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水美名传四方】
作者\翠柳
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
彩霞斜映水悠长。
南岸一坡黄土地,
北岸一片荒沙梁。
蛙声蟋蟀动情地唱,
吆喝声催促着牛和羊。
百里千里曲如肠,
大漠深处有渔乡。
一水滋润了田和桑,
养育了咱塞外好儿郎。
无定河畔古道儿长,
岁月悠悠映夕阳。
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
彩霞斜映水悠长。
暖风吹绿杨柳岸,
桃花儿笑靥映水旁。
一曲渔歌船头儿唱,
雁阵儿人字一行行。
两岸延延草木长,
绿荫浓浓遮炎阳。
流水潺潺丝丝送清凉,
蝉鸣声声缓缓绕耳旁。
无定河水情难尽,
千古风流是故乡。
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
彩霞斜映水悠长。
昔时烽火连天荡,
救国英豪赴战场。
可怜无定河边骨,
何处故乡路茫茫。
英雄逐梦留足迹,
风骨犹存气轩昂。
江山多娇人风流,
今朝更胜古时光。
誓扫匈奴身不顾,
无定河水洗征裳。
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
彩霞斜映水悠长。
天赐湾畔议国事,
杨家沟内谋兴邦。
人民领袖亲民众,
窑洞灯火照四方。
“小河间会议”定乾坤,
“十二月会议”策马扬。
川口黄河别故土,
决胜千里谱华章。
无定河畔歌声起,
曙光初照新希望。
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
彩霞斜映水悠长。
道情秧歌信天游,
剪纸唢呐韵悠长。
江山多娇人风流,
璀璨夺目耀八荒。
英雄儿女多壮志,
共绘宏图谱新章。
新时代里新气象,
画笔咱书好时光。
无定河水歌荡漾,
无定河水美名传四方。
赏析:
《无定河水美名传四方》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壮阔的散文诗,作者翠柳以无定河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沉重、人文之光辉以及新时代的希望,构建了一幅幅生动而深邃的画面。
自然之美:诗歌开篇即以“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彩霞斜映水悠长”引领读者进入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无定河的流水、彩霞、黄土地、荒沙梁、杨柳、桃花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历史之重: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笔锋一转,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昔时的烽火连天、救国英豪、无定河边骨等意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悲壮。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无定河地区曾经历的战火洗礼,也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人文之光:在历史的厚重之上,作者又展现了人文的光辉。天赐湾畔的国事议论、杨家沟内的兴邦谋划、人民领袖的亲民形象以及“小河间会议”、“十二月会议”等历史事件,共同构成了该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与热爱。
新时代之望:诗歌的结尾部分,作者将笔触转向了新时代。道情秧歌、剪纸唢呐等传统文化元素与新时代的新气象相融合,展现了英雄儿女在新时代的壮志豪情和共同绘制宏伟蓝图的决心。无定河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歌荡漾,美名传四方,寓意着家乡的繁荣与希望。
语言优美: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流畅自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呼啦啦地流水歌声扬”、“桃花儿笑靥映水旁”等句子,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情感真挚: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是对英雄人物的缅怀,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这种情感的真挚性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个深远的意境。这些意境既包含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重和人文之光等具体元素,又蕴含了作者对家乡、对历史、对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憧憬。这种意境的深远性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广泛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结构严谨: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作者以无定河为线索贯穿全诗,通过四个部分的描绘逐步展开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每个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这种结构的严谨性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