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友”
一生中始终有这四种朋友相伴,就是莫大的幸福。
一是书友。生活中,无论境况如何,只要有书相伴,就不会感到孤独和绝望。如果再有一两位谈得来的书友,相互介绍最近读书的收获,聊聊马王堆帛画的寓意,谈谈河图洛书的文化价值,交流一下读书的心得和感受,争辩一下对某本书的内容或作者的不同看法,哪怕争论不休,也是一种乐趣。如果有了某一点的认同或者取得了一致的观点,那更是莫大的快乐。
陶渊明有诗曰: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哪怕生活艰辛局促、住房简陋狭小,只要有书友相伴,那就是赏心乐事,谈笑未必有鸿儒,往来只要有书友,这日子就有了滋味。
一是文友。爱读书的人,大多有写作的爱好。写了就希望发表,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无论能否发表,有文友谈谈看法,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这种讨论的过程,是观点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它本身就体现着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是知识的记录,是情感的凝结,是文明的载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和文友谈自己的文章,如数家珍,洋洋得意,不亦快哉;评文友的作品,就像语文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先肯定再否定,评头论足,居高临下,不亦快哉;自己有文章发表,必定向文友炫耀一番,听听文友的夸赞,不亦快哉;看到文友的文章发表,祝贺之余,未免有些许失落之感,后悔于自己的懒散,便执笔兀坐于案前,冥冥然不知如何落笔,此之时也,神游于思维的神秘之境,生活的烦恼、身体的不适,全然烟消云散,悲欢皆无,宠辱偕忘,不亦幸甚至哉!
一是棋友。有一两位棋艺相当的棋友,隔三差五的杀上几盘,感受一下苦心孤诣的谨慎小心和陷入困局的无奈憋屈,体验一把杀伐决断的酣畅淋漓和获胜后的满足与得意,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孟子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当年上学,不那么专心致志,如今下棋,倒能够聚精会神。
梁实秋先生说:“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 反过来说,如果对方杀了你一大块,或是抽了你一个车,在那里洋洋得意地炫耀,你也不妨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无动于衷,就会让他的快感消解大半。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 在那些事业心极强的人眼里,下棋当然是“无益之事”,太耗费时间。但它也有许多益处。对于年轻人而言,下棋可以培养他的观察力、判断力、执行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增添了生活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脑力运动,可预防老年痴呆,没有风险,没有负担,安全又经济。
在这个充满争斗的社会里,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不如在棋盘上多吃几个子;与其招摇撞骗,还不如在棋盘上抽上一个车。
一是茶友。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我要加上一句:有好茶,和茶友一起喝,是一种享受!
知堂先生说:“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我等普通人,偶得一罐好茶,如若独自享用,深有“锦衣夜行”之感,虽然视觉嗅觉味觉的享受仍在,但心理上的快乐便大打折扣。和朋友分享快乐,快乐便会加倍,国人一遇喜事,便置席请客,其理也在于此乎?
与茶友吃茶,无贫富尊卑之别,无名利得失之虑,眼观茶色,鼻嗅茶香,舌品茶味,心态平和,气静神闲,此无乐之乐,其乐何如哉!
王勃《滕王阁序》有云:“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
“四美”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也;“二难”者,难得之贤主、嘉宾也。人生有上述“四友”交游陪伴,可谓“四美具,二难并”,亦不枉此生也!
2024.8.20.于银川望云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