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律·美丽的秋天
曹赟(河南)
清风破暑送微凉,夏色云收换韵装。
梧叶惊秋声渐起,空山新雨洗尘芳。
香残红藕留青水,凄切寒蝉诉衷肠。
露白珠悬凝脂玉,流荧明灭舞绫裳。
幽窗月洁思无限,旷野苍烟入赋章。
黄穗低垂摇硕果,银波轻漾映天光。
林间小径铺金秀,陌上琼花画彩狂。
雁阵南飞寻暖地,江河美景胜仙乡。

202408.08
附:
中国诗学会副会长(名隐)对曹赟先生排律诗《美丽的秋天》解读赏析:
在诗的海洋中,曹赟(河南)先生的《排律诗·美丽的秋天》如同一幅细腻入微、色彩斑斓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引领我们步入一个既宁静又绚烂的秋日世界。此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与无限情思,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深入解读赏析这首佳作。
开篇点题,清风送爽
“清风破暑送微凉,夏色云收换韵装。”开篇两句,诗人以“清风”为引,巧妙地勾勒出夏日余热渐退,秋风初起的微妙时刻。一个“破”字,生动地展现了秋风的力量,仿佛能穿透夏日的最后一道防线,带来丝丝凉意;而“换韵装”则形象地描绘了季节转换时,天地间色彩的更迭与气韵的流转,预示着秋天正式拉开序幕。
秋意渐浓,景物生辉
“梧叶惊秋声渐起,空山新雨洗尘芳。”梧桐叶落,是秋天最直观的信号之一,诗人用“惊秋”二字,赋予了落叶以情感,仿佛它们也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惊喜。紧接着,“空山新雨”更是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洁净展现得淋漓尽致,雨水洗净了尘埃,也洗亮了人们的眼睛,让这份秋意更加鲜明。
残荷寒蝉,诉尽衷肠
“香残红藕留青水,凄切寒蝉诉衷肠。”此联转向了对秋日细节的描绘,红藕虽残,却依然留有余香于清水之中,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寒蝉的凄切鸣叫,则像是在为即将逝去的夏天唱响最后的挽歌,也似乎在诉说着对秋天来临的复杂情感。
露白月洁,夜色迷人
“露白珠悬凝脂玉,流荧明灭舞绫裳。”随着夜幕降临,秋天的夜晚也别有一番风味。露珠晶莹剔透,如同凝脂白玉般挂在草尖叶上;而萤火虫则在夜空中闪烁,宛如穿着绫罗绸缎的舞者,在黑暗中轻盈起舞,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浪漫。
旷野秋景,丰收喜悦
“幽窗月洁思无限,旷野苍烟入赋章。黄穗低垂摇硕果,银波轻漾映天光。”诗人从室内幽窗的静谧转向旷野的广阔,月光皎洁,引人深思;旷野上的苍烟袅袅升起,仿佛是大自然最质朴的笔触,在天地间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而田野间金黄的稻穗低垂,沉甸甸的硕果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水面上波光粼粼,映照出天空的光影,美不胜收。
秋色满园,雁阵南飞
“林间小径铺金秀,陌上琼花画彩狂。雁阵南飞寻暖地,江河美景胜仙乡。”最后两句,诗人将视角再次拉远,林间小径上铺满金黄的落叶,如同一条通往秋天的金色大道;陌上的花朵虽已凋零,但仍以最后的绚烂装点着这个世界。而天空中雁阵南飞,它们带着对温暖的向往,也带走了人们的思绪,让人不禁感叹江河之美,仿佛人间仙境。
综上所述,《七律诗·美丽的秋天》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多彩与魅力。曹赟先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更是一曲对生命、对自然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