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挑起蔬菜产业“金扁担”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德安庄村架豆角喜获丰收。
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德安庄村架豆角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枝架上挂满嫩绿的豆角,长势喜人。菜农们动作娴熟地采摘成熟的豆角,随后把豆角成袋打包,等待装车运输,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今年种植30亩架豆角,主要销往辽宁盘锦、鞍山及北京等地,效益不错。我们村现在种植的架豆角有8个品种。”德安庄村党员邓海玉高兴地说。
“银窝沟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走出‘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能收益、群众得实惠’的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坚定了当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银窝沟乡负责人说,德安庄村全村种植架豆角500余亩。

图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德安庄村架豆角基地一角。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银窝沟乡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依托适宜架豆生长的地理环境及区位优势,把架豆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产业支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种植,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架豆种植“架”起了群众增收致富路。
据悉,围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稳步前行,着力打造生产、经营体系更加完善,综合生产、市场竞争、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突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群众就业增收效果更加显著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做优蔬菜产业链,发挥毗邻京津、生态良好、气候适宜等优势,按照“裸地菜提品质、设施菜扩规模”的思路,坚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规模化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