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翠柳
一叶风摇动,莲蓬雨打惊。
鱼虾知九月,菡萏恰丰盈。
绝骨当丹凤,高姿见玉清。
斜斜才入手,灼灼总关情。
赏析: 《秋韵风荷》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的韵味风情图。
整体结构
全诗结构清晰,共八句,分为四联,每联两句,遵循了古典诗词的传统格式。从“一叶风摇动”的细微之处起笔,逐渐展开至“灼灼总关情”的情感高潮,整首诗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引领读者走进秋日的荷塘世界。
意境风韵
“一叶风摇动,莲蓬雨打惊。”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秋风轻拂、雨打莲蓬的秋日荷塘景象,
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惊扰之美,为全诗定下了
秋意浓浓的基调。
“鱼虾知九月,菡萏恰丰盈。”此联通过“鱼虾知九月”的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生物以灵性,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更迭;而“菡萏恰丰盈”则直接描绘了荷花在秋季依然
茂盛的景象,与前面的“雨打惊”形成了对比,更显其坚韧与生命力。
“绝骨当丹凤,高姿见玉清。”这两句以荷花的高洁之姿喻人,将荷花的“绝骨”与“丹凤”相比,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而“高姿见玉清”则进一步升华了荷花的形象,使其仿佛置身于清澈透明的玉清之境,更显其高洁与纯净。
“斜斜才入手,灼灼总关情。”结尾两句以人赏花为切入点,将情感融入其中。“斜斜才入手”描绘了人们轻轻采摘荷花的情景,而“灼灼总关情”则表达了荷花虽已至秋但仍能引发人们深切情感的特质。
修辞品味
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鱼虾知九月”的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生物以情感;“绝骨当丹凤”的比喻则将荷花的姿态与丹凤相比,形象生动。
对仗寓意
从对仗角度来看,“一叶”对“莲蓬”,“风摇动”对“雨打惊”,“鱼虾”对“菡萏”,“九月”对“丰盈”等,均体现了诗人对仗工整的匠心独运。同时,这些对仗也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鱼虾知九月”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不息;“菡萏恰丰盈”则象征了荷花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动词应用
诗中的动词运用精准而生动。“摇动”写出了秋风的轻柔与荷叶的灵动;“雨打惊”则通过“惊”字传神地表达了莲蓬被雨打时的瞬间反应;“入手”与“关情”则通过人与荷花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韵律和谐
全诗遵循了古典诗词的韵律规则,每句诗的尾字都符合平仄要求且押韵工整,惊(阴平),盈(阳平),清(阴平),情(阳平),阴阳起伏,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
全诗语言精练没有多余的修饰词藻却能以少胜多以简驭繁。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整首诗以秋日的荷塘为背景以荷花的丰盈与高洁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