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奥运会看东方大国的拼搏进取精神
文/许刚(山西)
2024巴黎奥运会赛程已经接近尾声,中国选手们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在赛场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背后,我们看到许多令人感动、使人温暖的画面。
在奥运赛场上,我们看到了运动员为国争光的高度使命感。田径老将巩立姣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练,练到我练不动为止”,这是她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真情表达。郑钦文在获得网球女单冠军后说:“这个胜利对我无可比拟,独一无二……因为在我的心中,国家的荣誉要远远超越个人的成功。”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夺冠后发微博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这样的表达,情感炽热,正气满满,令人为之动容。心怀民族,为国而战,是每一位中国运动员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自豪,为此他们从不轻言放弃、顽强拼搏。
我们还看到年轻运动员的激情与自信,那释放出的热情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最真的诠释。未满20岁的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一路领先,打破奥运纪录并夺冠;2001年出生的昌雅妮与队友陈艺文首登奥运赛场,以绝对领先优势将女子双人三米板金牌收入囊中,为中国队在该项目实现了奥运六连冠;年仅14岁的崔宸曦是中国最年轻的亚运冠军,也是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街式第四名,创造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奥运最好成绩。场上是临危不惧的“大心脏”,场外也不失少年人的“松弛感”。除了成绩,此番中国“青春风暴”在奥运舞台上的风貌亦令人难忘。
除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本届奥运会老将们也展示了自己宝刀未老的精神。36岁的马龙,在大多数运动员选择退役的年龄,依然身披国家队战袍,扛起国乒男团夺金的使命。“竞走女王”刘虹是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选手,第五次踏进奥运赛场,虽然仅获得21名,但她觉得传承也好、交接班也罢,自己了无遗憾。
巴黎奥运会开幕至今,不论是郑红、马龙、巩立姣等一代老将们的老骥伏枥,还是像潘展乐、全红婵、郑好好、杨思琪、崔宸曦、黄雨婷、徐卓一等一大批00后小将们的壮志凌云,他们在赛场上每一次的奋力拼搏与自我超越,都让世人看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实力展现。
中国运动员奥运赛场上的拼搏仍在继续,他们热爱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不只是为了享受登上顶峰的那一刻,更享受一次次向高峰发起冲锋、一次次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我们享受体育的乐趣所在。
从金银铜牌总数来看,美国体育底蕴深厚,整体实力强劲。尤其是游泳和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奖牌数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其优势项目上,参赛人数的限制较少。例如游泳项目,美国能够派出众多选手参赛,增加了夺牌的机会。相比之下,中国在一些优势项目上,如举重、乒乓球等,受到参赛人数的严格限制。这种参赛人数的不对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奖牌数的分布。
巴黎奥运会中国女篮提前出局,止步八强。中国女排在淘汰赛中不敌土耳其,无缘进入夺金赛。一些夺金项目因运动员的伤病等原因而发挥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中国排球,篮球和足球,跟欧美强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接续奋斗,拼搏进取!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百灵分会理事,鼓浪屿分会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