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
----苏秦故里李楼镇
文/郭有三
我的家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阳,出生于洛阳市洛河南岸洛龙区李楼镇,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家苏秦曾出生于此,我的母校洛龙区第三初级中学已因此改名为洛阳市苏秦初级中学。学校地处李城大桥南端、三川大道东侧,是一所兼有寄宿班和走读班的初级中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1985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分配在农行李楼营业所上班。那时李楼是有名的蔬菜之乡,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人们主要以务农为生,出行以自行车、三轮车为交通工具,道路崎岖难行,连公交车都没有开通,有事去市区开会,骑车去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刚分配的人员都不愿来这里工作。出入市区唯一通道为在洛河岸上的一座漫水桥,涨大水时,河水会从桥面流过去。该桥22孔,跨径8米,全长176米、宽6米,连通了洛阳老城地区和洛河以南地区,虽桥面狭窄,但也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如今李楼漫水桥断桥遗址还在,已成为一个新的打卡景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李楼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洛阳市政府在李城路的基础上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对洛河沿岸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修建了洛浦公园,我也因工作需要调到了洛阳市农行工作,家里购买了新房,添置了小汽车,每次看望母亲不到二十分钟就到家了。听家里人说起,这几年由于交通方便了,乡亲们很多都到市区打工了,有的做起来了生意,家里盖起了二层楼,好几家购买了小汽车,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实现了小康生活。2018年,政府投资在洛河上建造了新的李城大桥。李城大桥北起瀍河片区,南接伊洛河生态廊道,连接老城区、李楼镇、伊滨区。桥长1444米,其中跨洛河段设320米为景观主桥,两侧设有观光廊道,可让游客驻足观光。主跨采用160米下承式钢桁架系杆拱结构,设计独特、样式新颖,颇为壮观,犹如横跨在洛河上空的一道钢铁彩虹。
昔日的洛河滩、如今的洛浦公园,到处都被翠绿的柳丝环抱,到处都是勃勃生机;弯弯的园内小道曲径通幽,白色的樱花、桃花争奇斗艳,碧绿的河水在这里环绕;色彩斑斓的世界就在眼前,如诗如画的场景在此展现。在洛浦公园河堤上,还设计有休闲廊亭、观景台和长排椅等供人们休闲时歇息。特别是雨后的洛浦公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代诗人刘希夷写下的诗句,是对洛阳春天景象最美好的速写和想象,如今变成了真实的美丽画卷。苏秦故里在洛龙区李楼镇,李楼东面现有苏秦墓冢,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游人到此参观游览。今天,我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等到退休后要回到我魂牵梦绕、美丽的故乡---洛龙区李楼镇。
作者简介: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现居住于洛龙区安乐镇,现在农行洛阳分行工作,是一个有一定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作者。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于市场营销、信贷管理工作,其撰写的《信贷资产良性循环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在河南省农行交流学习,关于信用卡、零售业务、信贷方面的工作心得在农行总行发表,在省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报道及文学作品多篇,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业余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