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来潮,发此文,感谢老友。
序言
徐徐清风 坦荡心胸
得知龚如仲先生的第八本书《清风徐徐》即将出版,我高兴非常。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龚先生淡定地每天笔耕不辍,写了许多诗文,又到了汇编成集的阶段了。这本新书的书名曰《清风徐徐》。依我愚见,盖清风者,其寓意为高洁高尚、刚正不阿、儒雅脱俗也。这本书和龚先生以前出版过的那本名曰《悠然时光》的书遥相呼应,共同表达了作者坦荡、豁达的心境。我有幸对这集文稿的先睹为快。读完全书后,我感到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拂我全身、畅我心胸,立马让我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
说心里话,当龚先生郑重地请我为他新书作序时,我有点儿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觉得勉为其难。因为我既非名家,亦非名人,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东西。更何况,老友龚先生退休前一直身居大公司老总的高位,一位在商界颇有名声的人物,让我为他的书写序,难度不小。但我又一想,老友之盛情是难却的,更何况我一直是龚先生作品的受惠者和忠实读者。于是,我大胆落笔了。
思绪一下子把我带到了三十多年前、他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当年我去他位于康州的公司拜访,他是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海外大公司的总裁,手头上掌控着几千万美金的使用大权,同时还是北美市场上纸浆纸张的超级大买家。按常理,他看上去应该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然而,当我们在他位于康州斯坦福市的办公室里见面时,他一点官商架子都没有,相反给人以儒商之感,他的睿智、谦虚、稳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次见面之后,他和我就各忙各的,不经常碰头,但彼此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年纪相仿,他和我几乎是在同时“退出江湖”、开始颐养天年的。闲下来,彼此都有了时间,我们反而增加了见面的机会。见面后,除了叙叙家常,更要小酌一番。我去过他位于新泽西的高层寓所。其客厅宽敞舒适,从硕大明亮的玻璃窗向外远眺、近观:纽约与新泽西交界处的华盛顿大桥清晰可见,周边满眼一片苍翠,景色赏心悦目,这也许就是能让他灵感不断、作品多多的原因之一吧。
人在退休之后,不可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却应该对社会作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就这一点而言,龚先生与我是共通的。龚先生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而我投身于社会服务的行列。由于我祖籍浙江绍兴,于是我在纽约创办了“美国绍兴同乡会”,担任该会会长二十余年,为广大乡亲服务。卸任后是绍兴同乡会的终生名誉会长。与此同时,我接受“美国上海同乡会”的邀请,担任上海同乡会董事会主席一职,展现出另一番天地。2020年,在同乡会成立二十周年年庆之际,我们决定编纂绍兴同乡会二十周年纪念册,曰《我们是个家》。我请龚先生为纪念册作序,他随即写出了题为《乡缘,情缘,亲缘》的序言。龚先生所写的序为纪念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龚先生还特意为会刊赋词一首,名曰《望海潮•会稽情》。
我特别钟爱他写的这首长短句。诗人用寥寥几笔,生动、真实地描绘了我故乡绍兴古城的大禹陵、兰亭园、山阴府等景致,也写到了夏帝大禹,书圣王羲之,侠女秋瑾和越王勾践等历史名人,把绍兴的人与事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诗人文学功底之深厚,历史地理知识之渊博。
2022年十月某日,我家的一盆昙花忽然在晚间怒放,我喜出望外,随即微信昙花盛开的照片给龚先生,并请他为昙花赋诗或词一首。次日清晨,我就在微信上读到了他所写就的一首《簇水•昙花情缘》,诗人将昙花的典故讲述得情意绵长,凄婉动人,足见作者构思巧妙、意境不凡。
读罢《清风徐徐》文稿,我感到这是一本题材多样、结构严谨、表达凝练、言简意赅的好书。书中的诗文反映了生活,寄托了情怀,让人读后可与作者同享优雅、淡然和宁静。我十分欣赏作者所说过的一句话,即“与其天天过年,茅台万盏;莫如对坐清谈,龙井一杯”。
这几年来,龚先生尽情于舞文弄墨间:他写古诗词,写现代诗,写英文诗,而且还用他那专业的英文播音水准朗诵了不少英语诗文。他不仅自己笔耕诗文,而且还为多家中国本土和海外华人文学社服务,积极地编辑诗文,为爱好古诗词的文友作宣传、当伯乐。他获奖无数,同时他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资深顾问,奥地利英文网SINOPRESS特聘专栏作家,海外华英文学社总顾问,北美翰苑古诗词社社长兼总编。
从龚先生言谈话语间,他多次发出明显的信息:无论是总编辑、总顾问,或者是“大诗人”、“大作家”,这一切都不重要,在他的眼里,写作既不图名,也不图利,不过就是图个愉己悦友、打发光阴。而在龚先生的内心深处,他讲究的是文如其人,为人就该当诚厚、诚信、诚恳。就龚先生的处世而言,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这八个字:徐徐清风,坦荡心胸。我想,淡然、坦然、悠然,这就是龚先生舞文弄墨的境界。
我为有龚先生这样一位友人感到骄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龚如仲先生在海外孜孜不倦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可嘉可颂。
在此序文结束前,祝我的好友龚如仲先生明天谱写出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陈莲青2023年3月16日于美国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