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部歌王王洛宾
作者/杨容菡
记不清那是多少年前了,或许是二十岁时吧,我正是憧憬爱情,渴望有一个白马王子能从遥远之处姗姗而来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在那本书中,三毛用优美而又质朴的语言记录了与荷西苦中作乐的婚姻生活、撒哈拉的异域文化,以及沙漠地带的动荡局势,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当然,她让人倾慕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她和撒哈拉的故事。其中还有她的性格、她的才华等等。我感觉那个时候的自己好像更向往她洒脱的人生态度和远离世俗的勇气。“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她就唱着这首歌走向了撒哈拉,又唱着这首歌走进草原,来到了王洛宾的身旁。“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西部歌王王洛宾通过这首歌优美的语言和韵味悠长的旋律打动了无数人,三毛多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好姑娘,她不远万里,奔赴一次心灵之约。而当她站在他面前时,彼此只一眼,就注定了他们一世的牵绊。只可惜,浪漫的爱情终究没扛过世俗的执念。1991年1月4日,在她离开王洛宾的第121天,三毛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洛宾,这个七十八岁的老人,曾一度因为三毛的离世而迷离恍惚。晚年,他为三毛写下了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且莫对我责怪,为把遗憾赎回来,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应该说,这是作者倾注了全部情感的一首歌,有遗憾、有纠结、有最后抛开世俗的勇敢的表白。虽然这表白来得晚了些。他当年曾用“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征服了世界,而今,这首歌只属于他和她。自此,这位西部歌王,再未写过情歌。个中缘由,恐怕只有三毛和王洛宾自己知道。人是感情动物,却总是被世俗所累。很多时候,人不能追随于自己的内心。即便如王洛宾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同样不能免俗。我因为喜欢三毛,很为她的离世惋惜;我很崇拜王洛宾先生,特别是喜欢听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把二人联系起来也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那时,我就在想,如果王洛宾让三毛留下会是怎样的结局?可惜,没有如果。咱这位老乡,终究没有挑战世俗的勇气。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结局。佛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这便是最美的结局。
2024年8月10日


作者简介:杨容菡,河北高碑店优秀语文教师,健康管理师。喜欢朗诵,愿意用声音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