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历藏记(二十):
川陕历史文化名城“三级跳”
刘志敏老师导读:(知识链接)广元市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茅以升先生称其为"古代著名的土木工程"。
7月29日是我们返程速度最快的一天,就像火箭加速度的那个阶段。我们穿越了川陕两省,朝辞四川绵阳,暮宿陕西临潼,其间643公里。中途,我们在四川剑阁服务区稍作了停留;到陕南汉中时,我们把车子驶离了高速,进入市区,又粗略地浏览了汉中的市貌。
一、遥望中国科技名城——绵阳29日上午,我们从晚上住宿的德阳市罗江区安州服务区出发,行程大约三十公里,导航提醒我们已是绵阳市区的位置。绵阳,也是中国众多城市中我想详细了解的其中一个。
之前我所知道的:绵阳是四川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当于我们洛阳在河南省的地位。另外,有别于洛阳以及全国其它城市的,绵阳是全国唯一被冠以“科技城”名号的城市。
因为刚出发不久,我们今天的行程又远,车子没敢在此稍有逗留。望着车窗外飞速逝去的远山和近水,我只能望“阳”兴叹了。怎么办?打开身边的电脑,恶补一些有关绵阳这座城市的知识吧!
关于绵阳准确的地理位置,百度告诉我:绵阳,别称绵州、涪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和南充市,南接遂宁市,西接德阳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陇南市接壤。
绵阳是一个历史悠久、古今辉映的文化科技名城。早在2200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建城,封建社会时,历朝历代均为州郡治所。绵阳地名何以有?神州山河有据循。和衡阳、洛阳等许多以山水命名的城市一样,绵阳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
我关注绵阳,还因为这里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说法一)。在李白众多的诗作中,我特别喜欢他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正是一首他怀念故乡的有名诗作。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的气场特别宏大,读来撼人心扉。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诗名家巍巍乎多如群山,但他却站在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度!
往事越千年,巴蜀科技兴。改革开放以来,绵阳赢得了“西部硅谷”的美誉,它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它又是四川省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二十多年前,在朋友的反对声中,我执意买下了第一台平板彩色电视机——长虹牌电视。让我产生心动的是那直击人心的电视广告词:“长虹,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长虹电视是由长虹集团生产的,集团总部就位于中国四川绵阳!这台电视机帮我了解了许多天下事,也让我见证了长虹的品质。二十多年了,电视机一直还在使用,绵阳这个城市的名字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二、蜀北屏障、两川咽喉——剑阁29日这天的旅途可谓远而紧张,我一改往日行进中半醒半睡的状态,心中莫名地亢奋,与其说是“近乡情更怯”的缘故,莫如说是因所经之地皆为历史上的热土,这里有“诗和远方”!
剑门关,是中国地理版图上掷地有声的名字。在服务区的介绍版面上,我们了解到:剑阁县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它因诸葛亮在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这里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
还是李白,他在《蜀道难》中有诗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诗句写出了剑门关的险要和易守难攻;杜甫闻听安史之乱结束,惊喜若狂,舞之蹈之,泼墨挥毫,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与杜甫同欢喜,还因为这首诗中提及的几个地名,串联起了他乡和吾乡。站立剑阁服务区所在位置,我仰望苍穹,极目远山,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当年“老杜”的心境。
剑阁县同样具有历史的悠久,自东晋置县,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县内有古关、古道、古柏。剑门关是国家5A级风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自古就是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剑阁是蜀道文化和中原文化融汇集聚的地方,又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热点地区,形成了厚重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关隘文化和民俗文化,使剑阁县成为全国文化名县之一。当我们驶离剑阁服务区的时候,我的内心陡然膨胀起来,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位负刀仗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守关英雄!
三、驻足汉王朝的发祥地——汉中汉中也是这段行程中我最急于停留的城市之一,不是因为它的大,也不是因为它的强,而是因为它丰厚无比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们驱车赶到汉中市区时,时间已是午后两点多钟。
汉中的城市名片告诉我们:这里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重要城市。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是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
汉中市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它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诸葛亮等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足迹。汉中市不仅是汉王朝的发祥地,也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武侯祠、紫柏山等,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汉中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连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这里有汉江和嘉陵江穿境而过。汉江是我钟爱的一条河流,三年前的抗疫期间,我曾写下了一篇名为《一江春水串两城》的文章。文中我写到了江城武汉,写到了秦巴明珠安康,也顺便提及到了汉中。这三座城市都是由汉江串起来的。安康,我曾去过数次;汉中,过去我久有向往意,知道那里有金黄的油菜花,是富庶的鱼米乡。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这里。
这天下午,驶入汉中市区后,把车停靠在了汉江边的道路旁,我们来到了南郑区汉中尤曼吉欢乐世界所在的位置。我们看到了园内耸立的摩天轮,还看到了不少的市民携带泳装准备入园游泳。我们在园门口没有入内,而是来到了附近的河岸边。那里建有混凝土结构的厅廊,廊长不短于500米,宽度当在20米左右,厅廊上下共三层。这是一处大型的敞开式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弯弯曲曲的楼阁。这里可供市民休憩、健身、娱乐等,也可以供人们登高望远。
天气燥热,我们登上顶层,江水悠悠,江风习习,让人顿生惬意之感。隔江而望,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市区一眼望不到边,汉中的城市体量岂是三两个小县城能比?望江厅上,我们和当地的老者搭讪,向他们了解三国时古战场的位置,问询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两个小时后,当我们离开时,那首著名歌曲的声音,仿佛从开足了音量的音箱里传出来,振我耳撞我心: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四、吾辈千里客,临潼道路长此文只写名城胜迹,车辆行经秦岭的过程恍若穿越历史,所见、所闻、所感,这里暂且不提。
当我们的车子驶上西安环城高速的时候,暮色渐起,天上飘下了濛濛细雨,城市的灯光像草原上燃气的野火一般很快蔓延开来。高速路上车辆密集,这里也变成了灯的世界、光的海洋。车行速度忽快忽慢,甚至还要停下来。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临潼服务区。一天下来,我们行程600多公里,正所谓路途迢迢,吾辈皆作了一次千里客!
陕西是我们的邻居,自然比较熟悉,对西安,对临潼,我还是略知一二的。临潼为区,隶属于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以东。从周秦到汉唐,它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历史遗迹众多,倘你阅读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你会知道,烽火戏诸侯、鸿门宴等历史故事都是发生在临潼的。另外,著名的秦始皇陵、华清池等也都位于临潼这地方。我们最不该忘记的,抗战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地也是在临潼的。
当我们双脚踏在临潼服务区坚硬的水泥地面上时,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想法:这一天我们的行程轨迹仿佛就是运动场上的“三级跳”项目:一跳、二跳、三跳。三跳连起的是四个点,它们分别是:绵阳、剑阁、汉中、临潼。虽然在每一个点位我们都没有过多的停留,但我们都在那里铆足了劲,享受了过程的精彩!
作者简介: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百余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现为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