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伴
杨自坤
今天是我和老伴定亲五十周年的日子。
一九七四年的阴历七月十三,我在部队服役时,母亲在家替我做主定了亲。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男女到了十五六岁…就纷纷有人提亲了!十八九岁…可以说名花各有主了;剩下的那些,不是家庭条件不行,就是本人条件不好。
我的家庭条件和本人条件双不佳。
谁愿意给我介绍对象呢?!女孩子更是避之不及。所以当兵三年了也没有对象;即使有人以当兵的招牌给提亲,一打听准黄(不成)。
1974年我在部队卫生队附近的照相馆、和照相师闲聊…他问我有对象了吗?我说没有。我和他说了家庭条件和本人的气质。他说我给你拍一张照片看看效果如何?!他认真给我拍了一张二寸黑白照片(那时没有彩照),并且修饰着了彩色:草绿色的军装,衬托鲜艳的红五星帽徽,白里透红的面容…啊!这还是我吗?!
照片寄回家后,再加上年前部队颁发给我的三等功喜报…母亲有了宣扬的资本,到处求人给她介绍儿媳妇。
可不巧!我家路北一位姓相的二姐,她的婆家是马站公社宋庄。
她很热心…。这时她婆家近门一位刚毕业的高中生(不到十九、小我三岁)被她看中了。
女孩和我一个学校。我是八级,她是十级。我肄业当兵时,她刚上初一,即使在校一年,我们都互相不认识。
于是三番五次去人家家里提亲。她的对象也全力以赴配合…一天到晚粘着女孩的父亲:大叔,愿意了吧,吃不了亏…。女孩的父母老实巴交,架不住他们软磨硬泡…也就答应了。这就是以前奉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
在七月十三的马站集上,我母亲给了女方二十元钱、一对毛巾、成交!
我和女孩通了第一封信,我知道见面后会有变故…就写道:经过双方老人认可,我们的亲事暂时定下来了…这是我的心里话;女孩接到信后,念给她父母一听,他们大惊失色…什么暂时?还要反悔吗?!婚姻大事岂可儿戏?!
她当即给我回信:海枯石烂我的心不变…啊!还信誓旦旦!这难道是“欲擒故纵”之计起了作用?!
年底我探家时,她们家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一看我这个形象…说三道四、议论纷纷:有四十多岁了吧…满脸刮不了半碟子肉…赶快散了吧…反正没有一个看好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话一点不假!所以光看照片是不行的。为什么现在公务员笔试合格,还要面试呢?!
女孩的父母默默无语…。二姐夫拿着棍子追打二姐…你给我妹妹介绍的什么对象?能对得住我大叔一家人吗?!
实话实说。本人形象本来不佳,再加上坐了几天车折腾…新疆有谚语:喝了新疆水,胡子长满嘴…早穿皮袄、午穿纱、坐在火炉跟前吃西瓜…反正在气候干燥的地方,无论男女都没有好面容…所以俊男靓女在水乡啊!
这时女孩表态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被封建礼教洗了脑!
女孩的父母也就认可了…。临近年关,她父母同意女孩随我回家过年。
年后家人和叔叔们劝说:要我带对象去和父亲、后妈见面(以前我从未去过)…。
无奈我就带着对象从郯城县来到临沭县店头公社父亲那里,和父亲、后妈见了面。
他们一家对我们很热情…因为在部队时,父亲就来信告知我后妈患了心脏病…很严重!恻隐之心涌上心头!所以我在部队就给买了药寄去。
在他们家几天,我就用在部队卫生队针刺治疗心脏病的穴位,给后妈治疗。通过一扎针,效果出奇得好!当即呼吸顺畅、心不慌了。
父亲对我说:复员回家吧!
回到部队后,我知道家里穷结不起婚…复员前不如在部队把婚结了(省钱)。
就我这个秉性,即使立了功,提了干…不识时务,不知变通的书呆子…也混不好。父亲退休时混了个副股级;我退休前连个副股级也没混上…一辈子穿布衣不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给岳父一家写信说明情况…他们不同意!噢,骗个老婆就复员带回家劳动,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所以1976年春,我复员后也没和女孩一家打招呼,直接就来到了父亲身边;被安排在父亲的学校、任临沭一小临时代课老师,等待机会招工。
业余继续给后妈针刺治疗,效果日渐好转…后妈逢人就夸我。八年后她去世时感慨地说:和她一起患心脏病的都去世了,她多活了八年。
复员军人、有医疗技术、校长之子…啊!我也成了天之骄子了?!所以那些靓女、师范毕业的女老师…谁不想当校长的儿媳妇?!
诊疗过程中,结识了临沭县薛步林副县长,我给他的老伴周老师针刺治疗效果很好…。日久熟悉无话不说:她关心地问我在老家有对象吗?我和她说了实情。她说你还想继续交往吗?我说是的。就凭她当初的态度:力排众议答应跟我…只要她在老家没再找婆家,我就不能抛弃她!再说去部队结婚大事也不是她个人能做主的。
当年的中秋节我回家送礼前,周老师对我说:如果女孩没找婆家,你就把她带来,我们给负责落户等事宜。
自从我复员到临沭后,她们村里风言风语,说我在临沭找了对象;就因为当初她们一家不答应去部队结婚…。所以我去她家时,她们一家人也没抱希望、认为是来告知散伙的。
闲聊中知道女孩没另外找婆家,就等着我们这边结果如何?!我和女孩的父亲说:我想把她带到临沭去…她父母异口同声地说:好!岳父提议:咱们再喝一杯!
信守诺言!周老师当即给女孩落户西南村(今振兴街),并且安排在临沭县夏庄公社拖拉机站负责校对油泵;也给我安排夏庄公社工人保健站当医生…八年后并且给我办理了接班顶替来到学校…她们一家是我们一家的贵人!
次年我们领证结婚,女孩成了我的妻子。她进了我家的门,注定一生要过苦日子!
岳父给了她买嫁衣的钱,我给挪用,买了一只小猪,送给我老家母亲喂养,她也不埋怨;结婚仪式一切从简…她也无怨无悔!
她在单位上班时,自己吃粗粮,省下细粮(买包子)给我和孩子们吃;她为了我的事业,为了家庭和孩子,她放弃在拖拉机站校对油泵的工作,这可是个高收入的行业!
她勤俭持家、晚睡早起;她从小有讨饭的经历,唱着“姐儿妞”挨家挨户乞讨…讨饭棍曾经一次被狗咬断三截。所以她很注意节约粮食,至今我家饭桌上不掉一粒米;而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投资、和公益事业的捐赠,从来不小气!
贤惠内向中又透出可爱的固执:有时生气三天不吃饭…但做饭等家务活照干不误!干完活后继续生气:我们住在一个深巷里面,有时下大雨巷子长30多米,积水深达二十多公分。我下班时,她为了不让我涉水,硬把我背回家,不怕别人笑话。
妻子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疲劳过度于2012年5月导致股骨颈骨折!在未确诊的情况下,她不听劝阻,拖着断腿、忍着剧痛、豆大的汗珠从脸上落下,扶着墙壁去厨房做饭。两天后医院确诊:股骨颈骨折,用三根钢钉固定股骨颈,至今钢钉仍留在体内…随即又先后骨折二次…家务活照干不误!铁人?骆驼?!
过日子磕磕绊绊是少不了的。我有次生气打了她一耳光,她反手还我一个响亮的耳光,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有了孩子后,有次她骂了我一句,我还了她一句…她的母亲当时在场…随即大哭:我养闺女就是等着挨骂的吗…生气走了!我们对骂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都互相领教了对方的厉害。
她半夜三更就起床,这是多年来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给我们准备好早饭后,还要到地里劳作…。她满眼都是活…干不完的活,因为我家孩子多;睡眠不足导致她有十几年早上不想吃饭,困了累了就吃生大米,所以孩子们给她唱儿歌…老鼠爱大米。
1997年10月我应邀赴京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和展览会》我的论文获奖!有朋友给我建议:放弃公职、离开家庭…在京(境外)闯出一片新天地!
孩子们还小,如何管教?妻子身处外地,何况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家庭如何维持?!
权衡再三:老伴第一!孩子第一!家庭第一!打道回府吧…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我们送走了双方父母,又完成了子女的事 ,但都落下了一身伤病,无限感慨: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做人肯担当…男儿当自强!
做人要讲良心!这是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奉为圭臬!
老伴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亏欠老伴也太多太多,好在还有机会弥补,余下的路我们相扶相携地慢慢走下去……。
参考资料:
《岁月峥嵘泪伴歌》都市头条24—05—19
《卖春联》都市头条24—05—26
《我当兵的故事》都市头条24—05—31
《父亲节感恩父亲》都市头条24—06—17
2024年七月十三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1952年出生,笔名:沂河岸边,临沭县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杨九楼理事会荣誉会长。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