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与日本人谈水产合作
冯国庆不知道二十九连的领导们正在酝酿一个计划——撤销渔业队,把湿地改成稻田,这是和前代连长和现吴队长完全不同的思路,他们给师部算了一笔账:由于河水干涸和兄弟连队及苏联过度捕捞,鱼的产量逐年减少,去年和今年一共打了一万多斤鱼,按平均每斤三毛五计,两年的渔业产值才三千多元,还不够渔业设施的投入和职工工资,因此,建议撤销。而假如改成水田,每亩得有五百元投入并且第一年没产量,可第三年后就能保证每年亩产一千两百斤,按每斤两毛计,每亩产值就能达到两百多元,五年回本。最主要的是它符合国家以粮为纲的战略。打上去的报告师部就批了下来,就等着公布,这时候付政委领来了一伙日本人。
“这位是小林光二先生和他的日本专家。这位是我们二十九连的郑连长和他的团队。这位是代连长——他以前是这个连的连长,我们日本朋友的介绍人。”付政委简单地向双方介绍,又指了指自己的随行人员,说:“日本朋友已经对咱们师的渔业情况做过调查,现在请小林先生谈谈他们的想法。”
这是在旧历年最后三天的一个下午,插队已有一年半的知青们有的已经回家过年,可这得有理由请假,因为边境还处在备战状态,就闹得人心惶惶,冯国庆也想回北京,却舍不得乌红,正犹豫就接到了开会的通知。
小林光二是个日本的退伍军人,才三十多岁,看着年轻干练,他用中国话说:“我是日本对中国投资项目的代表。中国有句话叫‘农林牧副渔’,渔摆在最末位,可在我们日本渔摆在首位。日本的渔业分远洋、近海、沿海捕捞和海水、淡水养殖、种植及鱼产品加工六大门类,在科研、技术、产量、质量和经济价值上都居世界前例,贵师是建在湿地上的农场,建议也把渔业放在首位。”
没人怀疑日本产品的质量,付政委说:“好啊,您说来听听。”
“首先是渔业的品种,日本研发了好多好品种,它是核心机密,不能扩散。可是我们可以帮助你们研发本地特色的好品种,以形成国际竞争力,专利可以属于日本,中国要长期购买;也可以属于中国,可中方得出研发费用;也可以是日中合作,这得看商务条件。”
原来对方是来卖方案的,付政委显得财大气粗,说:“钱好说,只要你们做出可研报告和经济测算,有价值我们就投资。”
“第二是渔业设施, 主要是渔场,鉴于中苏关系和界河的情况,建议贵连把所辖水面尽可能改成鱼塘,就不会靠天吃饭,其核心是建一个大型冷库,沿江包括苏联的渔船都会到这边来交易,也能调剂余缺,为将来深加工做准备。”
苏联的渔船到我们这边卖鱼?两边正对抗,付政委说:“我们没有冷库,因为产量小且缺电。”
代连长插嘴道:“日本的冷库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和深水制冷,多产的电用于冰蓄能。”
“第三是渔业经济,它包括一次水产、二次水产和三次四次水产。”
付政委一拍手,说:“小鬼子,”发现自己语失,赶紧说:“对不起,你们日本人把事情都想绝了!”
小林笑笑,他知道中国人是怎么骂日本人的,说:“我拿农业做比方:一次农业就是庄稼,产量有限且价值不高,都说谷贱伤农,粮食贵了人就消费不起,相关的东西就会跟着涨价。渔业也一样,我知道中国有些城市长年吃不上鱼。”
付政委说:“不瞒各位,吃饱在中国就不容易。”
“二次农业就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比如把大豆做成豆油,价值就提高很多;把白面做成各种点心,价值就提高了数倍;日本对水产的加工能做到‘零垃圾’,鱼骨鱼鳞都是好东西,鱼下水还能喂鱼,其价值不可估量。”
付政委瞅瞅郑连长,他刚批准了把沼泽地改水田的计划,可是还没落实钱,从效益上看不如做渔业。
“三次农业就是把历史、地理、民俗、山水、气候、民居和景观种植相结合,做成旅游项目。三次水产也一样,日本有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目前中国还没有;日本有世界上最漂亮的滨海城市,中国滨海城市的房子有的为了避晒窗户都不看海,价值降低了许多;日本有海洋世界、水上乐园和各种海洋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医疗、运动、养老项目,中国基本没有;中国不是不需要,也不是消费不起,而是没有。我看了三江地区的自然景观,虽然比不了海也有自身的特色,能做成中苏蒙日韩五国之间的旅游项目。”
付政委想:“以目前中国与邻国关系还不现实。”说:“既然如此,日本商界的朋友愿不愿意在我们这儿投资啊?”
代连长立刻介绍,原来与小林先生同行的四个日本人包括了四次水产的产业链。
小林沉默了一下说:“中国是个人口和土地大国,没有人不看好中国的市场。中国为什么鲜有外资企业?主要因为你们在准备打仗和对外国投资没法律保障,新中国建立没收了好多外国资产,对本国的私人资产也加以剥夺,就让外商望而怯步。”
这就是中国的实情,中国就是要消灭剥削阶级,包括除了国家以外的一切资本,付政委说:“也不尽然,代连长和你们不是合作得很好吗?过些天苏联就会派人来考察。”
小林说:“我再说说四次农业,就是用农业下角料代替部分材料和能源,比如秸杆就能做成酒精、也能做成建材,就会节省石油和木材的开采。水产也一样,江河里有大量矿物质,水温就是很好的能源。”
一涉及到新能源和新建材,在座的中国人就弄不懂了,东道主郑连长这时才说话:“如果我们只出地和人,不出钱 和贵国搞渔业合作——放手让你们干,我们只要部分经济效益,你们愿不愿意?”他想:“我非得搅黄它。”
代连长问冯国庆:“你没跟领导说?”
冯国庆说:“没敢。”
代连长说:“春和,你的意思是让日本人承包呗?”
付政委知道这就是代青山和日本合作的方式,经过大半年的探讨在政策上行得通,不用投资也安全,说:“就用你和他们的合作方式,中日双方成立联合公司,确定各自的股份比例,我方以自己应得的产品来偿还日方的投资,最后这企业是我们的。”
这就叫“债转股”,别说中国人没见识,小林和随行的四个日本人日语一番后说:“各位领导,我们的投入除了钱、还有专利和品牌,比如在中国茅台酒就卖得贵,而品质差不多的酒就卖得贱。”
郑连长轻蔑道:“不就是牌子吗?文化大革命我们砸了很多,没啥用。”
在座的日本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牌子是产品的符号,企业的生命,中国人就是这么毁坏本国经济的。
付政委猜出了对方的意思,说:“我们诚心跟贵方合作,这样,我们二十九连出整个渔业队,你们算值多少钱都行,这是我们和日本合作的第二个项目,希望能成功。”就叫郑连长和代连长出来说话。
在会议室外走廊付政委问他的两个下属:“你们看咱们占多大比例合适?”
郑连长说:“咱们把湿地改成水田不是每亩要投五百块吗?让他们出五千,宁可要跑了也不能要少了。”
代连长说:“以我现在的身份,说话好像不合适。”
付政委说:“有什么不合适的?你不是我的兵?不是共产党员了?品牌价值我不懂,但向日本交点学费还是应该,这样,我给你们两一道底线,和他们合作三千亩鱼塘及加工厂,日方投资不应低于我们沼泽地改水田的投资,每亩地五百块人民币。”
代连长在心里一算,才一百五十万,说:“他们会提出一个条件,得冯国庆作为中方代表。”
付政委记得那个研究赫哲密码的,说:“他好像就在渔业队?”
代连长说:“他目前还是渔业队副队长。”
,付政委瞅瞅他的两个下属,知道这里肯定有故事,说:“只要不丧权辱国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