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熔炉淬魂魄
老骥伏枥金戈挥
精雕细琢著锦卷
开拓创新日月辉



作者
河南省
作家协会会员
李英献先生

奇闻轶事
洛阳名片

金水古道
博物苑
为古都洛阳
增光添彩

金水古道
博物苑
负责人
李恒先生

古都洛阳,名声显赫。它是黄河流域、中原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提到洛阳牡丹,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据考究,洛阳是一座山水交融、古今辉映的优秀旅游名城。被誉为“千年古都牡丹花城”。

洛阳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可谓是水源辽阔,富泽一方的风水宝地。最近,在洛阳西北方向、金水河西岸又发现了一处崤崡北道遗址群落:金水古道。

这是一处沉睡多年未被发掘的古村落遗址。这里北承邙岭,东临金水,乱草丛生的古迹遗址,却掩埋着历史悠久的古老神秘的传奇故事。沧桑的崤崡古道两侧蕴藏着大量半坍塌的天地窑院。它正像一位久远的岁月老人,诉说着千百年来河洛农耕先民的生存往事。可以从洛阳历史的古籍书中寻找到这里的昔日繁华。这里曾是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古村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发现这个古村落遗址并且出资修缮天地窑院的人,他就是从事古建设计行业、常年遍访洛阳文化遗存的,金水古道的发掘人李恒先生。

笔者应邀来到这里,参观了一座古朴雅致、修复一新的窑洞四合院——天地窑院。长宽相等、宽敞明亮的四合院别有一片洞天。院子内四周窑洞环列,布局着12座窑洞。中间一座坎儿井,潺潺流水中游荡着条条金鱼。夏天进入窑洞中,依然凉爽宜人。每个窑洞门头都有一块门牌,以12属相按地支排列顺序,别有一番文化韵味。这种天地窑院,是洛阳地区独有的农耕时代民居形式。天地院还有独特的景致,那是两棵大榆树,根部深札在窑洞屋顶,盘根错节,树干直冲云霄。它给这座四合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更让人称奇的是,窑洞四合院南侧就是历经几千年沧桑依旧依然古朴的金水古道,古道东起金水河,向西直达新安函谷关。由此联想到,古丝绸之路就在这里。

近来,不少游客闻讯纷至沓来。他们口碑相传,游客越来越多。这座四合院房顶四周的栏杆上都缠绕了霓虹灯,夜幕降临,灯光闪烁,一派欢乐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厨师手艺高超,把美味佳肴端上餐桌,让前来的游客大饱口福。金水古道负责人李恒先生告诉大家,这是洛阳又一块风水宝地,目前正在招商引资,以扩大修缮更多的天地窑院,精心准备的策划方案正在实施中。希望吸引更多的爱国志士、商户老板前来投资创业,共同开发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久的将来,金水古道将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当今复杂社会的风潮中,干正事、具有正能量的开拓者应该受到鼓励和支持。当今洛阳正缺的就是代表洛阳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有活力的沉浸体验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金水古道昔日的繁华必将再现神都洛阳。祝愿李恒先生在创办金水古道博物苑成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拼搏奋斗,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奇闻轶事
洛阳名片

金水古道
博物苑
负责人
李恒先生


作者:李英献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共党员
大专学历
退伍军人

从事 新闻写作
文学创作
曾在省市
国家级报刊杂志
网络平台
发表 小说
诗歌•散文
人物通讯数百篇
喜欢写作•旅游
笔耕不辍
以文会友
邮箱:LYX451013
@126COM
手机:18838976876



编辑制作
姓名:王秀荣
性别:女
生于:1946.10.29
籍贯:天津市
于1963年被
中央國防軍委
择优
经中央國防部培训
奔赴祖國内地
中央隶属
國防绝密軍企
与軍为伍三十载
就职于
全面貭量管理處
在职期间是本企业
特邀通讯员
暮年:退休
重返:天津









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