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与敬仰
——读《穿越时空的思念》有感
文/姚旺才
(原创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2024年08月18日 山西)
2024年4月30日,在张有道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他的家人为纪念张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由他的胞弟张有德先生担任主编,全家人共同参与,出了一本纪念文集《穿越时空的思念》。我有幸得到了一本赠书,拜读之后,我被书中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文字所打动,几次泪湿双目,情难自已。
一、 亲人的思念,化作一行行泪水,在书中肆意流淌
人世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亲人之痛。张有道先生的病逝,给他们这个大家庭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需要时间慢慢抚平伤痛……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亲情篇》,收录了29篇亲人的祭悼文字。其中有弟思兄,女思父,侄儿思念二爸,女婿思念岳父,孙子思念爷爷,外甥思念二舅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用泪水浸泡而成,字字锥心,句句含情,令人动容。如“这噩耗如同晴空霹雳,震得我头脑发懵,紧握手机的手止不住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泪水顿作倾盆雨,眼泪从下巴滴落,浑然不觉全然不顾。心脏一阵一阵紧缩,心尖一阵一阵颤痛。”张有德《千里思念泪成河》——追忆我的二哥张有道。“爸爸,我想对您说……2023年,注定是我最痛苦、最悲伤的一年。您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想起您,我泪如雨下,那份深藏的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张丽红《爸爸,我想对您说》。“爷爷,我想您了。2023年真是漫长的一年啊,漫长到这一年永远沉痛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不能忘记,也无法忘记。”张昭《写给爷爷的一封信》。张有道先生的去世,打击最大的是他的老伴。他们是师范同班同学,他俩的相识始于颜值,敬于智慧,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在较长时间的亲密接触中,二人由同学情升华为爱情。校园的课堂上、图书馆、马路操场、电影院……,度过了多少温馨浪漫的时光,留下了多少幸福甜蜜的回忆。结婚后相依相伴、相濡以沫58年。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爱情,多么令人羡慕的婚姻。可苍天不公,也可能是他们的幸福遭到了上天的嫉妒,病魔无情地吞噬了他的生命,留给老伴的是漫漫长夜、孤单绝望。她天天以泪洗面、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在《呼唤老伴》一文中写到:“张有道啊,张有道!58年来,我第一次点名道姓呼唤你,你听见了吗?我们是同学,是同志,是相依为命的老伴,……你怎么能如此狠心,丢下我和孩子们撒手人寰……心疼死我了,我失去了最亲爱的爱人,最知心的伴侣,最信赖的依托,最坚强的依靠!”读着这一篇篇令人伤心动情的文字,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不忍卒读。
二、 人世间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张有道先生出身农家,从运城师范毕业后,先从教后从政,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做起,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从政后先后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张老先生从政一方,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他为人处世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他在下属同事心中既是领导又是兄长朋友。他的突然病逝,让同事和朋友猝不及防,难以接受,很多人纷纷来到他的老家吊唁、慰问,送老领导最后一程。在他逝世一周年,很多朋友撰文悼念。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友情篇》共收录了29篇祭悼文章。我一一认真拜读。从真切感人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人世间友情的珍贵与美好,也同时佐证了张老先生的人格魅力。“三十年来,我经常想,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里,若是遇不到张部长这样的好领导,哪有我车志东的今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英名在人间’。张有道部长,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常青树,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车志东《深切怀念我们的老领导》)。“我觉得在张有道先生身上,至少蕴藏着‘三道’精神。一是孜孜以求的‘术道’,二是知恩回报的‘孝道’,三是无私奉献的‘修道’。”(荆军武《张有道先生的“三道”精神》)。“在我的印象里,张先生当官时是一位好官,他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勤勉肯干,赢得了身后名”。(刘锁爱《正直有道,翰墨人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张有道先生永远活在怀念他的亲人和朋友心中!
三、 生动的细节描写,增加了这本书的内涵和感人的分量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散文以其自由灵动、情感真挚而独树一帜,而细节描写,则是这片星空中最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散文作品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河东地区著名作家王西兰曾经强调过细节描写在散文中的重要作用。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细节是文学的生命,没有细节的作品,是不可思议的,是不会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的。”读完这本书,有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很是感染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譬如“记得那天晚上睡觉前老杨在您的床边拉住您的右手,让您用力,没想到您竟然忽地一下坐起来了!我惊呼:‘爸坐起来了!爸坐起来了!大进步,大进步!’太出乎意料了,想再仔细地看一次您是怎么坐起来的!老杨又拉住您的右手,让您再来一次,我让妈妈按住您的右腿膝盖,您就又一次坐了起来,这是自发病以来,您第一次靠自己力量坐起来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呀,真是太好了!太惊喜了!我高兴极了。”张丽红《爸爸,我想对您说》。这段文字,通过护工的康复训练和精心护理,看到父亲两次坐起来的细节描写,一方面写出了张有道先生在与病魔作斗争过程中的顽强意志,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另一方面写出了女儿看到父亲突然坐起来时的惊喜之情。父女情深,可见一斑。“早饭后你亲自打电话,告诉侄子打扫庭院,吩咐侄女发面煮油饼、烧米汤;安排女儿超市买肉、买菜、买糕点水果;叮嘱我准备红包给重孙们补发压岁钱;交代外甥彦虎带五姐来团聚吃饭。回家穿什么衣服都自己选定。我说让你穿红色,你说不要太显眼,穿蓝色带花的衣服。老伴啊!你太心细了,急匆匆走时都没有忘记留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和热吻……”王引串《呼唤老伴》这段文字通过对张有道先生给亲人打电话,叮嘱话语中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张有道先生为人做事细心周到和妻子对丈夫深沉的爱。“
今日的文化小院里,苍天呜咽,哀乐低回,子孙伤怀,亲朋落泪。有道同学的遗像悬挂在花山之中,油漆好的棺木摆放在正堂中央,有道同学静静地躺在其中。墙上悬贴的书法作品无声地陪伴主人,儿孙子侄们白衣孝服守着灵柩”王昭芳《有道同学》这段张有道先生灵堂前的文字细节描写,烘托出了张有道先生的去世,带给亲人朋友的悲伤场景,令人动容。
四、 优秀的书法作品,图文并茂,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张有道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誉三晋大地的著名书法家。书中、书后编辑了一些张老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张老先生的书法在研习“二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仔细欣赏书中的书法作品,字字秀美,遒劲有力,颇见大家功力。另外,书前彩页上还精选了10幅张老先生的书友、同事书写的挽联书法作品,如“书道传千古,厚德蔚河东。”“清廉美名留政坛,淳厚家风传故里。”作品的书体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五体俱全,令人赏心悦目。读者在欣赏文字美的同时,又欣赏到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心灵得以陶冶,视觉和精神上得到了双重享受,可见主编张有德先生在编撰这本书时的匠心独具与良苦用心,从而增加了这本书的内涵与分量。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品尝一道精神大餐,令人身心愉悦,心灵得以陶冶与洗礼。《穿越时光的思念》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赏读之后,对张有道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思念和敬仰张有道先生。
2024年8月13日于永济


作者简介:写意人生,原名姚旺才,山西运城临猗人,高级政工师,国企副总,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语文教学数年,后调入一家国企上班至今。业余时间喜欢书法、文学,曾在《山西工人报》、《山西青年报》、《政府与法制》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