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峰山独立营通过一次次出其不意的伏击,成功阻断敌人公路交通线,展现了神出鬼没的战术。各区武工队也在当地区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打击日寇,铲除汉奸的行动。“那时,敌人武器占优势,可是我们环境占优势;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不断的寻找战机,打击敌人,沿黄地区武工队对黄河运输的军需物资日本鬼子船只也不放过,给予袭击,截获武器弹药获得大胜。
1943年7月一场大雨刚刚下过,天很快放了晴。在淡淡的月光下,那浊流滚滚的黄河,更显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忽然,在波光闪烁的河面上,出现了一叶轻舟。船上有一个三十上下年纪的人,长得浓眉虎目,身材魁梧,正紧打双桨,在滔滔激流中,劈波斩浪,驾船顺流急下。接着他又把船桨一摆,让小船穿过波峰浪谷,驶向岸边的苇丛。
小船穿过翠绿的苇蒲,停在岸边。来人机警地向四周望望,然后跳下船,大步向一个高坡上的西瓜地走去。瓜地头上,有个用芦苇玉米秸秆搭起的瓜棚。它座北朝南,直冲着奔腾咆哮的黄河。从这里放眼望去,上下十几里的河面,看得一清二楚。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坐在瓜棚前,嘴里吸着旱烟袋,留心地向河面张望。当他隐约看到河面上顺流飞驰的小船时,脸上便露出喜色。不用说,敢于在这"夜不行船"的激流之上,轻舟熟路往来如飞的,肯定是他正在等待的那个人。于是没等对方走近,便快步迎了上去。他压低嗓门惊喜地问:"是李刚吧?”
"是我,老根叔,还没睡呀!”"哎呀,这么晚才来,快里头坐!”两人一块进了瓜棚。被唤做李刚的人,是长清城南坟台村人。他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家境艰难,在父母相继病故后,十几岁,托人介绍到省城济南学徒,干活。他为人正直、倔强、刚毅,多次挺身而出,同欺侮工人的老板斗。后来,接触了党组织,在斗争中光荣地入了党。"七七"事变后,上级派他回到家乡,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斗争。经过近半年的时间,一支几十人的民兵队伍便组织了起来。他担任了队长,老根叔当了民兵队的"参谋"。
走进瓜棚,老根叔把正在睡觉的十七岁的儿子大虎叫醒,让他到棚外去注意看动静,又拉了李刚一把,让他在铺着苇席的地炕上坐下。
"你可回来了。"刘老根急切地说。"新队员们傍黑天又来找你,要求发枪打鬼子。敌人把咱们老百姓折腾得这么惨,大家心里的火再也憋不住了!你大虎兄弟也嚷嚷着要枪去和鬼子拚呢!
对老人这种急于求战的心情,李刚是完全理解的。从鬼子进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病弱卧床的老根婶也被鬼子放火烧死了。复仇的怒火一直在老根叔心中"燃烧,很不能一下子把鬼子消灭光。他要求发枪的心情,比大虎还强烈。李刚同情地点点头说。"是啊,把民兵全武装起来,那,打鬼子就更有力了量。”
老根叔很有感慨地摇摇头说:"可上那里去弄那么多枪呢?”
李刚眯起眼兴奋地说:"老根叔,我就是为和你商量这事来的。武器马上就运来了。”
"真的,在哪?"老根叔一听兴奋得从地炕上站了起来。"就在那里!"李刚对着黄河一指。
"那里?"老根叔顺着李刚的手指,望着夜幕笼罩下的滔滔河水,茫然不解地问:"在黄河里?”
"对!"李刚向老根叔凑了凑,低声说:"由于我们把公路都挖断,敌人运输急需物资便从黄河走水路运输,明天有一艘运送武器弹药的鬼子汽艇,从这里经过。县委和区委领导指示我们把它夺过来。”
"要夺它一船武器军火,那可太过瘾了。"老根叔眉头一扬,但接着又迟疑起来,"鬼子船在河中心,走得那么快,咱们手里的武器又这么少......”
"枪,我们暂时是不多,"李刚不等老根叔说完就认真地说:"可是大叔,咱这里还放着最好的武器呢!”
"最好的武器?"老根叔有些莫名其妙,"咱这瓜地里有啥好武器?”
"这武器离开瓜地还没有哩!"李刚指着棚外瓜地里那些高出瓜叶隐约可见的大西瓜:"你看!”
"什么?西瓜!"老根叔先是有些惊讶,但接着又想起了,头几天在归德集上,就是用大西瓜逮住了汉好队长夏宝才的事,心想:对!西瓜也能做武器。他又一想,不禁摇了摇头说:"用西瓜捉汉奸行,可是在河里夺军火船,这个武器咋用呢?李刚啊,咱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这时,在瓜棚外放哨的大虎,一步跨进来惊奇地问:"李刚哥,靠西瓜能夺军火船吗?”
"能!"李刚认真地回答。
正在皱着眉头思索的老根叔,一看大虎进来插话,说,"这里用不着你。去,放你的哨去!”
大虎朝李刚伸了伸舌头,退了出去。
李刚继续说:"别看敌人有装备上的优势,但是只要我们发扬人民战争的威力,同样可以出其不意地狠狠打击它。老根叔,咱不是炸过鬼子的船吗?”
"那是啊!"一提炸船的事,老根叔就兴奋起来,脸上涌现出胜利的喜悦。
两个多月前,李刚从山里搞来一些炸药,用绿釉磁坛子造了几个水上"炸雷"。正好下了一场大雨,山洪暴发,黄河里到处漂浮着柴草树木。有一只鬼子机帆船,从二区黄河段经过。李刚抱着"土炸雷"隐蔽在芦苇丛里。当船驶近时,他推着两个"炸雷",纵身跃入激流,用一根漂着的杨树枝作掩护,顺流而下,冲向敌船。船上的鬼子全都没有介意。接近敌船以后,李刚一拉引爆绳。将身子一侧,人入水底,急速地向下游脱离。当他在十几丈远的地万,刚浮出水面时,就听"轰!轰!"两声巨响。敌船上腾起」一出浓烟。.....从那以后,李刚他们在峰山大队支持下,用油篓、鱼笼、造出过许多游动和固定的"炸雷"。使鬼子不断挨炸。所么以后敌人一见水上有漂浮物,就惊恐万状。不是远远打就是赶紧避开。根据上级得到的情报敌人明天将会把一批军火从济南泺口装船,从黄河运往鲁西南一带据点。
想起这些胜利,老根叔非常高兴。可是他从以往的战斗中,仍然没有想出夺敌军火船的办法。因此又摆了摆手!”
"炸是个办法,可一炸,军火不就报销了,咱也缴获不了!
李刚笑了:"当然不能炸船。这次咱给他个以真当假,让他真假难辨!"于是便伏在老根叔的耳朵上,把他的打算仔细谈了一遍。
李刚还没讲完,老根叔便豁然明白。他高兴得连连点头,最后一拍大腿兴冲冲地说:"行,有门!"但随即提醒李刚:"经过这场大水,河道变化可得摸准啊!”
"我刚才在河上,下水摸了摸。经过这场大雨,迎水坝下的河槽,又向坝滚了两丈多。"李刚仔细地说着。
"哎呀,这么大的水,天又黑,你......唉?!"老根叔又是赞佩又是疼爱,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伸手摘下挂在瓜棚梁上的干粮篮子:"快,吃点干粮!”
李刚拿块干粮吃着向老根叔说:"老根叔,我看你这就去把大伙叫来,一块商量商量。我和大虎先摘瓜。”
"好。"老根叔点点头出了瓜棚,向村里走去。李刚便和大虎两个人摘起瓜来。
不大工夫,队员们陆续到齐。李刚摆了摆敌情、水情,说了说他的初步设想。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心情振奋。大家又仔细研究了一番,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很快便拟定出来。三伏的太阳,象个火球,很快就把清晨的几丝凉意驱走。芦苇深处,归德民兵队的队员们,在李刚的指挥下,已经作好战斗准备,两只即将出击的飞舟,也都布置停当。一只小船上,满满鼓鼓地装着各种各样的大西瓜;另一只小船上,中间搭起了席棚,里面桌椅齐备,铺设干净。快到中午了,天上没有一丝云彩,芦苇丛中更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队员们挥着汗水,毫无倦意地耐心等待着敌艇的到来。
突然,远处瓜棚里,传出了"啾啾"的几声鸟叫。这是设在那里的监视哨发出的发现敌艇的信号。一听"鸟"叫,队员们没等下令,就立刻做好了出击的准备。这时,挂着小药旗的14号汽艇,正拖着一只小舷板,喷吐着浓烟,由远而近,逆水驶来。
敌人在艇头架一挺歪把子机枪,甲板上满堆着成箱的武器弹药,用一块大黄帆布盖着。三个鬼子和四个伪军端枪在艇上警戒。矮小肥胖的鬼子小队长龟太,屁股上挂着支王八盒子,手扶指挥刀,站在舵位台前。因为押运的是军火,龟太今天一上艇,就格外小心。虽然大水已过,河面上的漂浮物很少了,可是他还是举起望远镜,仔细地向前观望。波涛滚滚的河面上,空荡荡的,没有发现船只和漂浮物,他用手帕擦了一下头上的油汗,厚嘴唇咧了咧,鬼嚎似地喊了一声:"快速前进!”
汽艇向前疾驶,渡口已映入了龟太的小老鼠眼。这里河床弯曲,航道狭窄,浅滩特多,而日随着洪水的涨落,河道不断变化,水势非常险要,加之峰山八路军的游击队和民兵队,又经常在这里出没:不是地上打枪,就是水上放雷。因此一到这里,龟太便感到心惊肉跳,越往前走,他心里越发恐惧。汽艇驶近渡口附近时,他便下令停止前进,喊过旁边的一个伪军:"你的前面侦察,发现情况的报告!”"是!是!"伪军背着大枪下了汽艇,爬上岸边的大坝。
天更加闷热,芦苇丛里简直象个大蒸笼;队员们挥着汗水,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他们知道"鸟"叫之后,再有一袋烟的工夫,汽艇就会驶进渡口。可是等了好一阵子,瓜棚方向却一直没有传出敌艇进入渡口的信号。这是什么原因?队员们焦急而又迷惑地看着李刚。
大虎实在耐不住了,他抹一把脸上的汗水,焦急地说:
"李刚哥,别再等了,冲吧!”
李刚瞥了大虎一眼,严肃地说:"鱼不上钩不拉绳。耐心待命!”
"是!"大虎看看李刚,脸色也马上严肃起来。又过去了一袋烟的工夫,信号仍然没有传来。李刚双眉紧拧,眼睛监视着河面,继续镇静地按兵不动。
忽然,对岸迎水坝上出现了一个背大枪的伪军,顺着坝顶向上游走来。"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这时会突然在这里出现?"队员们的目光都一下集中在这个家伙身上。只见他,顺着坝急急地向前走着,走到队员们隐蔽处的对岸,停了下来,转身朝芦苇丛中张望。大虎大吃一惊,认为被他发现了,顿时紧张起来。但他转头看看,见李刚仍沉静地监视着敌人,声色不动,大虎这才放了心。伪军向上游张望了一番,就又转回身子,举起双臂,向下游打手势。
李刚马上判明,这是敌人派出来的侦察哨。从他的手势看,显然不是发现了隐蔽的瓜船,而是表示"平安无事"。
果然,就在这家伙招手之后不久,瓜棚方向就传出了鸟叫信号,报告敌艇已开始驶进了渡口。这时,小船应当迅速冲出苇丛。可是坝顶上这个家伙还没走开,而且竞又背河蹲下,顺着迎水坝窄窄的石阶,手脚并用地往下爬,并且还不时地回头望望河面。看样子,是在这里等着上汽艇。
这一来,可把大伙急坏了,这家伙赖着不走,瓜船出动就会被他发现,这可怎么办?队员们个个双拳紧握,眼里冒火,这时,李刚镇定地挺立船头,冷静地分析了一下,决断地一挥手,"准备行动!”
老根叔有些迟疑地说:"得想法把这小子搞掉!”李刚坚定地摇了摇头:"不,留着他,正好有用!”于是大手一挥"出击!”
两只小船,象离弦的飞箭,“"迅速冲出苇丛,劈波斩浪,向河心驶去。船在飞驶,转瞬已到河中心。李刚紧盯着那个身子贴在坝石上的家伙。
果然,那个伪军把头一扭,发现了激流之中有两只小船。这使他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白己的眼睛。他惊慌地扯开嗓子喊叫:"干什么的!把船靠过来!快!快!”
李刚当机立断,命令:"急转舵,撞船放瓜,靠岸让他上来!”
老根拟于是一摆船舵,船身猛一斜侧,被激流一顶,两船撞在一起。李刚趁撞船之机,拾腿先把脚边的西瓜踢下水去;其他队员也故意地摇着身子前推后拐地把一个个瓜落水。伪军一见西瓜落水就高声大骂;李刚也"训斥"船工。但按计划位置推落下水的西瓜,在航道里顺流而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