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生首都经贸大学法学研究生,鲁迅文学院92级学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网特聘文化讲师,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诗词里的山东”主讲,山东老年大学《诗经》课教师,济南市府学文庙、济南市图书馆文化讲师,济南老年人大学《诗词创作与赏析》《古典文学基础》课教师,举办社会教育讲座500余场期发表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等千余篇。
说到七夕,你会想到什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情人节?可是自古七夕就有一个习俗叫做“乞巧”。那时候女性没有工作机会,纺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每年七夕女孩子们就会向织女祈祷,希望能够传承到她的好手艺,让自己心灵手巧,绣的花更美观,打的结更漂亮。时至当下,又一年七夕来到,我们所需要的可能不再是那一方小小的织机,爱好文学的女散文家们在子辰老师的引领下一同阅读吟诵《诗经》,这算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乞巧”呢?我们对于“巧”的信念,对“乞巧”的坚守,不也是一种女性力量的彰显吗?
2024年8月11日,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的会议室里传来子辰老师悠扬婉转的古风唱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曲毕,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大家兴致很高,子辰老师一句一句教给我们,大家一起唱起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近几年子辰老师做了很多场讲座和分享活动,其中涉及《诗经》的就有几十上百场,在老年大学也开了《诗经》课,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携手跟着子辰老师踏上《诗经》之旅吧。
本期活动由山东女散文家沙龙副主席王力丽主持
一、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子辰老师从解字释义入手,给我们讲解了这首《木瓜》的主旨,古往今来的说法居然有七种之多,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子辰老师也说学习诗经把握的原则是诗无达诂,没有通达或者一成不变的解释,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但同时,也要把握另一个原则“知人论世”,避免随意附会。
“我们都听过一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实际上把诗歌变成有声语言对于学习诗歌十分重要。这首《木瓜》,我们可以试着带上感情朗诵”。
说做就做,王鹤鸣情感饱满的为大家即兴朗读了这首《木瓜》。
二、兼葭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隔。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兼葭》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了,我们跟着子辰老师一起唱诵,更觉这首诗的美好难以言表,这首诗中间只变换了六个词,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大美之景莫过于兼葭,大美之人莫过于硕人。从《硕人》中走出了一位‘千古美人’”。
三、硕人
诗经•国风•卫风【先秦】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道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棋德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震藏藏,鳣鲔发发。葭英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揭。
这首《硕人》是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诗中写到: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手像春荑美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据说此诗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例如: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汉书•外成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构建了诸多的文学范式,共收录诗歌305篇。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是诗经在内容上的分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比、兴,赋指平铺直叙,比即比喻, 兴指先言他物,再借助联想引出作者要写的事物。
《诗经》的第一篇《关雎》,用的就是兴的手法。
说做就做,王鹤鸣情感饱满的为大家即兴朗读了这首《木瓜》。
“大美之景莫过于兼葭,大美之人莫过于硕人。从《硕人》中走出了一位‘千古美人’”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之前普遍认为《诗经》生僻字太多不好学,枯燥乏味不愿学,而子辰老师用唱诵的方式、用节拍诵读法,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诗经》的韵律美,也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现场讨论十分热烈,大家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再开办一期唱诵《诗经》的活动。
子辰老师问大家《诗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诗经》是我们精神之美的底气,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昨天去潍坊参加 “新青年音乐节”,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许巍演唱的《蓝莲花》。这首歌为玄奘取经而写,却成了激励很多人的精神灯塔,其中的歌词“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或许大多数人都未曾意识到,它虽以民谣形式呈现,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其实许多歌曲的歌词都巧妙地借鉴了《诗经》等古典文学,从中汲取灵感。
比如鲍勃•迪伦,这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常被与我们的《诗经》《楚辞》相提并论,展现出了跨文化的共鸣。以他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荡》为例:“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称得上男子汉?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才能安歇在沙滩上?一座山要耸立多少年才能够被冲刷入海?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把它翻译成《诗经》体大概就是:彼君子兮,道阻且长,维以不永伤,燕燕于飞,在水一方,维以不永怀,将之永矣。耿耿不昧,陟彼高冈,云何吁矣,云何吁矣。
《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他的精神偶像是中国古代的寒山。寒山的诗词意境深远,其中一句以现代语言转述“你的身体,问你的影子,咱们去哪儿?”就是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
这一切,都是我们精神之美的源泉,是文化自信的坚实支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诗经》等古典文化的阅读者和传播者,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惠及更多人。
主持人王力丽做结束语:子辰老师裙裾飘飘、长发雾鬓云鬟,有着端庄贤淑、婉约典雅、秀外慧中的古风之韵,用《诗经.郑风》的一句诗“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来形容恰到好处。
今天子辰老师为我们打开《诗经》列举了无数种方式,虽然仅仅开启了一扇窗,就让我们领略了《诗经》五彩斑斓、琳琅满目的丰盈和饱满。生活、恋爱、婚嫁、闺怨、友情、送别、行役、狩猎、农桑等包罗万象,特别是音律之美让人惊艳和称叹,子辰老师一曲悠扬婉转、低回动听的《秦风.蒹葭》如天懒之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诗经》是一部流传千年的经典,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是自由生命的放歌 ,爱情追慕的欢畅,人性饱满的释放,率真随性的飞扬。既有高贵典雅的庙堂称颂之作,也有男欢女爱生离死别的日常烟火气,还有人与草木鸟兽虫鱼的祥和气象,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强烈的共鸣和会意的共情。
主席:刘君
副主席:王力丽 刘东妮 刘秀平
秘书长:刘东妮
编辑:任延红
摄影:王树芳 方宏轮
都市头条
京都书画艺术网
编审/徐学胜
主编/王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