篇之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日耀香炉,紫烟袅袅;遥观瀑布,白练悬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想象之奇,笔力之雄,令人叹为观止。飞瀑直泻,何止三千之尺;银河倾落,恍若九霄之悬。此等豪迈之语,前无古人,独步诗坛。
苏子瞻之《题西林壁》,哲思深邃,韵味无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观侧视,岭峰各异;远瞻近瞩,高低有别。对仗精巧,描绘庐山之多面姿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乃点睛之笔,富含哲理。世人不识庐山真容,只因身陷其中。其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后无来者,启人心智。
太白之诗,如烈酒狂飙,激情奔放;子瞻之诗,似清茶细品,回味悠长。一者以豪放之姿,展自然之伟力;一者以睿智之思,悟人生之真谛。
庐山有幸,得二贤留诗;诗坛增辉,因双璧传世。望庐山瀑布,如雷霆万钧,震撼人心;题西林壁,似春风化雨,润泽心灵。前者之豪放,开一代诗风;后者之理趣,启万世文思。
今观二诗,犹闻仙音。太白之浪漫,苏轼之深沉,皆与庐山之景相融,相得益彰。庐山因诗而名,诗因庐山而传。前无古人之《望庐山瀑布》,后无来者之《题西林壁》,共铸诗坛之辉煌,永载史册之光华!
嗟乎!庐山依旧,诗韵长存。愿后人品此双绝,感诗人之情怀,悟自然之妙理,继往圣之绝学,扬中华之文光。有诗记之:
庐山胜景韵无穷
李苏才情各不同
太白瀑前书壮志
东坡壁下悟禅空
前贤妙笔惊天地
后俊清吟叹古风
千古华章传万世
诗香墨彩映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