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气寒寸寸增,山高水远雁雁行 119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秋雨气寒寸寸增
山高路远雁雁行
水清木华颜色故
藏入玲珑待蛰惊
云帆巧借高鹤匆
秋客孤离向谁鸣
夜半剪烛无限诉
天涯望断路无穷
秋夜似水,萤雪草风,丝丝凛冽,化扫暑宁。气爽沉月,老骥独行,华星初照,思如江涌,黄花千艳人未逢,秋景婀娜香正浓,吴子何时迷玉兔,怅然自笑远娥宫。川泽林麓依蔓藤,风云再起化彩虹,陇山初见笙歌沸,黄昏依旧恋清风。轻颦一笑百媚休,竹深溪逝潺潺流,弯弯曲曲绕草甸,峰回路转难舍情。日隐篱芭夜阑珊,飘歌碧水度文闲,诗赋欲作不堪意,客棹轻舟过重山。壑风幽谷逸林间,栖鹳颉颃峰峦穿,唤醒墨夜星璀璨,森森芊芊木参天。秋夜荷塘月色银,遥看江东火树纷,古今演绎篇篇赋,不及墨客斑斑鬓。
旖旎半窗秋,云月一帘收,松风无限意,江河万里流。晚鉴鬓如秋,风光漫书楼,莫道桑榆晚,独向道中修。矗立于人生当下,领享于文墨风流,观荷塘明月,送西云远游,敏自好学,志道未休。高筝凤尾接青云,凭陵赏碧半峰欣,千言万语无人会,志向沧海不息心!一丝一缕,一果一粟,一针一物,一文一书,恩感天地,道法自然,阴阳太极,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命相连同源共理……
烟波浩渺曦色明,壮志未失藏在胸,风雨江湖千里度,披荆棘斩无尽情。风袭秋夜草虫鸣,星河明灭有无中,人世几回伤故事,寒窗已度白头翁。驭经数典脱凡宫,腹有诗书润尘灵,长揖诸子近唐宋,贤来无师路自通。水,至清,疏柳曳影;月,臻明,秋潭映空。楚楚荷醉,踽踽雁行,荡一池荷叶舞漪,留一隅无染时空。云巅无住,清风徐来,涩涩青春,为谁红起?斑斑熟蒂,为谁香落?黄花晚节,宁愿化作一朵枯蕊也要苦苦守候这段清秋,即使风吹霜打粉泥似雪,也要挣扎柔骨随风香起,融入江山如画,绘成层林尽染……
秋水诗浓舟上仙,杨柳依节清曲连 1191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秋水诗浓舟上仙
杨柳依节清曲连
夏花谢尽秋叶卷
远处人家古道闲
香径分明菊陵繁
百匝云雾绕青山
空明幽谷灵犀现
碧嶂巍岩落日残
吟赋南山秋,碎花坠溪流,清风明月下,尘红道自修。往来少公侯,文山瀚海游,任重又道远,轻舟寻古幽。独立清秋,恍若昔梦,西山暮淡,黝而无星,灵灵清清,幽幽冥冥。生而为人,撇捺正君,立世之本,非仁必信,大义凛然,不怒自威,大诚无约,惊天泣神。孔子曰:人无信不立。《中庸》又曰:诚者天之道也。人类社会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天有诚,人有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效法自然本心并履诚终生,以信义之道善待每一位尘缘过客,方能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在无得无恤中,甘愿寂寞恬静无为,坚守这块东方文明的仁义道德净土,也许暂时失去了很多很多……但你要坚信!天道好还!天道唯德,天道无亲,唯与善人,人道唯恩,仁智礼信,厚道、厚德、厚仁、厚义、厚礼必有厚福待临。
瀚墨吐诗丰,无为道自成,天然无余饰,清水出芙蓉。浑浑不觉梦,半世过匆匆,力耕不吾欺,朝暮与时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人交游于墨客,骚人笔倾向诗家,伯牙鼓琴子期会,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是什么?知音就是灵魂知己,知就是知彼,己就是知己,情趣相投,故能情深意笃,志向相趋,故可生死患难。一个真正的知己,道合,志同,谊深,此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古人长叹言知己难觅,凤毛麟角,人生难得一知己。然知己希少,并非知己难觅,而是自己未能创造成为他人知己的高尚条件。以礼为贵,以智为贵,以仁为贵,以义为贵,志同道合当在其中。
残烛灰烬秋容楚,半园芳草寒气浮。歌洒竹宵寄云去,几处栖鸟空自啼。英落香径晚松风,客入幽笔书君情。四海结朋何言少,急难无人托死生。夜来客饮小桥东,寒花羞花辞杯空。月燃东山冷炙宴,谈笑鸿儒不夜城。蓬山雨别泪如酥,墨笔互赐味尚余。长约明秋再赏碧,始念故地还逢汝。以礼待客,以智达心,以义行事,礼者讲究平等互尊,智者讲究悟性互达,义者讲究恰当互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故远而无距,情投意合,故,若得良友,先良自心,种下梧桐,凤凰自来。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