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献于大自然
文/董随堂
学着人走路,学的人唱歌,都是生命中的杰作
给时光看的并没有得到什么,给人看的得到了喜乐
人勤地不懒,符合所有规则。却不符合人性惰弱,唯一的解释就是刚愎自用
背弃了道义就背弃了人心,受到的理解是难为的肯定
光为别人着想的人,总是把牺牲当做光荣,承受着价值观的可能
受到理解的人都是走出去的能量,落到现实中的却是难得的公平
心受洗的和口受洗的,没有平分秋色的可能,最好停留于时光中等等
春常在是追求的可能,却失去了心魂所带给人的尊重
多人有多人的分明,少人有少人的不同,就是落实不到心灵
更深刻的说人前人后,只不过是脸面的分别,谁还承认洗涤灵魂的是眼睛
给光注入生命的工作,都是记忆光荣与羞辱的可能,就是分不出先前与末后是如何的辩证
区分开世俗也解释不开道义是如何的变证,因为心在哪里,哪里就是秤
与环境匹配只是徒有虚名,落到实处的都是环境的并用
先前的,末后的都是时间的分定,且不可用善恶平分,否则就产生许多不公
谁能把泥沙上秤,说成道德的标准,只不过是功用决定了财情
谁能解释文明,是通过价值所指定的显示,就失去了平衡
唯一可做的就是分解西东,地理与位置是明摆着的应用
取舍在于取舍的心,用在文明上就形成了互助的包容
给天空写诗的人就大胆的做出了估值
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
对应的是水泊智慧星给人的区分,用狭义解说广意的人性
形成大自然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功用,顶着压力,带着内情,为天地立命
道通人情,互通感情的乃是大自然所形成的包容。一万只鸟有一万只鸟的灵敏,何况人之高能
为尊为卑的都是人心,其实认同就成了俗雅共实的一种可能
逼出来的是形象,做成事的就只有人,大自然就像一张纸的应用
用一生去涂鸦各自的使命,最终都在包容中完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可见功用只是使命的一部分,时间建立在使命上和建立在的生命中,都是给大自然的一种尊重
死后为大,生而为乐,才是大自然的一种谐同
道不生不养,不死不灭,无善恶,无真假,无初无终,并行天地为空,落实真实感人
用语言表达是功能所产生的反映,用见证所区分的是为人处事,用生命所引领的是受益程度,用排斥的眼光看问题,就发生了斗争
非良禽择木,乃顺应生命所驱吉避凶所得的凭证
生命受大自然的保护,也受大自然的进攻,适者为命
进攻是为了平衡,平衡是为了适者常存
反其道而行之的是人,非物力不能利群,形成抗拒能量的核心
无意间就突变成了死亡的类型,归究给人为的凭证
其实,愚弄是非都只不过是为了什么,让小数人掌管多数人的命运,形成万众一心的心魂
得以存在的价值就失去了平衡,家国的杀戮就形成了历史的推动,最后适者而存
无大小之分,无善恶之分,无高低之分,无能力之分
只有国界之分,利益之分,权势之分,卑贱之分
心向往的是什么,就得到了什么样的牺牲,其余的便是失去心魂的百姓
无权无势无自由,早已卖给了世界,肯定与世界同命运
形成对比的人就对比出了心,归给大自然的就守住了心,归给世界的就失去了心
文明所产生的价值是本性的纯真,入得了世界的眼,认清了世界的魂,才为诗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举的是思想,沉下去的是心魂
现实与未来之间,只隔着一个故乡而已/
5月21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