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歌
文/ 刘风雷
歌声随生活荡漾,歌音伴生命成长。即使非能歌善舞之人群也喜欢歌,笔者即是一例,但因嗓音不佳,故而只爱听歌,不爱唱歌。
从孩提时代到如今的古稀之年,自己耳闻的歌曲有千支,有万首,其中自己喜欢的歌不在少数,这其中又有一部分歌令自己记忆犹新、终生难忘的,堪称“最喜欢”的歌。小学音乐老师教唱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是童年记事以来第一首令我喜欢的歌。待我上初中后,获知抗日战争时期创作演出了堪称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共分为8章,词曲包容了黄河之怨、之愤、之怒等多种强烈情绪,震撼人心,激起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抗击日寇拯救民族危亡的斗志。它既是全民族抗日救亡的宣言,又是载入中华音乐史册的不朽之作。特别是《保卫黄河》一章,那气势,那节奏,再配以钢琴谐奏,惊天地,感日月,不仅悦耳,更提振一种奋进的精神。
1964年,上映电影《英雄儿女》,那首女高音主题曲《英雄赞歌》自己唱不来,但却最爱听。其激荡的旋律令亿万国人心灵为之震撼: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这首歌,以清脆的歌喉、血与火交融的满腔情怀赞颂志愿军战士的惊人壮举和英雄气概,使人们对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肃然起敬。
到了“特殊时期”,红歌盛行。我喜欢听的是毛主席诗词歌曲,其中《沁园春• 雪》为“之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其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那抑扬顿挫的节拍,悦耳的旋律,令听者无比惬意。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演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他的演唱携带着不少颤音,既自然又玄妙,听着是那样的优美。他的爱国之情怀,和他那高雅的演唱风格与水平令人五体投地。节后,路上、公交车上、办公楼的走廊里、食堂里都有人在学唱: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 长城/黄山 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2008年的“春晚”,人们有幸欣赏戴玉强、吴雁泽、阿宝3位歌唱家组合演唱的那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令人耳目一新。其富有创意的演唱方式将50年代就受人们普遍喜爱的这首歌进行了升华,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高超的艺术境界。3位分别用美声的、民族的、原生态的不同唱法共同演绎这首歌,时而分头唱,时而默契配合,时而独唱,时而为三重唱,堪称绝配的黄金搭档。那种旋律,那种和谐的美简直达到了艺术的峰巅。特别是阿宝的尖嗓门“蓝蓝的天——咿哎——”等处高音,绕梁三日,久久在我的耳畔回旋,令人难忘。
近几年我学会了上因特互联网,便买了个耳机子,休息时间随心所欲地搜寻爱听的歌。一次,搜索到了《我的蒙古马》,由蒙古族女歌唱家乌兰图雅演唱,引人入胜,声情并茂,声至美,情至深。我尤其喜欢那诗一般的歌词:“岁月颠簸/在马背上长大/踏遍了戈壁/沐浴着风沙/马蹄声碎/那是风的感觉/昔日古战场/传奇满天涯 ……风一样驰骋/云一样潇洒…… 万马奔腾是那最美的神话。”我边欣赏歌曲,边记忆歌词。凭我的直觉,歌词作者就是诗人。讴歌了蒙古马,也讴歌了牧马人,展示了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美画卷。
我还喜欢听刘欢演唱的那首抒情味极浓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营造了一种散文诗般的幽静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柔美,我不禁赞叹歌词作者超强的艺术想象力。
笔者还爱听“天下最美女中音歌唱家”降央卓玛的演唱。其纯美的音质、极具特色的音色最富魅力。不管她唱的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走天涯》,还是唱《呼伦贝尔大草原》什么的,主要是侧耳静听她那独一无二的嗓音和富有创新的节奏感,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心里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美!”
笔者五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不全,嗓音沙哑,不敢在人前唱歌,以免“噪音”干扰别人的生活或歇息。记得学生时代,自己从未登上联欢会、晚会的舞台独唱歌曲,只有一次“褴竽充数”进了学院小合唱队,上台演出过一次节目。但诗言人志,歌达心声,有时也情不自禁地要试唱几句,或在自家院里、屋里,或走在路途上。不单是自娱自乐,也是在抒发内心世界的某种情绪、情感、情怀。我时而哼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而哼唱:“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自己不是警察,没有那种经历,说不清为什么爱唱这首歌。大约是其曲调、情感与我心中的歌共鸣,大约这支歌的歌音与自己的心音相默契,或曰这支歌的音波

刘风雷 生于1945年12月9日,吉林省梨树县人。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70年代始,多年工作在天津锅炉(总)厂,为副高级工程师。
80年代初,开始业余文学写作。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楹联学会理事。曾在《诗刊》《文艺报》及市级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楹联等作品。曾3次在全国读书征文大赛中获奖;2006年获天津市劳动者文学奖。著有诗歌散文集《影声集》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责编:刘风雷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