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昌到宜阳
文/谷百川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4年08月18日 河南)
近日暑天,我常独自开着雅迪三轮电动车,去到南环路树荫下乘凉。这里车少人少清静凉爽。一天下午,我在南面慢车道上,看见一位年约古稀的老太太,圆脸,花白短发,面向车后坐在一辆小型三轮电动车上,双脚踩着后踏板。车上,她右面平放着一根不锈钢拐杖。前面车座上空着。
我笑着问:“来这里凉快,在哪里住呢?”
她说,文兴水尚。
这时,一个老头双手拤着一嘟噜青青的野菜,从人行道上走过来,向老太弦耀似地笑着说:“今天收获不小!”说着就往车篓里放。
老太太说:“放路边,我把它择干净。”
老头就转身把野菜放在人行道边的水泥沿上,拍了拍手,理了一下向后背着的花白短发。我看他穿一身半新挺自然的休闲服,估计他是个退休职工。
老太太按着车扶手,慢慢下了电动车,右手拿起拐杖,右腿一颠一颠地小心翼翼走到人行道边,老头赶忙扶住她左臂,让老太太面朝北坐在水泥沿上。
我看那野菜,有马齿苋、灰灰菜、野茵芡,都挺嫩的,就提醒说:“别薅玉谷地里的野菜,有人家喷了农药。”
老头看了我一眼,笑笑说:“谢谢提醒。我采这是地头荒地上长的,不会有农药吧?”
“这不会。”我接着说,“听口音你们是外地人,老家是哪里的?”
“许昌。”
我吃惊地说:“这样远呀!在这里退休的吗?”
老头指了指老太说“俺老俩都是在许昌退休的。若不是闺女一家在洛阳,做梦也不会来到这里。”
从谈话中得知,老头姓宋。他与老伴年轻时都在许昌厂里上班。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参加了工作,在那里结婚生子,组成了小家庭,日子过得挺好。他们过得好,父母也不用担心了。女儿大学毕业后,与男朋友回了洛阳老家,两人都在单位上班。他们老俩退休以后,从许昌来到洛阳女儿家,尽管生活条件不错,也不能在女儿家常住呀。老宋和老伴原打算在洛阳买套房子,看了几处没有买。一是因房价太贵,二是小区在闹市内,终日噪音太大,不得清静。恰好听说宜阳正在开发,老宋就来到宜阳,走走看看,比较其优劣,选择比较合适的楼址。
老宋说:宜阳这地方挺好,山青水秀的。我看了县城的水晶城、洛河水岸花园,也看了碧桂园、环岛花园,最后才决定在文兴水尚买楼。这里一是交通方便,小区在直通洛阳的快速路口,开车15分钟就到洛阳了。再者,当时的房价每平还不到四千,比较便宜;三是环境好,北面紧邻滨河公园,南面有青山,有果园,还有龙王冲、寿安阁。洛河北面有香鹿山林带。南环路这一带清静安全,很适合老年人休闲。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来这里转一转,看一看。
我说:现在的人真的很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年轻人可以选择地方打工,老年人可以选择住处养老,只要有钱,周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是哩,是哩,核心价值观上说的自由平等,都要渐渐变成现实。
我说, 国家肯定会越变越好。可惜我们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宋说,不用悲观,我们还有儿子、孙子呢,他们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更文明。
老太太把野菜早择完了,眯着眼听我们俩闲谈。老宋把择掉的废叶、菜根撮到手里,送到人行道外边的土圪堰上。
老宋把择净的菜放进车篓里,扶着老伴坐到电动车后座上,然后他坐到前座上,向我招招手说:明天再见!就开了电动车,缓缓向西驶去。
这时,西山顶上的一轮斜阳,映照得大地一片辉煌。法桐的绿叶上像镀了一层金。渐渐远去的电动车上,老宋和老伴身披霞光,像夕阳下一幅美丽的剪影。
2024年7月14日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