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结束了广西桂林、阳朔和周围景点的游览,20日中午一点多钟离开桂林又返回湖南。按照行程应广大游客要求去刘少奇同志的家乡参观游览。由于路途较远,晚8点赶到刘少奇故里。由于刘少奇故居工作人员己下班,不能进到里边参观了。旅行社只联系到一名导游,由于天已经黑了,只好上到车上给我们进行了介绍。根据介绍了解了刘少奇的生平(1898.11.24-1969.11.12),曾用名刘作黄,湖南宁乡人,出生于花明楼乡炭子冲村。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为中国革命和建没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同年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1931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43年3月,他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新中国建立初期,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中,他先后担任党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平凡的就像海里的一滴水,看似可有可有可无。但是,若真没有了这一滴水,怎能汇成浩瀚的大海呢!所以,平凡的人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或是为着某一份信仰,或是为着自己的原则,或是为着自己的尊严…… 刘少奇就是一个看似平凡出生却有着不平凡人生的人。
我敬仰他,缅怀他同时又替他惋惜着、遗憾着。来到刘少奇的故居,已经是晚上八点。只见楼牌的上面写着苍劲而有力“刘少奇故里”几个大字,后面是仰视过去的阶梯,两旁是精神抖擞的葱绿树木,似乎映示着刘少奇坚强不屈的品格。但他却在普通人群中做着不平凡的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条件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无论在多么复杂而险恶的环境中,他总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独立把握方向,打开局面。他不愧为一位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时刘少奇在俄国留学,并在那时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
回国后不久,相继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参加五卅运动等活动,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在众多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使之使自己并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不断围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讲解员述到刘少奇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他高瞻远瞩、辛勤劳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勇于探索、善于探索,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主,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深信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要建树。他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特别是《论中国共产党的修养》和《论党》,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上的理论,在党的建设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讲解员讲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遭受很不公平的待遇,但他相信党、相信人民。始终坚持“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在1980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了他的名誉。历史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铭记着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继承他的遗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奋勇向前。即使刘少奇面对如此的屈辱,但他依旧相信党、坚持自己的民族信仰,认为人民、民族、国家没有抛弃他。那么他的民族信仰到底是什么呢?而信仰又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的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这并非只停留在物质方面的追求,而是更加的超出物质的精神追求。只有这种正确的精神指引,我们才不会糊里糊涂,走上许多的弯路,我们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但对于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的心灵,充溢着对物质的迷恋、崇拜与幻想。没有信仰的引领,过分的追求物质,在现实生活中不满于现在的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长期以往,必将给自己的带来不可预料的心理疾病。对其社会来说,生活的日益浮躁,为一点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体间的关系必将日益紧张。社会更可能也会有不安宁因素的出现。
根据介绍,一个国家主席竟以“烈性传染病患者”的身份被秘密火化。“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批判与陷害。由于没有进到刘少奇故居里面去参观,回到家中,我就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1966年冬,刘少奇被隔离与批斗;1967年,彻底与外界及亲人失去联系。1969年,重病中的刘少奇被裹在一床被子里,运往河南开封“监护”;同年11月,含冤逝世。短短几年,刘少奇的几十年的辛酸痛苦时光远远比不了这几年。是叫人多么的寒心啊!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他的不平凡的事迹将会深深的在历史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我敬仰他,缅怀他同时又替他惋惜着、遗憾着。刘少奇故居是一处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圣地。故居周围的景色宜人,环境清幽,让人心境平静,思绪万千。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历史会对每位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我们听完讲解员对刘少奇一生的介绍,天己经黑了,又立即驱车离开了宁乡县,返回韶山韶韵宾馆住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