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
文/谷百川
正在中伏,无风,闷热,在树荫下也热汗直流。而我要到里沟口看护已能煮吃的玉米和将要成熟的花生。有的不劳而食的家伙往往比主家还要嘴馋手长,捷足先登。两块地一左一右就在通向山岭的水泥路边。这里没有大树的荫凉。稀疏低矮开着粉红色碎花的行道树,满是光斑的影子可怜巴巴地躺在水泥路边的荒草上。除此以外便是茂密的玉米林,油光闪亮的叶子横七竖八密不透风,人到里面像进了炕洞,热得不能透气。
默默的绿野在阳光下生长。我东瞅西看,想找个荫凉地方坐下休息。路南面一棵胳膊粗细的行道树,把穷瘦的影子投在圪堰边一块不平整的石头上。旁边有去年地里扔出的玉谷杆,横躺竖卧沉睡在地上,与它做伴的还有枯干发黄的麦秸。我抓了几根发黑的玉谷杆横放在石头上,在上面垫了一把干麦秸,便成了一个很稳当的“凳子”。当然没有家里的木椅沙发坐着好,但远水不解近渴,随遇而安吧。
坐不到十分钟,头上脸上的汗像泉水向外涌,伸手抹一把,仿佛刚从水盆里拉出来,甩在路上,哗啦,下雨一样,水泥地上留下一片水痕。算啦,赶快离开,别杞人忧天在这里受罪了。
南环路边法桐硕大的树冠,齐心协力,一株挨一株撑开遮阳绿伞。阳光一小步一小步在树冠上走动,它夏天成了人们不欢迎的过客。南环路上行人寥寥,仅有驾校的两三辆白色教练车徐徐前行。我把车停在树荫下,踏着荫凉向西走步,目标是幸福路口。
南面慢车道上,一个男子六十多岁,赤裸上身,旁边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蹲在地上玩。冬青带旁边,他老伴坐在轮椅上,一年前患了脑梗,在医院治疗多日,命虽保住了,却落下后遗症。她嘴角歪斜流着口水,说话嘟嘟哝哝听不清,泪眼汪汪的,左手向里弯着,失去功能的手指头像鸡爪子,左腿像木棍僵硬。人说患脑梗往往是男左女右,她却在左边。这女人年轻时风风火火,说也行,干也行,吵也行,骂也行,怎么也想不到老了会落到这一步。啥厉害?疾病与死亡。从古到今,多少英雄美人,最后都败在疾病与死亡上。
哗啦啦,哗啦啦,将近幸福路口南面的树荫下,尘土飞扬,一台粉碎机正在工作,把打碎的玉米芯通过高高举起的长鼻子,吐到一辆手扶车加高的拖斗里。玉米芯做蘑菇袋用。东面一长垛未粉碎的玉米芯上盖着黑乎乎的苫布。机器前,一个面向北的中年男子,戴个淡青色口罩,衣服落满灰尘,已看不清是什么颜色,手握一张方锨,一下又一下往机器里添着玉米芯。他对面脸朝南站着一个中年妇女,也戴个口罩,穿个蓝白相间横道被汗水浸湿已变得很脏的褂子,手握铁耙扒着玉米芯。机器不停地旋转,两人不停地忙碌,灰尘也故意凑热闹似的飞扬。后来又加入一个二十来岁小青年同他们一块儿干活。看来这是一家人,在这赤日炎炎伏天里,为生计,为金钱,也为希望而劳碌着。
返回时,前面慢悠悠驶过来一辆红色中型电动三轮车。开车的是个老头,七十上下,胡子拉楂的,眼晴半眯着,怡然陶醉的样子,嘴里哼唱的好像是“汉刘备再回头望望荆襄啊啊……”,那车速,真慢得可以,几乎要停住,多亏这几十米宽的路上前后左右无人无车,没有人催。这老头,看样子条件不错,心态不错,大大咧咧自由自在,就是开车来这路上闲转散心的。
我想人常说花花世界,指的就是人有穷有富,有喜有悲,有善有恶,有康有疾,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有花天酒海乐无穷,有身弱多病债缠身……人来世上,谁不想功成名扬?谁不想家兴人旺?谁不想金钱美人?谁不想高寿健康?可是,你睁眼看看,有人病缠身,有人累断筋,有人闲转养精神……想开点,人人都有梦想,但人各有命运,想富贵不一定富贵,不想的不一定受贫。想开一点,顺其自然,积极进取,不问前程,而成功自然会向你走来。汪国真的一首诗,写得真好,感人,你听: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2024年8月10日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