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泽是我妻子的外甥,当然也是我的外甥。他前几年考入菏泽学院,今春又专升本上岸,可谓一喜。我想等他回来给他好好祝贺一下,他却旋即去了东营猪场,独自打工挣钱助学,不久又去了济南,干保安兼做中介。昨夜,微信发来他的一篇文章《归囊初满泪涟涟》,写他学业之余的打工经历。初碰社会,备受磨砺,其酸甜苦辣,一一诉诸笔端。读之,热血沸腾,热泪欲零,耳畔仿佛总回响着费翔演唱的一曲《故乡的云》,久久不能入睡。
张竞泽与其双胞胎弟弟张明泽小时候经常住在我家,故而跟我们特亲。他俩长得几乎一样,穿的又一样,所以我费了很长时间,才辨得清他俩谁是兄谁是弟,而他俩分开的时候,我还是常常弄错。这俩孩子很聪明也很顽皮,所以很讨大人喜欢,也很耗大人精力。他们幼小时,亲友们也喜欢逗弄他们,有时故意引逗他俩摔跤。时值冬天,这俩小东西穿着厚厚的棉衣,旗鼓相当,互不相让,最终双双一起慢慢倒在地板上,如两个憨憨的大熊猫。稍长,这俩活宝更会捣蛋。那年初春,朝阳初升,康王河边,嫩黄如梦,垂柳萌新,连翘初绽。早饭后,温文热情的快马兄如约开车而来,拉我们夫妇带这俩顽童到康王河公园游玩。刚到河边,我们正在指指点点地闲聊着,不知道那俩小家伙儿怎么就打闹着到了一旁水边的斜坡上。忽然“啊”了一声,扭头一看,其中一个滑入了水岸下。石砌的岸边上下陡直,水虽不很深,但往里不知深浅。我们赶紧把孩子拽上来,他的棉裤已经湿透。入水的是哪个,已经忘记了,只记得他担心大人训他,就胡说是另一个把他推下去的,另一个则赶紧辩解。另一次历险更令人后怕。那年暑假,明泽拿一枚一元的硬币在床上玩,不小心硬币掉进嘴里,滑进喉咙,卡住了。那天好像是那年最热的一天,我们闻讯赶紧带孩子去泰安市中心医院,费了很多周折才将硬币取出来,那上面已挂满了血。那次还是我的同学快马兄驱车相助,返程恰遇暴雨,汽车差一点被淹在低洼路段。在此,虽然有点跑题,但我禁不住还是要再次向快马兄致歉,再道声辛苦,再说声谢谢。
同许多孩子一样,由于少不更事,这俩少儿在学习上不能十分尽心。他们的父亲远在新加坡打工,所以父子见面多在梦里,后来微信盛行了,才转到手机屏前。因此,我们夫妇对他俩倾注的精力就多了点。他们上小学时,我就常常督导他们写日记,还教育他们多背些古诗文;上中学后,又请我的文友、本地著名女诗人、作家刘桂清女士给他俩辅导过有关课程,刘女士还颇为称赞他俩聪明认真。妻子则多在生活方面优惠照顾他俩。还不错,这俩活宝最终顺利考入了重点高中。但是,活泼好动的天性主宰着他们,他们的学习成绩总不如打篮球出色。结果,高考不尽人意。弟弟明泽超出本科线不多,哥哥竞泽则刚刚过线。即使如此,这哥俩仍然会捣,第一志愿竟然填报清华北大!最终,弟弟张明泽考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读本科,哥哥张竞泽去了菏泽学院读专科。
两人上高中前,我曾与他们专门坐下来谈我高中阶段的心得与体会,经验与教训。尽管我的高中时代与他们相差了三十多年。他俩上大学前夕,我们又重复了这一幕。我充分肯定他俩的优点,客观分析他俩的潜力,恳切指明他俩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并且告诉他们:苦难和挫折,对于有志者来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说什么,他俩都微笑着连连点头。
如今,昔日的娃娃一转眼已长成身高一米八多、体重一百八左右的帅哥大汉。他俩不仅在各自大学校园的篮球场上身影活跃,成为主力队员和核心,在各自的学业上也是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互相较劲。弟弟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出色的成绩,当上了学生会干部,去年还入了党,新近又接替学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但其志向还在更上层楼,目前正在备战考研,就连暑假也不回家,坚持在校苦读。哥哥则更是奋起直追,苦学备考本科,终于一考如愿。为了攒点学费,竞泽接着又只身到外地打工。在偶尔的视频或通话中,他们除了感谢我们夫妇的指导和帮助,还屡屡表示后悔当初没有全听我们的建议,把精力多放到学习上。现实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山大,所以只能加倍努力。离开家乡和亲人的怀抱后,这两个孩子如秋天的果实,渐渐熟了。
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寒门学子,孤身一人到陌生的城市闯荡社会,其难度可想而知。如今,大疫之后经济下行,普通人都深感挣钱越来越难,很多打工者都难以揽活,何况稚嫩学子!竞泽发来的文章是在干保安夜间值班时写成的。要知道,身边没有电脑,他可是在手机上抠字啊!而感情长河一旦决堤,其水势必然一泻千里。竞泽一口气就是两千多字,生动感人,刻骨铭心,迥异于以往他的作文。他说一写就停不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写出来了。若非知道其经历,我绝难相信此文出自他的手笔。时光如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很难体会到面临绝境的心情,很难体会到抉择的艰难,很难体会到坚持的可贵。这次磨难,竞泽不仅获得了一笔数目较为可观的收入,而且成就了一篇偶得的美文,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份可贵的经历。这一切,对他走好今后的路,都将大有裨益。有了“遍体鳞伤”的经历,就绝不会“无病呻吟”。竞泽的文字饱蘸着心跳和泪水,故而引发了我的心跳和泪水。
其实,这次并非竞泽初次打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在高中暑假时,他们小哥俩就曾给烧烤店端过盘子,常常一直干到深夜,等客人都走了,才疲惫不堪地回家。上大学后,竞泽竟然很快就找到了一份课余代卖快餐的兼职。节假日,日上三竿,别的同学还在呼呼大睡,竞泽却如平日一样,早已在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地忙活了。其间甘苦,唯有自知。
一个月前,亲戚家有添丁之喜,竞泽抽空回来凑场。宴席上见面匆匆,也不方便细聊,只谈了个近况大概。但这已经足以令我感动。我给他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在不影响工作和保证休息的前提下,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同时告诉他,我已不担心他的谋生能力,唯希望他注意自身安全——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
想起前几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黄灯著作《我的二本学生》。黄灯老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深刻意识到,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黄灯曾言:“我欣喜地看到,尽管年轻人的抗争夹杂了无数心酸,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哪怕处于压抑状态,在并不光鲜的布景中,依然呈现出了生命本身蕴含的创造本质。他们努力、认真、淡定,有着成人群体无法想象的韧劲;他们蕴含的巨大力量,足以迸发出各种可能。”竞泽升本后也只能算读“二本院校”,对黄灯这段话,他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应该能受到继续奋斗的启迪。明泽也应如此。
夜已经很深了。躺在床上,随着耳畔回响着的《故乡的云》,反复回味着竞泽的文字,我与妻交流着彼此的感受。我想到了“破茧成蝶”“破壳成蝉”两个词语。借用一下网上资料:破茧成蝶的意思是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用来比喻重获新生,走出困境。蝉,因其蜕壳变化的特殊性而被人们赋予脱胎换骨、复活再生的寓意。风雨之后见彩虹。经过完美蜕变,历尽艰辛,破壳成蝉,展翅高飞,一鸣惊人。于是,我想出了本文的题目。不过,我本意在于看到两个孩子继续努力高飞的过程,而非一定“一鸣惊人”。当然,如能做到“一鸣惊人”,将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也更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风景。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封面上印着这样两句话:“每一段经历,都可以成为新的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向上的攀登。”新学期行将开始,我偷个懒,借此良言,送给两个如蝶如蝉蜕变后的小外甥。
梦在前方,道阻且长。然而天更高,水更阔。
作者简介: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1967年4月生,山东肥城人。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