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老干部发难
就这样,冯国庆和乌红送走了那两个差点被冻死的苏联大兵,冯国庆说:“咱们不要他们的手表好了,救他们冒着政治风险,要了他们的东西就变得目的不纯了。”乌红把那副金光闪闪的手表戴在冯国庆手上,说:“可能咱们干一辈子都买不上这块表。你以为我贪他们的东西?如果有人救了我一条命我恨不能倾其所有。我是给你要的,这才像新郎官的样子,以后你就说是你父亲送你的好了。倒是那个步话机不该要,有‘特嫌’。”冯国庆说:“这两样东西都不该要。”就把手表和步话机藏在了泵房,说:“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真不应该打,让资本主义国家看笑话。”
二月二龙抬头,代连长派车来接冯国庆,说和日本方面合资三江渔场的细节已经敲定,那边已经派人来了,马上就要签合同,请他过去过节,这简直太好了。冯国庆要带乌红去,乌红说:“咱们俩没正式结婚,出双入对不好。”就跟斑点狗花花说:“跟你哥说再见。”花花就说:“汪汪。”
冯国庆到了水利连的俄罗斯风情街,他发现年和日子没关系,这里天天过年——他们已经不做各连的生意,专门哄兵团的老干部开心。人老都好热闹,这儿里里外外都张灯结彩;人老了都怀旧,这里的大门、广场、门厅、走廊,但凡公共区域都是老农垦的照片和旧物件,照片上的中年人就是现在的老年人;人老了都爱看戏,这里就轮流请地方和兵团的演员来唱“折子戏”,包括南腔北调的歌舞,好些不愿意动的老干部为了听一首家乡小调坐专车过来,一来就会住下,有的干脆就不走了,他们的老伴和儿女也会跟着来;人老了就愿意找老伙伴,就经常会这个来了那个跟着来,兵团的地方的都有,圈子会越扩越大,这里就搞起了例如:老南泥湾、老抗联、老铁道兵、老抗美援朝、老农垦专场,又是做报告又是出书搞得还挺正规;人老了就多病,没关系,这里有专门的卫生所,专攻老年病,看牙是他们一绝——和佳木斯一家全国有名的牙科学校合作。牙这东西看过一次就得不断看,看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直到把满口牙拔光,换上假牙还得看。再加上吃得好住得舒服,主要是老干部们都有钱,找个理由兵团就给批钱,这里的生意就特别好,也是赚得钱除了给日方全部上缴,大伙在这里怎么消费都没毛病。
冯国庆参观完对代连长说:“您也不是搞水利呀?您这是抢了干休所的生意?”
代连长说:“我这是曲径通幽,他们不少买电器,还动员原来的单位买,老干部家家都有了冰箱,这在北京得外交人员的家里才有,再不就得有海外汇款凭票买,我还在动员他们买录音机,中国早晚进入电器时代。”
“您也没做过生意呀?对买卖这么在行?”
“我挨过饿,当过盲流,经常扒着窗户看有钱人家的生活,就发誓一定要当有钱人。”
他还真成了有钱人——继承了日本岳父十万块,现在挣的钱又会换成物资发到日本变成钱再投回来,这家买卖的股本已经由十万增加到二十万,人真可能苦尽甘来,也是物极必反,不能穷人富人永远不变。冯国庆说:“您原来是贫下中农,现在是资本家,不怕将来被批斗啊?”
代连长也不生气,说:“苏联有个笑话,当时在台上的赫鲁晓夫带着他老妈参观了他的豪华别墅,好多佣人、豪车和古董,他老妈问:‘孩子,这是你的?’赫鲁晓夫说:‘是的,母亲,是您儿子的,您可以尽情享受了。’他老妈说;‘共产党来了可咋办?’。”
他们说话时那个日本青年小林光二也在,这么复杂的中国话他都懂,说:“是啊,共产党来了可咋办?”
一位老共产党员、离休的兵团首长姜政委推门走了进来,用拐杖笃笃敲着地问:“小代,听说你们二十九连打算跟日本人合作搞渔场?”
代连长赶紧让座,倒上茶,说:“姜老,天冷咱们室内只能打乒乓球,天暖后就能在外面打门球了,我们也会做个高尔夫练习场,有的老干部想打篮球,肢体冲撞容易受伤;还有要踢足球的,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小伙子。最适合您的运动是打太极拳,我会安排人教您。”
姜老指指屋里另外两个人:“他们俩是谁?”
代连长介绍:“我的技术总工,小林。我朋友,冯国庆。”
“你们好。”姜老神秘道:“你们听说了吗?二十九连跟日本人这两天就要签约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都不跟我商量,真是人走茶凉。我跟六师鲁师长、付政委说了——他们原来是我的兵,我说:‘你们忘了当年日本人是怎么屠杀中国人的啦?咱们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死了几千万人才赶走小鬼子,你们又想把他们请回来?我就不说你们卖国啦,我坚决不同意!’嘿嘿,他们都怕我。”
这就叫“节外生枝”,姜政委是老红军,曾经在战场上枪毙过逃兵,他生气谁都得小心,代连长瞅瞅小林,问:“您老不是要到兵团医院检查心脏吗?我已经安排好了车。”
姜老说:“他们会在你这儿签约,我就是不走。”
代连长说:“姚老等您下棋呢。”
姜老起身道:“有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在,这个国家就不会变修。”用拐杖敲着地走了。
姜老走后代连长刚要向日本商务代表小林解释,护士又用轮椅推进来一个老干部,那人问:“老姜呢?我正找他下棋呢。”
代连长给护士使眼色让她赶紧推他走,说:“姚老,他去找您了。”
姚老被推出去又推了回来,说:“青山,听说你在卖日本电器?”
这老头屁股下坐的就是日本货,能爬楼梯的电动轮椅,代连长说:“因为苏美的封锁,咱们国家好多高精尖设备都从日本进口。”
“不行,坚决不行!”姚老气得下巴上的胡子乱颤:“我们在南泥湾开荒靠什么?一双手,牙缸、洗脸盆都是工具。毛主席说:‘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硬是开出了一个米粮仓。就是在北大荒条件好多了,我们也不靠苏联的设备,全用国产替代,苏修也休想卡我们脖子。可是你们,崇洋媚外,录音机冰箱洗衣机都买日本的,将来要合作的渔场也全用日本设备,日本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想在市场上得到?没门儿。”
代连长瞅瞅小林,刚才没解释清楚现在又出现了问题,日本人会奇怪在中国办件事怎么这么难?毕恭毕敬道:“姚老您不了解,没外国投资中国的发展就慢,日本和咱们合办渔场不光投设备,还投技术,产品、品牌、还包销——全换外汇,就会大大增强咱们兵团的实力。”
姚老对屋里另外两个人说:“他这是买办思维,我下棋去,你们给我看着点。”就被护士推走了。
要签约了杀出这么两个人,代连长好懊丧,小林还安慰他:“青山君,我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了,没关系。”
代连长说:“他们俩已经退了说了不算,咱们的合同可是通过了师部领导同意的。”
“什么事情通过了师部领导啊?”鲁师长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认识冯国庆,不认识日本人小林光二,说:“你说的是跟小鬼子的合作?”
代连长指指小林,说:“他,他就是小鬼子,签约代表已经到了佳木斯,正往这边赶呢。”
鲁师长瞅瞅这个其貌不扬的日本人,说:“满州国人习惯叫他们‘小鼻子’。合同我看了,对双方都有利,可老干部们闹起来了,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付政委正安抚他们,他们都手眼通天,一个报告能打到中央,和他们讲不得理,这件事看来得从长计议。”
小林光二说:“鲁长官,青山君,合作的事情我看还不成熟,就以后再说吧?”
冯国庆在一旁急得不行,说:“小范围做点试验好吗?成功了再扩产。”
鲁师长说:“这个想法好,你们可以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