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历藏记
(十八)
(原创 刘志敏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4年08月19日 河南)
刘志敏老师导读:(知识链接)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8.77%。西昌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7月27日,这已经是我们出行的第17天了。早上出发时,我还念念不忘26日晚在那家小饭馆吃饭的场景。正是与店家不经意间的闲聊,让我们倾听到了这个家庭的特殊故事,也让我们稍稍修改了第二天返程的路线。27日这一天,我们欣赏到了久违的荷花,还匆匆参观了神往已久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一、一家小面馆,盛下祖孙爱26日晚,在游完丽江后,我们在城外找了个较为僻静的饭馆用餐,饭馆就在紧邻公路的坡沿下。这是一个店面不大的小饭馆,开饭馆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或许是错过了晚餐的高峰时间,我们落座时店内并没有其他的顾客。店内除了这对夫妻,我们看到,靠边的桌子上,一位头发花白、年过八旬的老太在吃晚餐,在她旁边的地上,一个两岁大的小儿在玩耍,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安静地坐在儿童车里。
女主人在忙着擦拭桌椅。她戴一副近视眼镜,相貌很年轻,我以为是临时的暑期学生工,殊不知她是女主人,且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男主人在操作间忙碌着,他给我们准备的食材分量足,煮面也用心。
这对夫妇人很开朗,吃饭的过程中,我们彼此就有了不少的话题。问起他们是哪里人、生意如何时,女主人告诉我们,其老公是四川的,自己是云南本地的,家在百里外的永胜县。至于生意,她说这里远离市中心,附近不远有丽江师范学院,平日来这里吃饭的学生较多,现在是暑假,来吃饭的顾客自然就少。问及小两口的相识过程,年轻的妻子说他们是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我心生疑问:“为什么不在丈夫老家那边开店赚钱呢?”她说:“我们落户云南,在这里开个小店,是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奶奶!”她进一步解释:“我爸妈都生病去世了,我得替他们完成尽孝的责任!”我再问:“家里就你一个孩子吗?”她说:“我上边还有个哥哥呢!”不需往下再问,我对这女主人产生了敬佩意,同时也为这位来自四川的男主人的牺牲精神而感动!
一直在旁边吃饭不语的奶奶,这时候也开始搭话了。她不太会说普通话,从她杂杂碎碎的话语里我听出了个大概:孙女待她好,孙女婿也待她好!
听说我们来自河南,是洛阳的,她的情绪便开始激动了。问她到过河南吗,她说四十年前坐火车曾被困在洛阳火车站两三天。原来她的二女儿嫁到了河北保定,她独自一人坐火车去看望女儿路过了洛阳。了解到她这一段痛苦的经历,我安慰她说,当年全国各地可能都一样,交通不畅是普遍现象。我告诉她,现在河南的交通可发达了,有高速、高铁,还有航空线,路网四通八达,通往省内及全国各地,并且省会郑州和古都洛阳还有地铁线路贯穿了整座城市。面对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我往深处想,她一定为自己孙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
临别,我感觉到这家小小的饭馆里到处溢满了爱,这祖孙二人都是人生中的不幸者,但她们又都是生活中最大的幸运者。这家的孙女建议我们第二天顺路去看一看她家乡永胜县三川镇,那里有万亩荷塘,有盛大的荷花节。
二、荷叶田田,美哉三川上午十点,当车行到了永胜县的三川镇,我们特意去游览了这里的荷花淀。这里的荷花节开幕式刚举办过没几天。站在高处公路边往下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重重叠叠的绿,点缀其间的是各种颜色的、含苞待放的荷花儿。
我们去参观的地方叫翠湖村,真是名副其实呀!这里的荷塘面积超大,被称为万亩荷塘。置身这里,你会自然联想到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情画意满满。当然这里荷花的颜色不单有红色,还有白色、黄色、粉色、灰绿色等等。我们行走在木栈道上边看边拍阳光下,荷花粉雕玉琢、晶莹剔透,远山如黛、云烟袅袅,云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徐徐展现在了我们眼前。雨后或带晨露的荷叶荷花最别致,我想起了众多写荷花的古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荷塘深处开设有划船等游玩项目,很想亲眼去看一看“鱼戏莲叶间”的场景,奈何去路匆匆。当一位年轻的女子用荷花般灿烂的笑容邀我们划船游玩时,我们以收费太贵拒绝了她。倘你有闲情逸致,以及足够多的时间,你可以来这里赏荷花、听荷韵、触荷影、品荷珍、逛荷集……
7月末的高原云南,天气酷似江南。这片几乎不为外地人知晓的万亩荷塘,远离尘嚣、如梦幻仙境,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离开时,我记住了宣传语上的这句话——夏日荷田趣三川!我又想到,那位从三川走出去在丽江城边开饭馆的年轻的女子,多像其家乡的一株袅袅婷婷的荷花,品行高洁,既大众又出众!
三、“圣城”西昌,壮我国威出永胜东行,路标上出现了“华坪”二字,似觉熟悉的一个地名,我搅尽脑汁地想。哦,想起来了,这里走出了张桂梅,走出了华坪女子高中。
我们所选择的丽蓉高速连接了丽江和成都。一路崇山峻岭,桥涵相连。当车子通过一座特大桥时,急急仰望,上写“金沙江大桥”,导航提醒我们,这里已是四川省的攀枝花了。攀枝花是著名的钢铁之城,初中时代我就熟记于心,我还记得它的曾用名叫渡口。看看时间,恰是正午时分。我们没有下车,只能透过车窗看一眼这座半遮半掩的山城了。
这个下午,我们的车子除了加油以外几乎没有停过。将近五点,我们赶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位置。手机查询显示:丽江到西昌的行车距离是421公里。我们不敢喘息,因为景区最晚的售票时间是下午五点,关闭的时间是六点半。票价每人60元,乘车每人50元。我们没敢一点犹豫,赶紧买票入内。
观光车上,导游在一路解说。我们了解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称“西昌卫星城”,它组建于1970年,建成于1983年,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该中心是中国首个完成200次发射的航天发射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纪录。导游自豪地说,从“1”到“100”,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时32年,而从“100”到“200”仅用了6年的时间。
在参观平台,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两座巍峨的发射架,目测有二三十层楼的高度。导游用专业的知识向我们介绍了发射塔各部位的构造和功能,我们只能听懂一二。导游告诉我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关于选址的问题,导游说,西昌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该地区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全年晴天时间在300天以上。
导游还向我们介绍,最近一次的发射是在2024年5月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最后,导游向我们列举了几个国外卫星发射成功的事例。她说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既可以为我国增加外汇储备,又可以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振民族精神,扬我国威!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一张免费的个人照。
这个时段参观的时间本来就短,不巧大雨又来催赶,我们只好上车掉头返回。我在车上戏谑道:“这西昌少有的雨天,咋就让我们这几个人赶上了?”车上有人在不停地惋惜今天的门票和车票,我笑着说:“咱这是为国防事业做贡献了,应该感觉值得!”
诚然,自然界有不期而遇的风雨;试想,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不也总是暗流涌动,险象环生吗?
这里我为我的国点大大的赞!!
作者简介: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百余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现为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